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残酷刑罚的人道情怀,死刑犯会和妻子同住,是出于什么考虑?

猫咪铲史官 2022-07-18 23:14:06

从我国夏商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法律。虽然在古代皇帝的权力很大,甚至有时候会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会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我国历史上的法律中,刑和法具有一样的意思,所以刑罚就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体现形式。

但是古代的法律,因为历史的局限性,有着许多让我们现在看来不寒而栗的刑罚,比如五马分尸,凌迟处死等。这些在当今社会中,无异于全部都是不人道的行为。不过有一些规定,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也是特别人道的一种规定,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让死刑犯在临刑前,和自己的妻子在同住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刑罚的变化

我国古代的刑罚,也就是法律,有一个特点就是与礼结合,所以很多法律的规定都要合乎礼。但是刑罚的方式也是极其残忍,并且很多刑罚的执行都会采取一种广而告之的方式,也就是示众。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大多数人,知道触犯了法律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对于降低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初建立的刑罚,都是很残忍的,不论是死刑还是其他刑罚,都会让人痛苦万分。比如“劓”,就是割去人的鼻子,古代有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这样做不仅让受刑者在肉体上极其痛苦,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折磨,不仅毁容而且有着不孝的心理压力。

渐渐的,这些残酷的刑罚在发展到顶峰之后,受到大多数的人反对,逐渐的不仅不会震慑犯罪,甚至会让人有极大的反弹情绪。于是,从秦朝开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刑罚也开始逐渐变得没有以前那么严苛。尤其是对于死刑的判决,也越来越慎重,和我们影视剧中看到的不一样,不会随随便便就会砍头。

而对于死刑犯,也有了听妻入狱的制度产生,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听妻入狱制度的原因

一旦成为死刑犯,那么他以后将无法再赡养父母,照顾妻子。前面说了,我国历史上是礼法结合的法律,那么礼就极为重要,而给父母尽孝就是礼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为了让死刑犯能有后代,这样就可以保证维护人伦纲常,符合我们古代的礼。

再加上,古代的出生率低下,人口的平均寿命也低,有更多的人口产生,就有更多的劳动力,是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于是从东汉开始,就有了此制度的产生,最终在魏晋的时候完全地确立下来。这种制度主要就是针对娶了妻子但是还没有后代的死刑犯,都会让他们和妻子同住,保证怀孕之后再对死刑犯执行刑罚。

假如还没有妻子,家里人也会想办法给他找一个女子,来保证可以延续香火。

对古代社会的好处

上文讲到的产生制度的原因,其实也是它一方面的好处。除了这些,还因为在古代,有些有权有势的人物,会找一些死刑犯来当自己的替身,让自己虽然被执行了死刑,但其实还好好地生活着。

有了这个制度,其实就可以让家属确认并没有出现如此的情况,甚至在牢房中,也并没有受到虐待等情况。这样对于官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其次,就是如果是冤案,还可以通过妻子为自己伸冤昭雪。

这也是古代刑罚的一种进步,体现了更加注重人的个人权利,尊重生命。也是皇帝仁政的一种体现,在很多朝代中都一直保留着此项制度。

不过随着朝代更迭,这样的制度并没有一直地延续下去,但也有了一些其他人性化的关怀。比如临刑前会让家属见一面,而且还会有大鱼大肉的饱餐一顿,也允许家属收殓尸体,进行安葬。

现代社会,已经有很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但是死刑在当前社会还是很有必要存在的。不过,现在的社会已经把历史上那些惨无人道的刑罚全部废除,死刑执行也都是让犯人没有太大痛苦的离去,对于犯人的人道关怀也是做到了极大的努力。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