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昭烈帝刘备是否是伪君子

小鸿哥看历史 2024-04-23 05:08:03

三国之主创立基业,刘备是最艰难的。因为他的起点最低。曹操其祖父曹腾三十年间侍候过四任皇帝。其父曹嵩曾花一亿钱买三公之一的太尉来当,说明曹家富的流油。曹操起兵诛董卓时,夏曹两个家族相助。又有大批士人相助。孙权就更好了,父兄留下一批文武人才,又有现成的地盘。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已经是远的不能再远了。连爵位都没有了。其祖父不过是县令,其父不过小吏。到了刘备时已经沦落为贩履织席。但是刘备和曹操、孙权不同,刘备有其坚持的东西。

曾经看到网友戏言:当你穿越到三国成为一个农民,当你瑟瑟发抖跪在那里,你最大的希望是路过的军队是刘备。但是不少今人认为刘备才是真正的伪君子。鲁迅曾评价《三国演义》: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意思是刘备好得太假、好得不真实。这个评价,不等于历史上的刘备。自当然小说肯定是有夸张的地方。但至少刘备是这样的人,小说也好民间也好,才会造神。从古代至今都是如此,某方面突出的人再进行加工。比如岳飞,民间自然对其精忠报国和军事方面的成就再次加工。总不能吹秦桧精忠报国吧?史书也会如此,就像岳飞传中记载兀术讲岳飞以五百骑破吾十万。岳飞再历害也不可能以五百骑破金军十万。这虽然比较夸张,但也不能以此否定岳飞的军事才能。因为刘备以仁义为本,所以无形中套上枷锁。历代和今人对刘备不少些事情有质疑和批评。有些是小说戏曲改编,这个不讲了。讲一下历史上刘备受质疑的地方。

十易其主

在刘备一生中有记录跟过的人是校尉邹靖、青州从事、都尉毌丘毅、田楷、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不少人以此证明刘备是反复无常。我觉得这个质疑是有问题。刘备跟过那么多人不代表其反复,离开他们也不需要原因。不同于吕布的卖主。难道一个人一辈子在十家公司工作,就是人品有问题。何况刘备离开也没有做什么背刺的事情。除了吕布和曹操,这是有特殊原因。是吕布先不仁,怎么能怪刘备不义。吕布临死前却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他有什么资格这样子讲。而曹操在刘备来投奔时就有要除掉心思。

在黄巾之乱时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然后去担任安喜尉,后因鞭打督邮弃官。不久随毌丘毅去丹阳招兵,在路过下邳时碰到叛军,刘备力战有功,任下密丞。不知道什么原因刘备弃官。在刘备担任高唐令时为叛军所打败,刘备投奔公孙瓒。但是公孙瓒让刘备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付袁绍。在曹操攻徐州之际,刘备和田楷一起救援徐州。在曹操退军后,刘备就留在徐州。陶谦死后把徐州让给刘备。但是一年后吕布偷袭了徐州,原本吕布就走投无路,是刘备收留了。当时刘备也没有办法,只能暂时依附吕布。但是吕布发现刘备实力开始壮大,就派兵攻打小沛。刘备不敌,于是投奔曹操。但是曹操一直有除掉刘备的意图,刘备这才重回徐州。因为不敌曹操,只能北上投降其对手袁绍。但是发现袁绍迟早会败,这才离开袁绍前往荆州刘表处。在荆州刘备一直帮刘表看着北大门。

衣带诏

这个衣带诏事件据史书记载是汉献帝在衣带写下诛杀曹操的诏书,也有说法是董承自己伪造。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刘备也参加了董承诛曹团队。但是刘备却去离开许昌去徐州拦截袁术。据《三国志》先主传、程昱传的说法是曹操派刘备去徐州拦截袁术,但是董昭传的记载却是刘备主动要求。魏晋人傅玄《傅子》记载是曹操派刘备去。事实如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为何在关键时刻离开许昌。我认为刘备离开有三个原因。一是曹操动了杀心,所以要跑。第二董承等人不行,跟他们同谋必败。第三想要匡复汉室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我个人认为不能过于指责。不能因为刘备要匡复汉室就要留下来等死,只有活着才能继续未竟之功业。

