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不同于在“小荧屏”的地位,乡村文艺片,一直被电影界视为票房毒药。
不管导演是谁,投多少钱,阵容多豪华,都难以阻拦这类片子扑街的命运。
谁拍,谁死。
但今年夏天,李睿珺的《隐入尘烟》告诉我们,乡村电影不仅能拍好,还能拍得叫好又叫座。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2022年9月7日,上映的第62天,这部成本只有成本200万的电影,票房突破了1个亿,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比票房更令人意外的还有它的“逆袭之路”。在刚上映时,这部电影无人问津,首映票房仅有35万元,排片占比仅2.3%,许多人连它的名都没听说过。
导演自己也放弃了,将版权给到网络平台免费播放。结果没想到,越来越多的网友看过之后,到影院“充值”。
100万,200万,300万.....随着观众口口相传,它的成绩一天比一天好,连续多日拿下票房、上座率日冠军。在暑期档收尾当日,《隐入尘烟》的单日票房都达到了惊人的600万元。
有关《隐入尘烟》的话题更是铺天盖地地传开,在豆瓣的评分,从7.8分上涨到8.5分,许多人称它为2022年最好看的华语电影。
感动二字,能概括大多数人的观影感受。
记得在哪看到过这样的评论:
全剧没有说苦,却苦出了天际。全剧没有说爱,却爱到了骨髓。全场没有眼泪,却哭成了泉涌。
但与此同时,相当多的争议也相伴而生。
尽管导演表示这部剧的历史背景设定在10年以前,还是有不少人评论说,丑化、污名化当代农民。
也有人说,导演将苦难浪漫化,中老年人根本没有这么动人的爱情。
作为一个北方的“小镇青年”,我认为当下出现的争议,主要来自于城乡代际的冲突。
《隐入尘烟》向我们委婉隐晦透露了一个事实:城市人中的年轻人,真的不够关注和了解,长期失声的农村中老年人的生活。
01
别看电影的名字很文艺,但《隐入尘烟》的演绎手法,其实“简单粗暴”。
没有艺术上的修饰,它直接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乡村老人的生活图景:
在故事发生的村子里,不管何种场合,都几乎看不到年轻面孔,放眼望去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闲云野鹤”,更不符合我们对田园生活的遐想,而是每天需要为了点蝇头小利,互相扯皮,勾心斗角.....
一针刺破了许多人对于“浪漫村庄”的幻想。
电影的剧情也很简单,讲述了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中老年人的故事。
男方叫马有铁,是个被处处嫌弃的老单身汉。
他的三哥拿他当免费劳力,从来不感谢,甚至还精神PUA,打着为他好的名义“剥削他”。
收粮食的人,打折照顾他的名义,克扣粮价。
“工头”的儿子以及村民,用道德绑架他,让他献血。
村里人也时常笑话他,说马有铁最穷,每次他走过人群,总少不了阵阵议论声。
女方曹贵英也是一样。
她身体残疾又丧失生育能力,走路一瘸一拐,常年住在破旧不堪的窝棚里。
家人从小动不动就打她,让她落下尿失禁的病根,经常被人嘲笑。
在村里人口中,她是“脏东西”、“瘟神”。
就是这样两个被家人嫌弃、被社会遗忘的人,在相亲的撮合之下,意外地生活在了一起。
起初,他们并没对这种“搭伙过日子”式的关系,抱有期待。
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他们很快体验到了一种,许久未曾有过的东西。
曹贵英发现,马有铁不会笑她尿失禁,而是给她买了大衣以便遮住裤子,不忍她被村人耻笑。
马有铁也看到,贵英也会在大冬天,揣着热水来来回回跑,就为了给晚归的他送口水喝。
过去人们只知道嘲笑贵英,唯独马有铁努力种地、盖房子,想攒钱给她治病,过上好日子。
过去亲戚只知道压榨马有铁,只有贵英看到他抽血很心疼,让护士吸她的血,让丈夫休息。
以往日复一日的耕作、养鸡、吃饭,也在彼此的陪伴之下,变得不再枯燥和苦闷,反而充满乐趣。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种东西,叫“存在感”。
人到老年,不图轰轰烈烈的感情,只求在平淡的岁月中,能有人陪着说说话,干干活,有人能惦记、挂念彼此的存在。
哪怕只是一点点关注,也能让他们对生活重新冒出盼头。
