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
我国设施生产技术装备研发进程加快,自主化、国产化设施装备体系初步形成。据悉,90%的日光温室配备了自动卷帘机,71%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实现机械耕整地,基于云技术、无线传感器的温室物联网技术在部分现代化设施中率先使用。现代设施农业涵盖种子、机械、农艺、材料、信息等众多领域,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超过40%。
未来一个时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期。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效率高、产出高、效益高的特点明显。北方地区每亩蔬菜日光温室年均纯收入3.6万元左右。设施蔬菜每年仅生产环节用工就达2000万人,产前产后服务环节还能带动大量就业。
种植业中的设施不光指的是温室大棚、中小拱棚和塑料大棚等,还包括田间地头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集约化育苗、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和仓储烘干等。根据《规划》,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项目,将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大县建设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设育秧温室大棚、播种出苗车间和育秧设施设备,提高水稻集中育秧服务能力,助力提产增效。
《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部署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等6大工程;明确提出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指导服务、主体培育、宣传引导等5方面保障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全国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重点内容提炼
一、建设背景(略)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牢固树 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 标 ,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 点 ,以提高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为核心, 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主要依靠市场力量,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 色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工厂等设施农业新业态,不断提 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 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粮 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原则
———坚持资源集约节约。用好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提高现 代设施农业用地用水效率。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 下,合理利用各种非耕地资源,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 业,向非耕地要面积、向立体要空间。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突出科技创新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 关键作用,聚焦智能温室、立体养殖、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粮食烘干 等领域突出短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协同攻关,促进设施结构、专 用品种、智能装备、农机农艺等方面技术研发与集成配套,强化高 效农机、先进智能装备和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探索打造数字农业工 厂、未来智慧农场。
———坚持生产绿色循环。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 型,推进农业投入品全过程减量、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推广太 阳能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全产业链拓展设施农业绿色 发展空间,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主体多元。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市 场监管等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参与,促 进优势互补、衔接配套、高效协同。
(三)规划目标
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 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设施 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效 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实现稳产保供水平提升。利用非耕地发展的设施农业规模稳 步扩大,菜肉蛋奶等主要设施农产品产能进一步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提高到40%,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蔬菜自给水平持续提升,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养殖总产量比重达到60%,有力保障设施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实现科技装备水平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技术 集成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型设施结构、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 术装备应用取得明显进展,高端专用品种进口替代取得明显成效, 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0%和60%,智能 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质量效益水平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 升,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劳动生产 率与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 设施农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场、 区),打造产业链条齐全、社会化服务效应大的产业集群,示范带动 农民持续增收成效显著。
实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设施 种植农药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普及,水肥 一体化应用率显著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 率达100%,池塘和工厂化等设施养殖尾水排放达到相关管控要 求,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
展望2035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供给保障能力更加有力,技 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动作用明显提 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食物消费需求。
三、重点任务
立足种植、畜牧、渔业等行业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先进性 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加快走适合我国国情农情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一)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
统筹强化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坚持存量改造与增 量拓展并重,发展节能节本、高产高效新型现代设施种植业,加强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发一批引领性、前瞻性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稳步提升优质果蔬等的供给能力。