四失妻子

在刘备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有四次让妻子被俘虏,分别是吕布偷袭徐州、吕布攻小沛、曹操攻小沛、曹操征荆州。这是因为战争,又不是刘备自己抛弃。吕布偷袭徐州时刘备的妻子在下邳,由张飞保护。小说《三国演义》中讲因没有保护好刘备妻子,张飞要自杀。刘备讲:“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这样一改编就有问题,所有人都指责刘备。这段话只是刘备安慰张飞,何况刘备还并没有放弃营救。刘备忍下屈辱向吕布求和,吕布也把刘备的妻子送还。后来小沛失陷妻子再次给吕布俘虏,在曹操攻吕布后又夺回来了。

在曹操攻小沛时刘备的妻子给曹操俘虏了,但没有全部,还有甘夫人跟随刘备跑了。在曹操征荆州时刘备没有顾得上妻子,两个女儿让曹绕俘虏。甘夫人和阿斗靠赵云保护幸免于难。当年刘邦也是不顾父亲的死活,在逃亡途中多次把儿女丢下车。事实上刘备还是非常重视感情。在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后就派人去荆州把甘夫人迁葬回蜀汉,只是还没有到刘备就去世了。像孙权杀起堂兄弟、亲儿子那是毫不手软,那有什么亲情可言。曹操因强纳张绣其婶,以致张绣叛乱。在逃跑时是长子曹昂把马让给曹操,因此曹昂被张绣的军队杀死。后来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和张绣结为儿女亲家,给予张绣的奖赏都在诸将之上。怎么没有人讲曹操在做秀。

携民渡江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从樊城向江陵撤退。当刘备到达当阳时跟随一起撤退的老百姓就有十余万。这就是《三国演义》刘玄德携民渡江的出处。有不少人讥讽刘备是用武力威迫,当时刘备只有数千人如何威迫十多万人?何况刘备的目的去江陵,然后依靠江陵城防和钱粮对抗曹操。带着十多万拖油瓶只会担误时间。还有人讲是刘备散布谣言讲曹操要屠城。还为曹操正名讲以前是屠城,但曹操已改过来了。史书没有讲这十多万百姓为何跑,但肯定跟即将到来的曹军有关。但是他们愿意跟着刘备一起走而不是独自走,就说明了刘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后来曹操拿下荆州时就把大量荆州人迁到豫州屯田。襄樊战争时曹操担心这些人造反,打算再迁走远离荆州。人都是贪恋故土,怎么会愿意迁移。再者曹魏屯田是非常之苦,屯田的百姓经常造反。

当时因为有十多万百姓跟随,每天只走十多里路。刘备身边的人讲:“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当时刘备回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曹操亲率五千骑兵一日一夜行军三百余里,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结果刘备大败,只和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人骑马跑了。有人讲是刘备演的一场戏,演给荆州人、天下人看。这是以小人心渡君子之腹。有必要赌上自己身家性命来演这场戏吗?曹操可不会因为你刘备演戏就网开一面。有人质疑不是不忍抛弃,怎么最后跑了。我认为刘备毕竟坚持到最后一刻,正是因为信义。又不是刘备主动抛弃,非刘备的力量能左右。如果刘备是伪君子早就抛弃百姓南下,何必等曹军到来,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当时除了百姓还有很多荆州士族跟着刘备逃跑。据《三国志》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还有像徐庶、伊籍等避乱荆州的北方士人随刘备渡江。习凿齿认为刘备越是艰难时越坚持信义,这也是后来能建立蜀汉的原因。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习凿齿

夺取益州

公元211年后庞统向刘备建议西进拿下益州,按照隆中对的计划也是要拿下益州。刘备讲:“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回答过:“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这事一直被拿来证明刘备假仁假义。难道袁绍、刘表、曹操、孙权等人跨州郡就有信义吗?为了匡复汉室,刘备必须跨有荆益。刘璋父子也是汉室宗亲,论关系比刘备要近得多。但是他们担任益州牧后又有何作为?断绝谷阁,杀害汉使。这是汉室宗亲所能为的吗?如果刘备没有信义,那刘邦何偿不是如此?刘邦进攻关中是为了完成当初和楚怀王的约定,不会继续东进。刘邦停止东进了吗?刘邦和项羽议和,转身就进攻项羽。这有信义吗?以刘璋的能力,刘备不去取,迟早也是落入曹操之手。

