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军人,必须做到居安思危;一支军队,必须保持常备不懈。近日,习主席在视察火箭军某旅时强调,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把部队作战能力搞扎实,有力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科学判断了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充分体现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谋远虑,充分反映了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和应对挑战的战略定力,为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安与危、盛与衰、治与乱,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危机意识,是一种清醒的超前意识,强化危机意识,是为了审时度势,避免或减少前进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波折。从某种意义上讲,危机意识就是前瞻意识、责任意识、战略意识。实践证明,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自我陶醉,安于享乐,危险就会悄然降临。对一支军队、一名军人来说,危机意识不可或缺,只有强化危机意识,才能有备无患。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我党我军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具有危机意识,做任何事情都把困难想得更充分,把情况想得更复杂,把过程想得更曲折,对形势发展多想几种可能,多做几手准备。百年风霜雨雪,我党我军能够饱经磨难而风华正茂,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革命军人始终以强烈的危机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太平岁月最蹉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下,个别官兵忧患意识不够、危机意识不强。有的沉醉于“享太平”,只见盛世繁华,无视战争威胁;有的热衷于“过日子”,关注个人的事多,关心打仗的事少;有的甘当“旁观者”,备战打仗的弦始终绷不起来。这些现象如果不彻底消除,就可能在未来战场上品尝到苦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只有强化危机意识,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才能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强化危机意识,必须时刻想到危机。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兵者,以战为本。军人以打仗赢得和平,但决不能在和平中让思想产生锈蚀。军人为打仗而生,最不能缺的就是危机意识。稍有懈怠,就可能难以应对风险,在战争来临时手忙脚乱。“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对于革命军人来说,越是身处和平岁月,越要睁大警惕的眼睛;越是风平浪静的日子,越要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强化危机意识,必须具备前瞻思维。列宁指出:“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战胜不复,知变为大。没有哪一场战争可以作为下一场战争的范本,战争结束就意味着一些作战理论的老化和新的作战制胜机理即将出现。只有具备前瞻思维,准确预见和把握未来战争,才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制胜者。强化危机意识,必须谋于战前、计于胜前,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时刻想着“真正的战争,发生在战争之前”,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研究未来战争的制胜机理,掌握制胜未来的主动权。
强化危机意识,必须善于转危为机。习主席强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安危相易,福祸相生。“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体现了辩证法、矛盾论的深刻哲理。“危”中有“机”,“机”中有“危”;克服了“危”即是“机”,错过了“机”就可能面临“危”。强化危机意识,既要认识到危险因素,更要看到机遇成分。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克服各种困难局面,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强化危机意识,必须提高应对能力。广大官兵要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厚实底蕴、开阔视野,奔着矛盾问题去、迎着风险挑战上,在斗争中增长才干,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军队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危机意识,还要建立起应对危机的反应机制,加强应对危机训练,提高应对危机能力,确保临危不乱、临险不惧,有序处理、步步化解。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