从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马有铁慢慢给家里盖成了一间平房,贴上双喜贴花,期盼日子好起来。
贵英渐渐也对生活渐渐燃起了希望,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
但正当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时,导演却给了我们一个残忍的结尾。
在一个乌黑的夜晚,生病的曹贵英给马有铁送吃食,却不慎摔入沟渠,等到马有铁去救时,为时已晚。
失去了生活期盼的马有铁,哪怕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也就此一蹶不振。
看到这里的观众,想必都会唏嘘不已。
有人说导演狠心,有人说编剧腹黑,但我认为这正是《隐入尘烟》最吸引人的地方。
它不加修饰地阐述了孤独老人一个最真实、最普遍的心理状态——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被遗忘。
02
熟悉李睿珺风格的应该都不陌生,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将镜头对准故乡村庄的中老年人了。
早在2010年,他的作品《老驴头》,就讲述了一个农村留守老人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位73岁的农村老汉,老驴头。
他有三儿两女,都在外出打工,而他独自守在家里,靠每天下地干活来维持生计。
有一天,老驴头发现自家祖坟快被沙漠掩埋了,便去向孩子们求助,但却无人理睬。
老驴头为了保护这片土地,选择了终日独自治理祖坟边的沙漠,直到死去。
这部电影上映后,虽然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节提名、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大奖,但叫好不叫座,票房仅有几百万,草草收场。
但李睿珺没有放弃,两年后,他又拍出了另一部以农村老人为主题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相比上一部,这部片子更进一步关心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的困境。
故事发生在甘肃的一个山村里,村里的木匠老马年事已高,在目睹了自己的好友们逐渐老去后,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丧葬方面只能被拉去火葬场,而不能被传统的土葬掩埋。
而在他内心深处,更渴望自己被土葬,而不是烧掉。
因为这件事情,老人的内心开始挣扎。他认为所有与火相关的都是虚无的,而土葬却能让自己留存在这片土地上,落叶归根。
而他内心也深知,面对日渐疏远的儿子,冷漠的朋友和邻居,他的想法注定无人理会。
直到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便在孙子和外孙女帮助下,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将自己活埋。
这个结局虽然看起来荒诞,但却是千百万个农村老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孤独、执拗、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渴望关注,却总是被周遭的世界屏蔽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最终只能用看似幼稚、不合理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在李睿珺看来,现实其实比文艺作品还要残酷。
他每逢过年,都会回到甘肃老家,发现村子里会有不少老人离世,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都大同小异——有的得了病,儿女不回来,老人怕连累儿女,就喝农药自杀了;有的放弃治疗了;有的晚年精神过得非常抑郁,物质上也很潦倒。
这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养儿是为了防老,但是儿女们离开了,不再回来,甚至也不会寄钱回来,那这些老人要依赖什么生活?