在刘备入蜀后,庞统、法正、张松都建议直接干掉刘璋就能拿下益州。刘备拒绝讲:“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以前刘备重返徐州时就用过这一招了,那是因为刘备在徐州恩信以著。我个人认为刘备夺取益州一事,在小义方面确实是对不起刘璋,但却没有负天下大义。刘璋父子身为汉室宗亲不匡复汉室,那让刘备来又有何不可。在刘备拿下益州后也没有加害刘璋,相对比袁绍逼得韩馥在厕所自杀。只是因为刘备以仁义为本,就过于吹毛求疵。其他人就能为所欲为。

我个人认为信义不能不讲,但也要看对象看情况。再者在天下大义面前个人小义算什么。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讲:“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虽然历来有讲是伪作,但道理是没有错。正如裴潜评价刘表:“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这是说在乱世之中刘表想要效仿周文王行仁义,迟早要败。这也是郭嘉讲刘表是坐谈客的原因。在乱世之中你不去争,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别人迟早会打你的注意。

称帝

有人认为刘备自分荆夺益之后就忘了匡复汉室的志向,这才称王称帝。在曹丕代汉后没有北上讨伐曹魏,反而举国东征。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对。在刘备东征之际,诸葛瑾写了一封信。诸葛瑾在信中指责刘备不分轻重。关羽再亲也比不上先帝(汉献帝),荆州再重要也比不上天下。裴松之大骂东吴不要脸。关羽北伐,东吴背后捅一刀,有什么资格指责。裴松之认为陈寿把诸葛瑾的书信记载下来是浪费笔墨。公元222年孙权向刘备求和,因不知怎么称呼刘备于是不回信。刘备责问吴使郑泉:“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郑泉回答:“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于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东吴背盟还向曹魏称臣,居然有脸指责刘备不该称帝。

蜀汉官员费诗反对刘备称帝:“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但是蜀汉大部人包括诸葛亮也支持刘备称帝。诸葛亮讲:“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东晋人习凿齿认为刘备应该称帝。裴松之也认为习凿齿此论是所有论之中最好。

夫创本之君,须大定而后正己,纂统之主,俟速建以系众心,是故惠公朝虏而子圉夕立,更始尚存而光武举号,夫岂忘主徼利,社稷之故也。今先主纠合义兵,将以讨贼。贼强祸大,主没国丧,二祖之庙,绝而不祀,苟非亲贤,孰能绍此?嗣祖配天,非咸阳之譬,杖正讨逆,何推让之有?于此时也,不知速尊有德以奉大统,使民欣反正,世睹旧物,杖顺者齐心,附逆者同惧,可谓闇惑矣。其黜降也宜哉!臣松之以为凿齿论议,惟此论最善。

清人王夫之的看法和习凿齿、裴松之不同。王夫之认为刘备和刘秀不同。刘秀起兵初就讨王莽以伸义。因为更始帝没有能力中兴,刘秀才称帝,刘秀正大光明不愧为刘氏子孙。(有点不要脸)刘备和刘秀不同,在起事初依附公孙瓒、陶谦。既没有参与讨伐董卓,又没有阻止袁绍、曹操这些篡贼。奉衣带诏起兵,分荆得益后就忘了。曹操父子称王称帝,刘备也跟着来。汉献帝没有死,却宣布其死了。只不过是为了把罪名扣在曹丕身上。费诗以大义劝谏却受贬。这是势与曹贼不两立,立志匡复汉室所为?我个人认为王夫之就属于那种吹毛求疵的人。那时刘备不过县令兵千余人,那有那个力量。刘璋、刘表等汉室宗亲又做了什么?就是因为刘备要匡复汉室,他就该挨骂?

