俄乌战局突然进入"比狠模式"。
据环球网消息,在俄军收复库尔斯克州后不到72小时,乌军竟以"换家战术"突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西方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俄军装甲集群正以每天1.5公里的速度向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距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仅剩30公里。乌军现在是拆东墙补西墙,攻入别尔哥罗德州只为了吸引俄军的注意力,为东部防线争取喘息时间。
但是这种战术是饮鸩止渴,乌军总参谋部承认,参与行动的突击队伤亡率高达47%。而五角大楼最新评估显示,即便立即重启全部军援,乌军也需要至少6个月才能重建防御纵深。
在战场上,即便是一分钟都有可能扭转战局,6个月的时间,够俄军再消灭一批数以万计的乌军了。

另一边,俄军还在猛烈的打击乌克兰,莫斯科方面声称,过去72小时,俄军对乌境内能源设施和无人机工厂的密集打击,已有400名特种兵丧生。
俄方近期打击目标出现重大转变,基本上发射的导弹都是瞄准了乌克兰无人机生产基地和电力设施。看来俄军的目标是让乌克兰"去工业化",从根本上瓦解乌克兰的战争潜力。数据显示,乌军现存155毫米炮弹库存仅能维持高强度作战2至3周,而俄罗斯军工产能已达到每月250万发。
在前线,俄军已经进入苏梅州,这意味着通往基辅的北方走廊被重新打开。普京的策略就是,要在谈判桌和战场上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既要乌东四州,也要让乌克兰彻底放弃加入北约的想法。
如今俄乌彻底放开了打,是美国没想到的,最初设想的"分蛋糕"策略已彻底破产。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曾预期俄罗斯会接受类似朝鲜半岛式的分治方案,但普京的战略目标远超美国预期。

特朗普现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前几天,他刚公开谴责普京"破坏和平"后,乌克兰立即加大了对俄炼油设施的袭击频次。
特朗普团队内部流出的一份备忘录显示,美国政府构想的停战方案实质是承认俄控区现状,这解释了为何泽连斯基突然加大军事打击。
尽管谈判困难重重,但还得硬着头皮上。
近日,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同步进行了秘密谈判。
泽连斯基政府本周正在经历最煎熬的战略抉择,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正召集经济团队紧急审议美国单方面抛出的《矿产协议》草案。
这份被美财长贝森特称为"谅解备忘录"的文件,本质上是要把乌克兰变成资源附庸。协议核心是建立所谓"战略投资基金",但既没有基辅急需的战后重建资金,也回避了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条款。

更令乌克兰人寒心的是,美方草案完全无视互利原则。乌方提出的关键诉求,包括矿产开发利润分成、技术转让条款、就业岗位保障等要求,在协议文本中通篇不见踪影。
泽连斯基已下令经济团队划出谈判红线,但面对华盛顿的强硬态度,技术团队赴美谈判更像是走个过场。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白宫内部消息,美国正考虑向泽连斯基下达"二选一"的最后通牒:要么接受俄罗斯的停战条件,要么失去所有美方情报和后勤支持。说白了就是要么投降,要么断供!报道还说,特朗普似乎正在考虑将乌克兰作为美国“全资子公司”。
耐人寻味的是,在泽连斯基团队被"请出"白宫后,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CEO德米特里耶夫随即现身华盛顿。
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美国战略重心正在转移,所以急着从战争泥潭抽身,而牺牲乌克兰就成了最便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