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 695 年,皇宫里起了一场大火,这一烧,竟牵扯出了一桩惊天的丑闻,其中暗藏的秘密,到现在都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处在这起事件核心位置的人,就是那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她所宠爱的男宠薛怀义。
这一晚,武则天正和薛怀义缠绵不休。就在这个时候,薛怀义的亲信在明堂悄悄地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把机关埋下,陷阱也布置妥当。他们想着能给武则天一个惊喜,让一尊佛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给武则天弄出一个所谓的神迹。可武则天对这事儿没啥兴趣,薛怀义气得不行,打算要进行报复。
第二天的深更半夜,薛怀义放了一把火,把明堂给烧了,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过了半个月,武则天就派人把他给暗杀掉了。在这一连串事情的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呢?武则天为啥要把自己的心腹给除掉呢?大臣们对这事儿又是啥看法呢?
【一段风流韵事背后的嫉恨心理】
武则天,那可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打从以才人身份入宫起,她便显露出了非凡的政治手段以及超强的求生欲,稳扎稳打,一路攀升,最终登上了皇位的巅峰。695 年,已然 66 岁的武则天依旧活力满满,她挑了一群出色的男性宠臣,叫做“面首”,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各类需求。在这些人当中,最受宠的要数薛怀义了,这小子曾立下过大功,为武则天称帝提供了理论支撑。
然而啊,这感情的变化可比政局变得还快呢!武则天有了个新相好,是个叫沈南璆的帅气小伙儿。这下子,薛怀义被晾在一边了,心里那股子嫉恨劲儿就甭提了。他原本还觉着自己能得到武则天的喜爱,能被提拔上去呢,甚至还做着美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宰相或者三公啥的。可现如今呢,啥都没了,他再也不是武则天心里头独一无二的那个男人了。
薛怀义被这般抛弃,心里那是恼怒万分呐。他虽说偶尔还能在宫里碰见武则天,可也只能远远瞅上一眼,往昔的风光早就没了影儿。他心里明镜似的,晓得自己已然失宠,而那个瞧着挺幼稚的沈南璆,把他给顶替了。
他还是不甘心,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给武则天一个大大的惊喜。说不定,一个能彻底洗清耻辱的契机,就能助他再次受宠,重回权力中心呢。就这样,他绞尽脑汁地筹划一番后,吩咐心腹在明堂的地下弄了个机关,打算营造出一个“神迹”——让佛像从地下缓缓升起,好让武则天大吃一惊。他甚至没跟别人商量,就擅自把工匠给找来了,还在佛像里头放上了香料,盼着这佛像突然现身时,能实实在在地把武则天以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镇住。
然而,薛怀义满心期待的结果并未出现,武则天对他的所作所为毫无兴趣,这使得薛怀义长久以来积压的嫉恨彻底爆发了。在一个深夜,他放火烧了明堂,让武则天丢了极大的面子。这场火,薛怀义其实是早有打算的。他心里很清楚,要是把明堂给毁了,肯定会狠狠打击武则天的威信。之前那个不成功的“神迹”不过是个引子,现在他就是要武则天为对他的抛弃而买单!
放火的那个晚上,大火熊熊燃烧,火焰直冲天际。薛怀义在隐蔽的地方看着这一幕,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内心格外平静。他早就把自己跟武则天之间的情分忘得一干二净,这会儿心里想的全是,这个女人就得为自己付出相应的代价,就得尝尝被背叛和被抛弃的那种苦楚!