东征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就立马着手发动东征。赵云劝谏讲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灭掉曹魏,东吴就会臣服。曹操虽然死了,他儿子曹丕纂汉。应该早图关中,讨伐曹贼。如果跟东吴开战,不是一下就能解决。历来都把赵云的劝谏视为金玉良言。在此之前曹丕询问众臣刘备会不会东征。只有刘晔认为肯定会。因为刘备的策略是通过耀武扬威以显示力量。何况关羽和刘备义为君臣,恩若父子。关羽死了,肯定会报仇。历来都指责刘备没有分主次矛盾感情用事。我个人认为赵云所言只是大道理。国贼是曹操没有错,灭掉曹魏,东吴确实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以蜀汉的力量能灭曹魏吗?和东吴交战就不得卒解,和曹魏交战就能卒解?

清人王夫之批评刘备讲:刘备身为汉室后裔继统,曹魏让大汉朝灭亡,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刘备继位后没有讨伐曹魏,反而急忙讨伐东吴。孙权不过是汉朝的骠骑将军领荆州牧,不敢代汉称王。孙权还向刘备求和,希望不要再计较关羽之死,两家恢复联盟。汉室祖宗之仇比不上一将领的私仇。刘备匡复汉室的志向从他称汉中王时就已经忘记了。王夫之的言论和东吴诸葛瑾、郑泉的差不多。都在指责刘备不伐魏反而急着称帝。东吴有什么资格指责。王夫之还指责刘备如果能和曹丕决一死战,即使灭亡了也值得。因为刘备这样做只能偏安,后来也不会有诸葛亮出祁山。司马光不以蜀汉为正统。即使以蜀汉为正统,刘备佩做汉帝的儿子孙吗?

我个人认为王夫之像很多人一样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刘备。何况刘备东征并非单纯的感情用事。蜀汉不占据荆州,只能困死在益州。再者曹魏远比蜀汉要强大,占据荆州的东吴也比蜀汉要强大。裴松之的观点和王夫之不一样。裴松之认为蜀汉以益州为关河,荆州为维翰。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马上就要实现匡复汉室。但是孙权包藏祸心帮助曹操铲除汉室宗亲勤王之师。当时曹操都已准备要迁都,但是因为孙权使得匡复汉室的行动失败。仁义之师就应该讨伐孙权才对。诸葛瑾有什么资格以大义责问,根本不用回复。何况刘备和关羽是一体,东吴夺了荆州杀了关羽。岂是迂腐之书能解决。把诸葛瑾的信记录在史书,实在是浪费笔墨纸砚。

刘后以庸蜀为关河,荆楚为维翰,关羽扬兵沔、汉,志陵上国,虽匡主定霸,功未可必,要为威声远震,有其经略。孙权潜包祸心,助魏除害,是为翦宗子勤王之师,行曹公移都之计,拯汉之规,于兹而止。义旗所指,宜其在孙氏矣。瑾以大义责备,答之何患无辞。且备、羽相与,有若四体,股肱横亏,愤痛已深,岂此奢阔之书所能回驻哉!载之于篇,实为辞章之费。—裴松之

仁政所在

公元191年袁绍逼迫冀州牧韩馥让出冀州,当时不少冀州人都响应公孙瓒。常山郡推举赵云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我个人赵云所说的仁政所在指的是幽州牧刘虞,不是公孙瓒。在刘备投公孙瓒后也认识了赵云。在幽州牧刘虞死后,赵云认为公孙瓒也不是仁政所在,以兄长去世离开。刘备知道赵云不会回来了,抓着赵云的手告别。赵云对刘备讲:“终不背德也。”

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天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三国志裴松之注》

公元200年刘备在小沛被曹操击败后北上邺城投奔袁绍。在常山的赵云得知刘备到了冀州,立马到邺城找刘备。这时的刘备不是担任徐州牧、豫州刺史的时,而是逃难寄人篱下。赵云在这个时候来投奔刘备,说明赵云认为刘备是仁政所在。以赵云在常山郡的威望和其能力在袁绍手下混个将军或者太守应该也是不难。虽然刘备这时落难,但毕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左将军领豫州牧宜城亭侯。但是刘备和赵云却是同床眠卧。刘备让赵云秘密招募人马,赵云招募了数百人。

