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虾市惊现"过山车风暴"!白对虾身价狂飙,千亿市场谁主沉浮?

一号会水产 2025-03-23 03:25:16

今年1月至3月,中国南美白对虾价格经历了从低迷到连续上涨的转变,这一变化主要受供需关系、季节性消费、养殖周期调整及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要知道,1月份,虾价还处于最低点,然而3月份虾价上涨至一年来虾价的最高点,这不仅出乎养殖户的意料之外,而且,不少饲料厂家、出口商也没有意料到。这种“过山车”般行情,让行业人士大呼:意外。

一、1月虾价低迷的核心原因:

1、供应过剩与消费疲软: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中国对虾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小棚虾养殖成功率提升,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然而,同期国内消费需求未能同步增长,消费者对高价水产品敏感度提高,转而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例如,珠三角地区白虾塘头价一度跌至13-14元/斤,创近年新低。

2、进口虾冲击与质量问题:

中国进口虾依旧被厄瓜多尔虾和印度虾霸榜收,之前积压的进口库存仍对国内市场形成竞争压力,进一步压低价格。此外,进口虾成本高企导致部分经销商抛售,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3、养殖户集中出虾:

临近春节前养殖户普遍急于清塘回笼资金,导致市场短期内供应激增,压低了价格。根据价格指数显示,广东省30头虾的价格跌至13.5元/斤,创下了历史新低。

二、3月虾价上涨的驱动因素:

1、春节消费旺季需求激增:

春节期间餐饮和家庭消费显著回升,尤其是优质大规格虾需求旺盛。例如,江苏地区30条规格南美白对虾价格在春节后涨至27元/斤,部分高端品种(如斑节对虾)春节期间价格一度突破80元/斤。

2、供应量阶段性减少:

①存塘量下降:1月养殖户集中出虾后,存塘虾数量减少,尤其是大规格虾供应紧缺。例如,山东寿光市场因大虾短缺,价格一周内上涨7元/斤。

②新苗投放延迟:由于前期虾价低迷,养殖户对新虾苗投放持观望态度,导致3月新虾上市量不足。

3、进口虾供应减少与国际市场联动:

全球虾价在2025年初普遍上涨(如印度、越南虾价涨幅明显),而中国因进口虾质量问题减少采购,本土虾的市场空间扩大。同时,越南等国的出口重心转向欧美市场,减少了对中国的低价竞争。

4、季节性养殖周期与天气影响:

早春气温波动大,小龙虾等品种生长周期延长,青壳虾比例高,高品质虾供应有限,支撑价格高位运行。此外,工厂化养殖技术推广使得部分产区(如华北)调整养殖节奏,错峰上市。

5、养殖户惜售与市场策略调整:

部分养殖户为应对低迷行情,选择惜售或延长养殖周期,等待价格回升。例如,养殖户因存塘虾较多,推迟出虾以争取更高收益。

三、养殖大虾,真的能够推高养殖的利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户倾向于养殖大规格虾类(如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这一趋势主要受市场需求、价格差异、养殖技术进步以及风险分散策略等多重因素驱动。

1、市场需求与价格优势推动大虾养殖:

大规格虾因其肉质饱满、口感鲜美,更受餐饮业和高消费群体的青睐,高端餐饮和礼品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大虾的价格溢价。

2、反季节与错峰销售的高利润:

通过反季节养殖或工厂化模式,养殖户可在冬季或节假日前上市大虾,获取更高收益。例如,福建、广东等地第三造虾(冬季养殖)因搭棚升温成本较高,但30头售价可达26元/斤,净利润达8000-9000元/亩。

3、大规格虾价和中型虾价,差别越来越小。

不过,根据我们的跟踪数量显示,随着市场大规格虾供应增加,大规格虾与中型虾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因此,并不是养殖规格越大,养殖户能够获得利润就越大。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市场波动,来决定自己的养殖规划,来谋求最大的利润。

四、养好虾,必须用好苗,才能取得成功。

之前,不少行业人士都认为,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虾价低迷。但是,2025年1月虾价低迷期,至3月虾价疯狂上涨至高点,短短几周之内,行情迅速反转,这让绝大多数有虾的养殖户,实现了盈利,展现了行业的不可预测性,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那就是用上好苗。下面,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中盟南美白对虾发苗案例和养殖实例,供大家参考。

1、近期,我们部分发苗案例:

2、近期,我们收到客户的部分反馈:

五、如何预订到好虾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