有一天他回老家,舅爷爷悄悄趴在他耳朵上,问他能不能抽空给村里的朋友拍一张遗照。很多农村老人没有拍上一张像样的照片就离世了,“葬礼上的照片是从身份证上截下来的,还带着长城防伪水印。”
从那以后,他每过几年,都会回去拍新片,顺路给还健在的老人,再更新一版遗照,选上他们自己喜欢的背景和表情。
“这些人都是在我童年时非常熟悉的人。他们拼尽一切,全力给他们的儿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儿女如果考不上高中,没法继续上学,就帮他们修房子,给他们娶媳妇,帮他们把孩子照管大。最后他们本来是想儿女应该反过来照顾他们安享晚年,但是发现这一切都变了,他们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出于相似的目的,李睿珺一遍又一遍将电影聚焦到孤寡和空巢老人身上,试图通过荧幕的方式,让他们收获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曾有过的众人的注目,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取的存在感。
在他看来,这样的群体,应该与周边的世界建立更多的联系,应当被更多人看到。
在年复一年的坚持之下,靠着《隐入尘烟》的出圈,这个心愿终于达成了。
03
假如我们将视角放得更大,李睿珺电影中的老人在国内还有很多,很多。
来自山东临沂某山村的李恩颂今年61岁,有两个儿子,毕业后都留在北京工作。
以前,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种过黄烟、生姜,最多的时候包下过30多亩地。
但常年超负荷劳作,也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2020年年中,她身体出现了不适的征兆,时常胃痛、乏力,但没放在心上,加上农活繁重,她只去村里的诊所开过几次止疼药。
直到去年年底,她胃疼难忍,情急之下去到医院,结果被开了病危通知单。
情急之下,儿子连夜从北京赶回来,照料她的日常起居。
虽然李恩颂很需要孩子在身边,但她也深知工作不易,不敢让孩子耽误太久,没过一段时间,就连忙赶孩子回去工作。
哪怕她现在身体依旧不好,时常会头晕,但仍然没有和孩子提过什么要求。
有时候实在过于思念,也只是用手机拨个视频通话,遇上那头正在加班,就赶紧说“没啥事,挂了吧”,便匆匆挂掉电话。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在我国,有千千万万像李恩颂这样的农村留守老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
其中留守老人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2016年民政部的摸底排查结果,我国有1600万左右的农村留守老人。
伴随着过去20年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留下了一个个形单影只的身影,痴痴地盼着孩子的音讯。
他们不仅要辛苦种地,有的还要承担起抚养孙代的重任,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点点爱,一点点温情,于他们而言,便是一切。
腾讯在8年前发起的“99公益日”,让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关注到角落里的弱势群体,并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中就有项目在为留守、空巢老人提供支持。
到了今天,腾讯又推出了基于小红花的创新公益模式“一花一梦想”,倡导公众“用小红花,一块做好事”,捐钱、答题等行为公益都能获得小红花,大大降低了公益参与门槛,让更多人都能为社会更美好出一份力。
2017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在腾讯公益平台联合发起了““银龄守护计划”的公益帮扶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为孤寡、空巢老人改善日常生活,提供陪伴和帮扶。随着项目迭代升级,将会建设“银龄守护家园”项目站点,为老人提供助餐、助学、助娱、助医等照护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我们也将继续通过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加入#种花行动#,发起“酷玩实验室小红花梦想战队”,帮助“银龄守护计划”项目。
关爱空巢、留守老人,给他们一分倾听,圆他们一个愿望,甚至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问候,请和“银龄守护计划”一起温暖老人的"孤独"。
在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天,在即将到来的新年,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孤独的老人们送上一件新棉衣,去温暖他们的冬天,温暖他们孤独的心。
让我们共同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从不曾忘记、也从不曾抛弃他们。
无论多少,每一位捐款的小伙伴都可以得到一张独属于自己的捐款证书。
这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善意的印迹,也是他们被这个世界记得和爱着的证明。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命越接近终点,温情和尊严就显得越重要。
如同《隐入尘烟》的导演所说,其实对孤寡老人的帮助,不应止于基本的衣食起居,他们更大的痛点是对病痛乃至身后事的不安,以及在情感上需要关心和尊重。
关爱空巢、留守老人,给他们一分倾听,圆他们一个愿望,甚至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问候,请和“银龄守护计划”一起温暖老人的"孤独"。
别让这些小时候陪伴我们长大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无声无息地隐没入尘烟。
[点赞]
胜利谈不上,描写低收入群体纪实片,得到多数人认可而已,不是对决恶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