在刘备担任平原相(郡国)时当地有位叫刘平的看不起刘备,派刺客刺杀刘备。但是刺客不忍心杀刘备,把来由告诉了刘备。因为刘备太得人心,所以刺客不忍心下手。《三国志》没有讲刘备为何得人心。曹魏人所著《魏书》的记载比《三国志》更为详细。据《魏书》记载在刘平派刺客去杀刘备,但是刘备并不知道是刺客,对待刺客非常好。这才是刺客不忍心下手的原因。《魏书》记载在当时天下大乱,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饭,很多百姓都沦为盗贼。刘备担任平原相时对外抵御贼寇,对内救济百姓。有不少人来投奔刘备,不是士族的普通人来投奔,刘备肯定和他们同席而坐,吃一样的饭菜。《魏书》是曹魏人所著史书,夸奖敌对国的君主。所以讲后来在荆州时十余万百姓跟随也就不奇怪了。

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魏书》

在刘备担任平原相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北北海相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所围,但是却并没有人来救援。孔融派太史慈去找平原相刘备求救。太史慈见到刘备后讲:“我是东莱之人,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也不是乡党之友,只是因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灾共患之情义。现在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久闻君一向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北海正盼待贵助,更使我甘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君,惟望君存知此事。”刘备敛容答道:“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备吗!”刘备立马派了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回去解都昌之围。从此事也说明当时刘备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仁义之名已经传开,经常救人急难。

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公元193年和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的名义攻打徐州。第一次征徐州时曹操把彭城周围数十万百姓屠杀,尸体堵塞泗水为之不流。因为攻不破郯城,粮草将尽只得退军。在退军时把应、睢陵、夏丘等地尽屠,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第二次征徐州曹军所过多所残戮。意思是打到那屠杀到那里。曹操征吕布时又屠了一次彭城。因为这事曹操和其部下经常做,这个《三国志》有明确记载。据《魏书》记载曹操曾制定围而后降者不赦军法。就是说城池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人不赦免照杀。其目的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于围也。直到在公元211年在程昱请求废旧法,曹操同意废除。但曹军屠城的记录史书仍有记录。孙权也曾屠过庐江、江夏。刘备没有屠城记录。我曾看到过一句有意思的点评:屠城数万直性,携民渡江伪君子。

在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但是刘备也跟田楷一起去救援徐州,也就是说刘备是主动参加。当时刘备只有正规的兵千余,数目不详的幽州乌丸杂胡骑,又招募的数千饥民。全部人马不会超过五千。但是刘备依然来救徐州了。陶谦划了四千丹阳兵归属刘备指挥。不久后曹操因为陈宫等叛迎吕布不得不从徐州退军。陶谦向朝廷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其驻军小沛。不久后陶谦病死。临终前交待别驾麋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没有具体讲为何刘备能安定徐州。于是麋竺和一些徐州人去小沛让刘备就任徐州牧。

但是刘备接管徐州不久,袁术就派兵进攻刘备。公元196年刘备亲自率军和袁术交战,互有胜负。但是吕布却趁机偷袭下邳,刘备只得转战广陵。也就是说刘备直正接管徐州也就一年左右,而且还没有真正控制整个徐州。公元199年刘备率军前去徐州拦截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到了徐州就占据下邳,干掉了徐州刺史车胄。后来庞统建议刘备直接干掉刘璋的计策,其实刘备早就用过。刘备拒绝是因为在益州没有根基,但在徐州有根基。在刘备干掉徐州刺史车胄后徐州很多郡县都反曹响应刘备,响应的人马有众数万人。我认为一方面是刘备曾主政过徐州,虽然时间短,但也是获得不少人心。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曹操太残暴了。

但是刘备并没有留在徐州,让关羽守下邳,刘备和张飞返回小沛。当时小沛是在曹操手上,但刘备就有那个胆量和信心直接返回小沛。刘备没有直接返回小沛,返而绕道从曹操家乡沛国经过。在经过沛国铚县碰到绿帽王秦宜禄,当时是铚县长。张飞对秦宜禄讲:“人家霸占了你的妻子,你还要给人家做县长,岂有这般窝囊的事!你愿意跟我走吗?”秦宜禄跟张飞走了数里就后悔了,张飞就把他杀了。刘备返回小沛就跟回家一样。实际上刘备管理小沛的时间不过数年。曹操派刘岱、王忠等人进攻小沛都失败了,曹操亲自率军才击败刘备。有一件事情被世人所忽略。那就是刘备兵败小沛时给打散的军队一个月后得知刘备在邺城,纷纷北上邺城。从小沛至邺城,千里之遥。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如此。