【皇权的报复:暗杀心腹灭口】
一个月后,在深更半夜,薛怀义被武则天手下的武士给带走了,最终命丧洛河边,被杀人灭口。武则天之所以会下令要了薛怀义的命,大概率是为了报复。薛怀义确实是立过不少功劳的,对武则天登上皇位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按说不该落得这般下场。但是呢,他放火烧明堂这事儿,那毫无疑问是对皇权的重大挑战与威胁。
这事儿一出,朝廷上下一片震惊,民间也是议论纷纷。武则天宠爱男宠,生活放纵无度,引得百姓诸多不满。朝中的大臣们更是忧心忡忡。他们觉得武则天整天沉溺于情色之中,肯定会对朝政有所疏忽;而且皇权的威信要是受损,还会引发动荡不安呢。
武则天哪能容得下那些质疑她统治合法性的言辞啊!这不,她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以叛国罪的罪名捕杀薛怀义,还把他偷偷地给解决掉了,让他再也开不了口。她这做法那可是相当狠辣,对薛怀义来说是血腥的惩处,对其他有不同意见的人也是一种震慑。虽说这手段挺残忍的,但确实非常有效地让政局稳定了下来,武则天的统治又一次变得坚如磐石了。
不难想象,武则天对于这个心腹兼昔日情人的离世,内心或许并不舒坦,然而政治的实际情况却逼迫她不得不做出这般残忍的决定。皇权犹如一把双刃剑,绝不允许有丝毫的挑衅,即便是来自她最为信赖之人也不行。
除了薛怀义,武则天后来还把其他男宠的舌头给割掉了,就为防止他们把朝政机密给泄露出去。这种极端的做法或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也正是这样的果断狠辣,让武则天成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
【大臣们的担忧与劝谏】
明堂突发大火,此事一出,朝野上下一片震惊,议论纷纷。民间对武则天宠爱男宠、生活放纵淫乱颇多诟病。朝中大臣们更是忧心忡忡。他们觉得武则天成天沉溺于情爱之事,肯定会对朝政有所疏忽;而且皇权的威信受损,还会导致动乱的产生。就这样,大臣们共同推举当时的宰相狄仁杰,让他前去向武则天进言劝谏。
狄仁杰为人正直且颇为强势,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是唯一有资格进言劝谏的大臣。不难想象,就算是面对武则天,狄仁杰心里也定然是七上八下的。他明白此次进谏风险颇高,若是稍有差池,就可能被当作胡言乱语加以斥责,甚至会被武则天当作导致民众人心惶惶的祸首。然而,一心为国家尽忠的他还是鼓足了浑身的勇气,决意要冒这个险。
进宫面圣之际,狄仁杰字斟句酌。他既未直斥武则天的荒淫之举,也不像其他大臣那般径直要求惩处薛怀义来匡正君纲。相反,他采取了委婉隐晦的进谏方式,期望武则天能够克制个人私欲,将心思专注于朝政之事上。
让人没想到的是,武则天脸上一点儿不高兴的神情都没出现。她静静地把头上的发簪取了下来,那流淌而下的乌黑长发表明她仍然青春;随后又给狄仁杰看了看自己没毛病的牙齿,以此表明自己正当盛年。狄仁杰微微地叹了口气,清楚自己的劝诫根本没办法让武则天改变想法——她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决心,正处于人生和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
或许狄仁杰的进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野上下对武则天的怨言,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政治动乱。然而,武则天本人的奢靡生活却丝毫未受影响。正因为这样,她在暮年实施了一连串雷厉风行的变革,进而让自己的皇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结语】
明堂那场大火背后所潜藏的诸多秘密,其实是武则天为守护皇权而不得不做出的残忍决定。她把男宠当作玩物,用过就扔,还能毫不留情地下令处死往昔的亲信;在面对大臣进谏时,又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种种表现都表明,武则天是一位极为复杂且充满矛盾的统治者。
或许正是这般残酷且阴暗的一面,助力女皇在其辉煌的一生中成功稳固了皇权。可要从个人情感方面来讲,武则天的生活充斥着大量的轻狂放纵以及背叛杀戮。她这种极为复杂的极端性格,让她在历史上变成了一个传奇和话题人物,不过也着实难以被后人所理解和包容。
大臣们面对这样的一个女皇,那真是没辙,也只好由着武则天想咋就咋。偶尔提提意见,也只是做做样子,对武则天根本没啥大影响。这种无奈和异常,倒是把一个女子当统治者的独特矛盾给更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薛怀义的悲催人生,或许恰是这个时代里寻常人命运的写照。他们仿若戏台上的丑角,能够暂且讨得皇权的欢心,可一旦不再得宠,便会被毫不留情地舍弃。明堂那场大火,毫无疑问是武则天处于权力巅峰之时的一个象征,它将绝对权力运作时的各类黑暗与残忍展露无遗,也令后人禁不住对权力给个人命运带来的摧残与戏弄进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