加快传统优势产区设施改造提升。以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 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为主,整县推进实施老旧低效设施改造,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有序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改造棚型结构。推广新型复合保温墙体,优化屋面结构,提高保温蓄热性能。推广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增高增宽去立柱,扩大生产作业空间,增强设施安全性,提高宜机化水平。 升级设施装备。 推广应急补光、水肥一体化等自动化调控设备,以及打药机、物流运输机械等省力化作业装备,增配作物长势视频监控等环境和作物生长等信息监测设备,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推广新型技术。配套薄膜太阳能、高透光光伏等新能源装备,探索设施农业热电联产等节能模式。推广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等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设施种植装备专用传感器、自动作业、精准作业和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装备技术,加快国产成熟技术装备与工艺材料的推广应用。
引导潜力区实施非耕地设施农业开发。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合 理利用为前提,以戈壁和盐碱地等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区为重点,有序推进西北戈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等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化开发,带动全国新增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100万亩左右。 发展蓄热保温、无土节水戈壁设施农业。 建设具有良好蓄热保温性能的装配式日光温室、大跨度多源蓄热型塑料大棚、外保温型塑料大棚,铺设轻简化营养液栽培和基质栽培种植设施,配套临时应急加温、省力运输机械等装备和集中式水处理中心。 发展节能防寒、高效绿色盐碱地设施农业。 以发展节能日光温室和大跨度塑料大棚为主,推广新材料、新棚型,提升冬季保温防寒、夏季通风散热能力。建设以水压盐、暗管排盐等排水排盐系统,装配微咸水高效处理设施,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技术装备。
强化大中城市现代化都市设施农业建设。以全国超大、特大 和大中城市郊区及其周边区域为重点,突出发展现代都市型智慧设施农业,建设一批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设施,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 发展立体化种植。根据作物特点,发展多层立体等栽培模式,建设一批垂直农场,促进空间高效利用,提升不同区域、不同品种植物工厂光效和能效。 推广无土化栽培。建设基质栽培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采用可降解材料代替土壤、使用多通道精准型配肥设备,按需配制营养液进行水培或雾(气)培。 推行智能化管理。 加快与设施结构、栽培方式相配套的国产化智慧温室生产管控系统建设,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对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能耗等进行精准自动调控。加快集成熟化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和先进技术,加大高效嫁接机器人、温室巡检机器人、自动植保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推广力度。
建设提升现代设施育苗(秧)中心。以蔬菜和水稻生产大县 为重点,合理布局建设集约化育苗(秧)中心,扩大设施蔬菜优质种苗、水稻良种秧苗商品化供给覆盖面,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建设集约生产设施。北方地区重点建设日光温室、大跨度保温塑料大棚和连栋玻璃温室等育苗生产设施,南方地区重点建设连栋塑料大棚育苗生产设施。 配套自动育苗装备。 集成推广自动化播种线、全自动嫁接机、自动分级移栽机、催芽室、愈合室等工厂化育苗装备,实现育苗全程自动化作业管理。 加强环境精准调控。 配置室外气象站、室内环境传感器、种苗长势视频监控系统等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补光、电动开窗、电动卷帘、二氧化碳施肥等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温室大棚光温水等环境自动调控。
(二)建设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
坚持稳定生猪家禽产能、拓展肉牛肉羊与奶牛产能,改造提升 设施畜牧养殖,推广不同区域、不同畜种的设施养殖标准和技术模式,加快畜牧设施养殖向高效集约型升级。
加快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改造升级。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 和完善精准饲喂、自动饮水、电子识别、状态监测、疫病防控等设备及控制系统,实现高效节约养殖。完善智能环境控制设备,应用环境自动监测、自动通风、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除臭、降温、湿度调节设备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圈舍环境自动调节。完善节水清粪、好氧发酵、厌氧发酵、粪肥还田等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稳步推进生猪家禽立体化设施养殖建设。在土地资源相对紧 缺的地区,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前提,发展生猪家禽立体化设施养殖场。建设立体多层养殖圈舍,因地制宜推广高层楼房养猪,配备全流程高效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从基础母猪到出栏育肥猪全过程封闭式饲养。推广叠层笼养,建设封闭式蛋鸡、肉鸡圈舍,配备精准饲养管理、育雏孵化、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粪污资源化利用、鸡蛋收集和分级包装等设备,实现蛋鸡、肉鸡高效产出。
加快肉牛肉羊集约化设施养殖建设。在巩固提升传统主产区 基础上,挖掘潜力发展区,建设一批肉牛肉羊集约化设施养殖场,增加基础母畜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发展标准化圈舍。农牧交错区重点建设适宜半舍饲半放牧的标准化圈舍,牧区重点建设牲畜越冬棚圈等生产设施,推广装配式可移动圈舍与成套设备,农区重点改造升级以舍饲为主的标准化圈舍,配套自动称重分栏(群)、自动饲喂、通风保温、疫病防控等设施。完善自动清粪、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粪肥还田、污水处理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促进粪污资源无害化处理和就地就近转化利用。 配套饲草基地。发展人工种草,建设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基地,配套饲草收割、打捆、青贮等设施设备。加强南方草山草坡改良,推行种草养畜。
建设奶牛智慧养殖场。以奶业主产省为重点,兼顾南方潜力 区和特色奶产区,以节本增效为目标,提升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比例、资源利用效率和数字化应用水平,提升奶业发展质量。 建设智慧养殖圈舍。 配备自动喷淋、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数字化设施设备,推进智能项圈、计步定位、自动计量、个体识别等物联化设备改造,实现牛舍环境智能调节、奶牛健康监测、疫病防控、进食数据分析和成本精准管理。 完善自动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智能挤奶系统。加强奶厅、挤奶、储运等设施设备物联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配置自动挤奶、自动计量、质量在线检测、快速冷却等设施设备,实现挤奶数据自动收集与分析。 强化优质牧草供给。推广高效饲喂技术和粗饲料就地就近供应典型模式,因地制宜扩大优质饲草料和饲用作物种植,建设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基地,加快推进饲草 料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供给商品化。
(三)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
坚持扩产能、优结构相结合,以水域滩涂承载力为前提,优化 设施渔业生产力布局,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和深远海大型养殖渔场等设施渔业,积极拓展设施渔业绿色养殖空间。
加快传统养殖水域设施提档升级。 以水产养殖大县为重点,推进传统设施渔业养殖标准化工厂化生态化改造及池塘养殖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研发应用,加强宜渔盐碱地开发利用,提高水产养殖效率。 推进标准化改造。开展传统养殖池塘护坡加固、清淤加深、陆基养殖池安装、池塘工程化养殖水槽修造,配备精准投喂系统、智能化增氧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疫苗自动注射机、自动施药机、起捕采收设备等。 推进工厂化养殖设施建设和装备智能化升级。开展工厂化繁育和养殖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成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水处理设备,配备精准投饲、分级计数、起捕采收等智能化精准作业装备,搭建物联网系统,推动工厂化养殖智能化水平提升。 推进生态化处理。推进池塘养殖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研发应用和池塘生态养殖装备技术及管控系统集成应用,在传统养殖池塘实施尾水净化工程,修建生态沟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态塘、过滤坝等尾水处理设施,配备微滤机等水处理设施设备,促进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有效推广盐碱地池塘养殖,实现以渔降盐治碱。
