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胃不舒服的经历,比如吃饭后胃胀、胃痛,甚至半夜烧心。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依赖一种叫“奥美拉唑”的药物。它是治疗胃病的常见药,被称为“胃药中的明星”。
奥美拉唑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长期服用可能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下面就来聊聊哪些疾病需要用奥美拉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奥美拉唑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医生常开给患者服用。简单来说,它的作用就是“关掉胃酸的水龙头”,让胃酸的分泌减少,避免对胃造成伤害。
以下三种疾病是需要用它治疗的主要情况:
1. 胃溃疡
胃溃疡就像胃壁上“破了一个洞”。
胃酸分泌过多,像强酸一样腐蚀胃黏膜,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溃疡。患者常常会感到饭后胃痛,甚至呕血或黑便。
这时候,奥美拉唑能帮忙减少胃酸分泌,让胃壁有机会“修复破洞”。但需要注意的是,光靠奥美拉唑并不能彻底治愈溃疡,还得配合医生的其他药物。

2. 胃食管反流病
有些人会觉得吃完饭后“胃里的东西往上跑”,口中发酸,甚至烧心。这就是胃食管反流病。它的原因是胃酸逆流到食管,刺激到食管壁。
奥美拉唑可以通过减少胃酸,缓解这些症状,让人免受“灼烧”之苦。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胃里的细菌,它是胃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感染后容易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
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要“联合疗法”,也就是几种药物一起使用,其中包括奥美拉唑。它能降低胃酸,为抗生素杀菌提供更好的环境。

虽然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病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医生提醒: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可能会带来以下5种副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1. 钙流失,骨质疏松
奥美拉唑降低了胃酸,而胃酸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如果胃酸减少,钙的吸收效率就会下降,长此以往,骨头会变得脆弱。
尤其是老年人,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后,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胃酸就像“剪刀”,把食物中的钙“剪开”,让它容易被吸收。如果胃酸减少,食物里的钙就难以被身体利用,骨头自然“缺营养”。

2. 维生素B12缺乏
胃酸还能帮助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维生素B12,这种维生素对神经和造血功能非常重要。
如果长期服用奥美拉唑,胃酸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贫血、手脚麻木、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中。如果长期服药,可以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

3. 肠道感染风险增加
胃酸帮助消化食物,还像“守门员”一样,杀死进入胃里的细菌和病毒。
如果胃酸减少,细菌就更容易“闯关成功”,进入肠道,引发腹泻、肠炎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中招。

4. 肾功能受损
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过滤器”,一旦受损,废物和毒素就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5. 胃癌风险增加
虽然奥美拉唑能帮助治疗胃病,但长期服用可能会掩盖严重疾病的症状,比如胃癌。
有些患者长期吃药后觉得症状缓解了,但实际上胃里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反而拖延了治疗的时机。

既然奥美拉唑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那该如何安全用药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 遵医嘱服用
奥美拉唑并不是“感冒药”,不能随便买来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史和身体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服用奥美拉唑以及服用多长时间。切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 服药时间要注意
奥美拉唑一般建议早晨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因为这时候胃酸分泌较少,药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 避免长期使用
奥美拉唑通常作为短期治疗药物使用,比如2-8周。如果症状缓解后,建议及时停药,避免长期依赖。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医生会定期评估用药的必要性。
4. 注意饮食调理
除了服药,调整饮食对胃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蒸鸡蛋等,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常吃辣椒、火锅、烧烤的人胃负担较重,容易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而日常饮食清淡一些,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的负担。

奥美拉唑的确是治疗胃病的重要药物,但它并不能治愈所有的胃部问题,比如胃胀气、消化不良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服用奥美拉唑。
更重要的是,胃病的根本原因往往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
与其依赖药物,不如从根本上改善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胃肠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胃病防治指南(2022版)
王吉耀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