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合肥周末游城市圈,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坐高铁来看山吟诗寻醉翁,读史访古看皇城

烽火台上看飞雪 2025-02-28 19:50:25

你说江浙沪包邮区能装下多少故事?高铁打个盹就闯进滁州地界,山风卷着酒香撞你个满怀。琅琊山不跟你比高度,"蔚然深秀"四个字在中学课本里养了二十年的蛊,终于要破纸而出缠住你的脚腕——这趟醉旅哪由得你选?

琅琊寺的古柏在等什么呢?六百年前的晚课钟声早沉入青石板裂缝。智仙和尚种下的那片竹海,倒影里摇曳的不是禅影,是醉翁踉跄着蘸泉写诗的模样。山道上飘着雪,你忽然明白欧阳修说的「野芳发而幽香」——原来冬日也能蒸腾出春的酒气。

©琅琊山景区/微信公众号

醉翁亭檐角的铁马还在响当年曲调。酿泉泡的茶要蹲下来喝,泉水清得能照出你前世是否也在此投过诗签。欧阳修手植的老梅又抽新枝,像穿越千年的笔锋,在石墙上续写未完成的长卷。你摸到碑文风化了的棱角,指尖沾的全是宋词的平仄。

©琅琊山景区/微信公众号

无梁殿的砖缝浸满晨钟暮鼓的残渣。道教的神仙和佛陀共处一檐,到底是玉皇大帝的仙气先熏红了砖瓦,还是诵经的声浪融化了墙垣?明朝的阳光穿过镂空花窗,在你手背刺下流动的图腾。转身撞见正在扫落叶的僧人,袈裟上粘着半片枫叶,像句没来得及抄录的偈语。

上图 ©琅琊山景区/微信公众号

站在明中都的断壁前,忽然觉得南京故宫成了复制品。午门须弥座上的石龙断了两根獠牙,倒添几分鲜活气。你说皇权威严?风化的浮雕里藏着更永恒的东西——当年雕龙的石匠一定偷刻了心上人的小 像,不信你摸第三根盘龙柱的隐秘处。

中大街的青砖上叠着三十六行脚印。当铺的算盘声和书肆的翻页声,都酿在鼓楼那块"万世根本"的匾额里。遛鸟的大爷在城根下摆棋局,棋子落下的脆响,竟比当年的戍鼓更惊飞几羽麻雀。你说历史太远?转个弯就撞见刚出炉的烧饼摊,热气蒸腾着明代的芝麻香。

小岗村土墙上的红手印还在发烫。分田契约的褶皱里藏着一代人的体温,公社食堂的缺角陶碗盛过多少破晓的渴望。大包干纪念馆的玻璃柜很凉,但隔着展柜摸那张按满手印的纸,指腹竟微微发烫——原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自带四十度恒温。

吴敬梓故居的老井映着月亮,照见多少读书人熬红的眼睛。八股文章折成的纸船在砚池漂了二百年,终是载不动一部《儒林外史》的辛辣。后院的梅花今年格外烈,不知是不是蘸了先生的傲骨酿成的血色。

当最后抹夕阳为无梁殿勾上金边,护城河里游过几尾朱元璋赏过的锦鲤。你在谯楼飞檐下买支麦芽糖画,老师傅手腕一抖便是半阙《醉翁亭记》。甜味漫过舌尖时突然恍惚——这一城的风月文章,原是用人间烟火熬了千年才得的回甘。

滁州的晚风催人醉。你说山也读了酒也饮了史也观了,倒不如在评论区洒半碗未尽的墨——那些被酿泉泡过的故事,该在谁的点赞声里开坛?

图片|视觉中国(除标注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