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得众心,为之死力

在刘备因吕布攻破小沛后前去投降曹操。曹操的部下程昱、郭嘉、刘晔、傅干等人都认为刘备:有雄才终不为人下,甚得众心,为之死力。曹操也把看作英雄,也始终把刘备视为对手。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不顾袁绍的威胁亲自率军征讨刘备。当时诸将都反对,他们担心袁绍趁机进攻。曹操讲:“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结束。但曹操并没有趁胜进攻冀州,却亲自率军南下征讨在汝南的刘备。征荆州也是如此,得知刘备跑了亲自率骑兵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追击。

一个得众心,部下甘愿为之死力的人难道是伪君子。司马迁曾有言: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何况刘备还是一位君主。曹操对待关羽够好了吧,但关羽就是不留下。当时曹操也察觉关羽要走,于是让张辽去询问。关羽回答张辽:“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一个伪君子会跟部下誓以共死吗?后来跟随在刘备南下荆州的有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麋竺、麋芳、陈到、刘琰、夏侯纂等。当然应该不止这些,有一些因被俘、或失散、或战死。这些人跟着刘备颠沛流离二十多年,连刘备自己都看不到希望,但他们依然跟着刘备。俗话讲共富贵容易,共患难难。他们会跟着一个伪君子如此吗?如果刘备占据州郡,跟着伪君子也能混个官当,但是他们是跟着刘备逃难。

在这些跟着刘备南下荆州的人之中身份各自不同。关羽是从河东逃亡至涿郡,张飞是同乡。他们都是在刘备招募人马时成为部曲。简雍是刘备发小。关张简应该都不是出身大族,其他人都是大族。他们都在家乡担任官职,等于是他们背井离乡抛弃家族根基。麋竺和麋芳兄弟是徐州的豪族。史书记载: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麋竺在陶谦时就是别驾从事,即副州牧。曹操为拉笼麋氏兄弟上表朝廷任命麋竺为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国相。他们皆去官,随先主周旋。麋氏兄弟放弃高官厚禄,放弃了祖辈的商业帝国,难道就为了跟着一个伪君子颠沛流离。

一些跟随过刘备,因各种原因离开,但他们也是对刘备非常尊敬。刘备在担任豫州刺史时,袁涣是其故吏。因为战乱袁涣躲避去了江淮,后来给吕布扣留。吕布让袁涣写信辱骂刘备,袁涣坚决不写。吕布讲:“为之则生,不为则死。”袁涣笑着回答讲:“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在吕布死后,袁涣就在曹操手下。在公元214年后有传言刘备死了。群臣都向曹操表示祝贺,袁涣独不贺。袁涣是汉末守志行义之儒,这样的人岂会敬重一伪君子。像陈登论天下人时言: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同样刘备对陈登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

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刘备评陈登

在刘备投奔公孙瓒时,当时还年轻的幽州人田豫把自己托付给刘备。田豫跟随刘备拒袁绍、去平原、救援徐州。但是在刘备就任豫州刺史时田豫要回家乡奉养老母。刘备哭着和田豫告别:“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刘备还和曹魏雁门太守牵招是刎颈之交。刘备来到荆州后不少荆州豪杰投奔。避乱荆州的北方士人徐庶、伊籍等也投奔刘备。当时北方士人普遍看不起刘表,认为是个草包。在曹军追击到当阳时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所俘虏。徐庶跟刘备告别时用指着心讲:“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史书没有讲刘备什么反应,但刘备也没有不让徐庶走。

蜀汉镇北将军黄权原来是刘璋的手下,因劝谏刘璋不要迎刘备入蜀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在刘备攻打刘璋时黄权闭城坚守,在刘璋投降后黄权才开城投降。刘备也没有追究,反而任命其为偏将军。后来黄权多次为刘备出谋划策。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刘备升黄权为治中从事。公元221年任镇北将军随刘备伐吴。黄权建议:“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但是刘备没有接受建议,反让黄权率江北军防御曹魏。公元221年闰六月刘备兵败夷陵,八月黄权因归路已断,北上投降曹魏。蜀汉执法部门抓捕黄权家人,刘备阻止了。当时刘备讲:“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刘备对待黄权的家人还跟以前一样。

