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一天,已经成为美国知名航空专家的张闾琳,听从父亲张学良和母亲赵一荻的嘱咐,来到中国沈阳的“大帅陵”祭祖。
当跪倒在爷爷张作霖墓前的时候,张闾琳的内心五味杂陈,从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跟随父母南下躲避战乱。
最后几经波折去了美国,在海外生活几十年时间,如今才有了认祖归宗的机会。

张闾琳牢记张学良的叮嘱,跪倒在爷爷张作霖墓前的时候,用不熟练的汉语说道:“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了!”
显然,此时已经恢复自由的张学良,也一直惦记着东北这片土地,特意让儿子回来祭拜。
那么,有关张闾琳都有着怎样的故事?而张学良如此思念家乡,又为什么不回到中国大陆呢?

在晚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张学良曾经说过,自己的人生在36岁时就戛然而止了,因为那一年正是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
张学良在事变和平解决以后,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就过上了幽禁生活,一直到五十年后才恢复自由。

中国的命运因为西安事变而得到了改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以及一众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的命运也因此改变,而在此其中,也包括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
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独子,1928年的时候,张学良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年仅16岁的赵一荻。

张学良与儿子张闾琳及其保姆
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情侣,但这件事同时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赵一荻的父亲是北洋政府高官,最后在报纸上刊登消息,与赵一荻断绝父女关系。
无家可归的赵一荻,只能跟着张学良到东北生活,可在大帅府里还有一个难关在等着她,那就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

张作霖允许儿子的风流行为,但对于儿媳妇这个角色的选择上,心中从始至终都只有于凤至一人,所以于凤至在大帅府里也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于凤至自然不会放任他人挑战自己的身份,所以一开始,只允许赵一荻在帅府以外居住,两人的关系也很紧张。
后来赵一荻有了身孕,于凤至才选择和解,让赵一荻以秘书的身份陪同在张学良左右。

1930年11月,赵一荻和张学良的独子张闾琳出生,本该含着“金汤匙”生活的张闾琳是相对不幸的,因此他出生的第二年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身在襁褓中的时候,父亲张学良每日忙着军务,只有母亲赵一荻有时间照顾他,东北军南下入关以后,张闾琳在这种相对平静的生活中长大到了七岁,人生又一次迎来巨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我党的努力下,这场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合作,统一抗日。
民族大计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张学良的命运也因此中断,在此往后过着幽禁生活,在一开始,陪同在他身边的是正妻于凤至。

赵一荻则带着张闾琳在香港生活,直到两年之后,于凤至患上乳腺癌,张学良就向宋子文提出请求,希望他能说通蒋介石,让于凤至到美国治病。
在此期间,由赵一荻前来照顾自己,蒋介石最后答应了这个要求,赵一荻接到信件以后内心激动,此时已经与张学良多年未见。

可在前去会面之前,赵一荻还有一件事要做安排,那就是张学良在蒋介石的控制下,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如果带着张闾琳一同前去,不仅会让孩子也失去自由,将来还有可能产生不可控的危险,所以赵一荻将张闾琳托付给了张学良的好友伊雅格抚养。

伊雅格(左一)
伊雅格是美国人,因为大学的时候学习土木建筑专业,后来跟随叔父到中国东北等地监督铁路建造,最后混成了张作霖的军需官。
在张学良少年时期,伊雅格经常与他聊天,讲所闻见识,两人结下了深厚友情,后来张学良掌握东北军权利以后,让伊雅格继续出任军需官一职,逐渐成为张学良的经济代理人。

在民国时期,军需官可是一个“肥差”,因此伊雅格挣了不少钱,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张学良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东北军也前途未卜,伊雅格就打点行李回到了美国旧金山定居。
赵一荻在前去寻找张学良以前,就将儿子张闾琳交给了伊雅格夫妇抚养。

伊雅格为了保护好张学良和赵一荻的这个独子,在美国的时候,不允许他说中文,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与让他与外人见面,因此上张闾琳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张闾琳天资聪颖,在伊雅格夫妇的悉心教导下,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最后考到了加州大学学习航天专业。

有关这个专业选择,是因为张闾琳记得自己幼年的时候,父亲张学良很喜欢科学技术,与他讲过航天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个选择之中也有着他对父亲张学良的思念。
张闾琳到了美国以后就和父母失去了联系,后来与陈济棠的侄女陈淑贞相识相恋的时候,才与父母恢复联络。

当时是1955年,张学良的好友董显光按照国民党政府的安排,要到美国任职,在临走之前,张学良找到董显光,希望他到美国以后,能帮自己找找儿子张闾琳。
董显光欣然答应,到美国以后不久,就通过关系联系到了伊雅格,随后找到了张闾琳,董显光将一张闾琳的照片寄回台湾省。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得知儿子生活的很好,还成为了航天专家以后,内心十分高兴,双方至此开始通信,并约定在1956年会面。
在国民党当局的允许下,张闾琳和妻子陈淑贞在1956年抵达台湾省高雄,探望正被蒋介石囚禁的父母。

至此往后的很长时间里,只要双方有机会就会见面,而这个时候,张闾琳已经是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了,他与于凤至的孩子张闾珣等人都先后因为意外而离世。

1988年,蒋经国病逝以后,台湾当局对张学良的看押逐渐变得宽松,最后在1990年解除囚禁,张学良和赵一荻去往美国生活。
这个时候,身在美国的张闾琳也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一家人有了团聚的机会。

也就是在这段生活中,张闾琳了解到父亲张学良一直在思念在东北家乡,从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学良就再也没有返回过东北,那里有他的无数记忆,也是张作霖的安眠之地。
但因为身份十分敏感,一旦张学良亲自回到中国,势必会引来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巨大反应,为了自己的后人着想,张学良只能留在美国生活。

为了满足父亲回乡祭祖的心愿,1994年,64岁的张闾琳借着回到中国大陆参加航天会议的机会,按照父亲张学良的嘱托,到故乡沈阳祭拜爷爷张作霖。
张闾琳此行拍下许多照片,回到美国以后给张学良查看,当看到大帅陵保存完好的时候,张学良内心十分感动。

除此之外,张闾琳和陈淑贞的两个儿子也都十分聪慧,长子张居信和次子张居仰都成为了美国的社会精英。

张居信
2005年,张闾琳又一次来到中国大陆,这一次是受中国政府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并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在此后多年时间里,张闾琳都关注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并且力所能及的做出一些贡献,直到2024年8月,张闾琳在美国病逝,享年94岁。

参考资料:
[1]毕万闻.今年6月张学良在美夏威夷喜度九六生日时称希望以“老兵”身份回辽宁 张学良何日回大陆[J].世纪,1996,(04):4-10.

2.80余年前老照片解密张学良张闾琳父子温情一幕——2017-08-29 13:34:00来源:沈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