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也就是说人的肢体及微表情,常会根据你的心理变化随之做出相应的本能反应。但不少擅长自我伪装的人却不以为然,那么我们的心是否能完美驾驭自己的“相”呢?或许这部名叫《猎心之血亲》的电影能够给出答案。
影片的开篇,是由柯蓝饰演的女刑警穆清在为众警官上课,他将四张扑克牌分别交于四位民警手中,并通过一系列“看相”的过程,最终猜测出了“底牌”在谁手中。四位警官自认为出色的控制着自己的“相”,但穆清却轻易识破了他们的表演,她通过每个人的表情及肢体语言,准确判断出了他们的性格及是否在说谎。这样出色的观察力、总结力与侦察力,为整部影片奠定了一个基调,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猎心!
整个故事的案情是以一对夫妻间的恩怨展开,两人在一个清晨徒步在海边,不料妻子一个失足意外坠海,丈夫情急之下跃身入海,但最终并没有拯救妻子的生命。于是,丈夫在悲痛中报案……从整个案情线索来讲,《猎心之血亲》只是单纯的讲述了这一条线,并不复杂,甚至很容易让人从开篇便猜测到凶手。但导演却用非常风格化的叙事手法,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特别是节奏的把控上,可谓是炉火纯青,张弛有度。
首先是“张”,也就是戏剧上的张力。在故事的层层递进中,一处处的矛盾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被推倒,令人细思恐极。从妻子与丈夫的矛盾,到妻子与婆婆的矛盾,再到丈夫及婆婆与孩子的矛盾,整个节奏像是一根弓弦般被无限拉满。同时,导演还加入了案发时间的后推设定,如案发后3小时、6小时、9小时等,更渲染了这种张力氛围。而且做到了反转不断,当你猜测凶手是丈夫时,婆婆的反常行为又引人怀疑,之后又引到丈夫身上,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的剧情走向,让人看得很过瘾,展现了一部出色悬疑犯罪片的优秀气质。
其次是“驰”。在同类型片中,很多导演能够做到张力,却鲜有人能够做到松驰,且在驰与张间自然过度与无缝转换,这部影片却做到了。影片大胆尝试了用舒缓的节奏叙事,大量特写镜头的运用放大了每个人物从心理到外在的所有细节,用近乎于写实的风格来推进,看似放松的状态中却是暗流涌动。据报道,整个故事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也使得影片无处不弥漫着真实的氛围与情绪,或许我们都能猜测出丈夫是最大嫌疑人,但却无从找到真正形成链条的有力证据,这点便牵出了影片的另一层魅力。
影片的最后,谁是凶手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现象看到案件的本质,以至于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从中获得启迪与收获,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我相信,这或许会是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之一。《猎心之血亲》将会在4月16日上映,推荐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