推进深远海设施渔业拓面提质。以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 区水深适宜、水质良好的海域为重点,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拓展水产养殖空间。 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依据养殖规划和养殖容量进行科学布局,应用高分子量网衣材料和海洋防腐材料,大力发展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重力式网箱养殖,配套建设养殖自动控制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海洋监测系统、病害预防诊疗管理系统、水下监控系统、水环境监测设备、水下洗网机、养殖安全环保设备等。 建设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推动大型养殖渔场建设网箱箱体、工船船体,配备智慧养殖管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定位导航系统、饲料存储装置、自动化投喂系统、成鱼自动搜捕系统、机械化起捕设备、网衣提升系统、网衣清洗机、物联网信息系统、海水制淡设备、养殖安全环保设备、海上冷链物流等。
推进渔港设施升级改造。在沿海主要渔区建设一批沿海中心 渔港和一级渔港,提高渔港安全避风和生产服务能力,拓展渔港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渔港公益性设施。建设防波堤、拦沙堤、码头、护岸、港区道路、供电照明、给排水消防、渔港信息化管理、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配套渔港经营性设施。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制冰厂、水产品加工、绳网厂、修船厂、油库、物资供应设施、渔船修造设施、休闲旅游设施等,促进港区经济快速发展。
(四)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
强化设施农业产业链的配套建设,重点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 力,完善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有效减少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的产后损失和流通环节浪费,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提升产地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加快补齐产地预 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畅通衔接转运通道,全面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 以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大县为重点,分区分片、合理集中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配套高效预冷、智能冷藏、稳定贮藏设施设备,完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 健全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依托龙头企业、物流公司等主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园等园区,分类分级建设具有仓储保鲜、初加工、冷链配送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园区冷链物流中心,融合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生鲜电商等渠道网络,打造产地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建设提升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统筹现有粮食烘干设施和 实际需求缺口,填平补齐建设一批粮食烘干中心和烘干点,形成以烘干中心为支撑、烘干点为补充的粮食产后减损绿色烘干体系。推进烘干设施综合利用,提升设施果蔬干燥加工能力。 建设粮食烘干中心。 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生产情况和补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需要,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烘前仓、烘后仓、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仓储设施以及烘干厂区房等,其中烘干机配备多台(套)设备,进行组合式作业。建设粮食烘干点。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以及烘干厂区房等,主要以南方稻谷为烘干对象,烘干机配备单台(套)设备。
四、重大工程(节选)
(一)现代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着眼提升设施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实施大中城市区域现代 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传统优势产区设施改造提升、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等项目,加快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装备推广应用,培育先进设施农业新业态,强化科技装备支撑,示范引领现代设施农业升级。
———大中城市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
———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
(二)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工程
合理利用戈壁、盐碱地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在保护生态环 境基础上,实施西北戈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项目,带动全国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
———西北戈壁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
———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
(三)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水稻、蔬菜集约化育苗(秧),重点在优势产区实施 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商品化育苗(秧)短板,满足水稻、蔬菜种植对高质量健康种苗的需求。
———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项目。
(四)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工程
着眼稳定优化产能、提升养殖用地效率,重点实施工厂化集约 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发展工厂化集约化的节地高效型设施畜牧养殖,提升设施畜牧养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
———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
(五)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工程
坚持宜渔则渔,实施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低 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沿海渔港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推动渔业设施装备升级,加快产业现代化发展。
———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项目。
———低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项目。
———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项目。
———沿海渔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六)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补短板、减损失、提品质、增效益,加快实施粮食减损绿色 烘干设施建设和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规模化、网络化推进建设,带动全国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有效提升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以及谷物烘干能力。
———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建设项目。
五、资金筹措(略)
六、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略)
七、保障措施(略)
附件1: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附件2: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附件3: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附件4: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