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县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裴松之

在黄权投降曹魏后,曹丕接见了黄权。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曹丕这句话虽然有抬高黄权的意思,但潜意是贬低刘备抬高自己。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主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不久从蜀汉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是假消息,并没有发丧。据《汉魏春秋》记载曹丕收到消息黄权的家人已经给刘备诛杀,下诏让黄权为其家人发丧。黄权回复:“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公元223年刘备去世,曹魏大臣纷纷上贺表,黄权没有上贺表。蜀汉灭亡时黄权的儿子黄崇为蜀汉战死。黄权在蜀汉只有八年,在曹魏二十年。但黄权却归在《三国志蜀书》。

权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卻战至绵竹,崇帅厉军士,期於必死,临陈见杀。—《三国志蜀书黄权传》

在东吴偷袭荆州时,零陵郡北部都尉习珍因吴军势大暂时投降。然后集聚力量率七县反抗东吴,屯夷界归附刘备。但失败了,只得率数百人登山继续抵抗,孙权派人去劝降。习珍回答:“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在山上坚守了一个多月,粮食和箭都没有了。习珍对部下讲:“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然后自杀。荆州人廖化诈降东吴。廖化思念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老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在秭归与刘备相遇。从这也说明廖化是忠孝之人。据史书记载廖化家族世为沔南冠族。

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三国志》

在夷陵之战刘备大败退军时荆州人傅肜率军断后。傅肜所部将士全部战死,只剩傅肜一人。吴军将领劝降。傅肜骂吴军:“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傅肜坚决不降战死。傅肜的儿子傅佥在蜀汉灭亡时也力战而死。晋朝时司马炎下诏: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 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益州人程畿在夷陵之战时沿长江退军。部下劝程畿:“后面的追兵已经赶上,抛弃船只,便可以逃脱。”程畿回答讲:“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吴军追兵赶上程畿所在的船只,程畿亲身持戟与吴军战斗。甚至有吴军船只翻倒在江中。大批吴军赶到,一同攻击程畿,程畿战死。

公元263年十一月后主刘禅投降。消息传到南中,南中都督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南中官员对霍弋讲也要赶紧投降。霍弋回答讲:“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曹魏和东吴有这样的臣子吗?司马昭弑君,魏臣只是装模作样哭一下。司马炎逼魏主禅让。司马孚也只是讲至死大魏纯臣这样的口号。在公元264年得知刘禅已经东迁洛阳后受到曹魏礼遇,才率领南中六郡将领太守上表曹魏投降。霍弋是霍峻的儿子。霍峻从荆州随刘备入蜀,在刘备攻打刘璋时留守葭萌城。张鲁派杨帛引诱。霍峻回答:“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后来刘璋部下扶禁、向存率万人围城,霍峻凭数百人坚守一年,向存也被斩杀。公元217年霍峻去世,刘备率群臣前往吊丧,还在墓前留宿。

我个人认为刘备的宽仁才是他得人心的原因之一。黄权虽然背叛了蜀汉,但事出有因,也是刘备没有听从其建议。反观袁绍如何对待田丰,回去就把田丰杀了。在刘备准备东征,秦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刘备也只是把他下狱囚禁,后来也允许其交罚金就释放。刘巴是把刘备得罪到家,也是不追究。在进入成都时下令:“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攻打刘璋时一些闭城不降的人,刘备的做法就不同于曹孙。比梓潼县令王连闭城不降,刘备义之不强偪也。后来也是依才能委以重任。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讲:“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流泪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自取很多人解释为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我个人认为是相当扯淡。不能以今渡古。古代是世袭的封建皇朝,只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刘备授与诸葛亮的是废立之权。有些阴谋家讲刘备托孤时埋伏了五百刀斧手。这样是相当扯淡。如果诸葛亮有异心,五万刀斧手也没有用。刘备还给刘禅下了一道诏书:“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也交待庶子刘理:“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让儿子们以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诸葛亮,岂是伪君子所为。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蜀汉昭烈遗诏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4-23 21:59

    大耳贼[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它可是搞传销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