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 年,关麟征出生于陕西省鄠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中世代务农,家境并不富裕。关麟征自幼成绩优异,9 岁入读小学,17 岁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然而,因家境贫寒,他中途辍学。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对未来的憧憬。
1924 年初,关麟征得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办军官学校正在招生,他毅然决定改名关麟征,带着父亲筹措的 25 块银元,与杜聿明等人踏上了前往广州的征程。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推荐下,他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此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
在黄埔军校,关麟征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孙中山勉励学员要做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这句话对关麟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业后,他先后担任黄埔学生军排长、连长等职,参与了国民党军东征和北伐。在东征中,他跟随敢死队攻克淡水,左腿中弹差点被锯掉,幸得廖仲恺反对,最终保住了左腿。伤愈后,他继续投身战斗,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二、战场风云激荡(一)两次生死瞬间关麟征一生有两次面临截肢的危险,皆因战场负伤。1925 年 2 月东征陈炯明叛军中,20 岁的关麟征作为克敌尖兵,带领全排士兵紧随敢死队冲入敌军,在广东省惠阳县的淡水城内与陈部激战。淡水大胜后,关左膝盖骨受伤。在广州医院,医生说这膝盖骨没得治,只能左腿截肢了。关大惊,说我才 20 岁,第一仗就截肢,以后咋打仗?最后上报军部,廖仲恺出面请医生多费心,专家精心手术,最终保全了左腿。
第二次是 8 年后的长城古北口战役,他亲率特务连和日军短兵相接,身上被敌人用手榴弹炸伤 5 处,几成血人,终于占领了一处高地。战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关腿又面临截肢的危险,蒋闻讯致电要求医院一定要保住关将军的腿,医院倾力抢救,最终关得以康复。期间,一名护士被他抗日英勇事迹感动,照顾格外精心。关康复后写信给她,说 “感谢你,保全了我的双腿,又让我能重新站起来抗日……” 后来两人鸿雁往来,护士成了他的夫人,她就是徐孝仁。
(二)三大著名战役古北口之战:1933 年 3 月,日本 3 个师团进犯热河察哈尔省,徐庭瑶率军在古北口阻敌南下,关麟征的 25 师在第一线被打残。期间,关的 25 师 145 团受敌两翼进攻,情势危急,团长王润波负重伤,指挥部线路被日军炸断,危急时刻,关麟征亲率特务连和 149 团增援,攻入敌阵展开肉搏,最后团长战死、连长重伤,师长关麟征身上 5 处炸伤,最终占领了高地。古北口战役是九一八后中国对日本的第一次大捷,士兵穿草鞋,冰天雪地与日军激战。关伤未愈,又带精兵夜袭敌营,充分发挥西北军大刀的威力,砍敌首数百,大刀队让日军谈虎色变。此战极大振奋中国人,关麟征在北京协和医院时,献花的青年学生从医院门口一直排到王府井大街。台儿庄之战:1938 年春的台儿庄战中,关麟征负责庄外侧翼作战,配合正面进攻。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号称日军钢铁精锐,3 月 31 日,板垣派出 4000 人的一个独立支队突袭关的 52 军指挥部。关身边只有一个警卫排约 30 人,兵力远不足。但他临危不惧,派警卫营远离指挥部,在千米之外设点佯攻,以惑敌。日军摸不清前方到底多少人,不敢冒进。至黄昏,援军到,联合对日军进行了反包围,打退日军,全歼其骑兵。夜袭继续。关麟征派士兵登云梯上屋顶纵火,敌人仓惶逃出,门口的战士瓮中捉鳖,出来一个刀一个。此战成为 “煽风点火术”。台儿庄大捷后,板垣征四郎称 “关麟征的一个军应视为普通中国军 10 个军”。湘北之战:1939 年 9 月,侵华日军 11 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 10 万大军包抄长沙,关麟征指挥 6 个军 20 万人与敌周旋,不断阻击、伏击日军,在局部地区包围日军予以歼灭。根据江河山川地形,关采取了后退决战、阻断交通、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逐次抵抗,诱敌深入,准备和罗卓英、樊崧甫等在长沙合围冈村。打了近一个月,冈村一直没有寻歼中国主力,反而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中国军队设置的 “口袋阵”,鉴于万家岭的惨败教训,冈村立即下令全军撤退。这是冈村在中国任 11 军司令的最后一战,此战打得自己没有了锐气,败北而归回到了日本。此战,美国《时代周刊》称关麟征为 “中国的巴顿”。三、人生起伏波澜(一)早期军旅生涯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关麟征便投身于东征北伐的战斗中。1925 年,他参加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作战,在攻打东江重镇淡水时,表现英勇。随后,他又参与了平定滇、桂两地军阀杨希闵和刘寰叛乱的战斗。北伐战争时期,他担任国民革命军宪兵团第 3 营少校营长,后因战功升任副团长、代理团长。在 1928 年的 “二次北伐” 战争中,他继续奋勇作战,职位不断晋升。中原大战爆发后,关麟征更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奉命防守河南东部的高辛集,成功抵御冯玉祥、阎锡山部队一个多月的猛攻。在转战河南杞县时,他又率部掩护全师撤退,利用大雾天气成功脱险。战后,他因功升任该师第 2 旅旅长,为自己早期的军旅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抗战时期辉煌
抗日战争时期,关麟征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辉煌阶段。他先后参与长城古北口抗战、漳河之战、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重大作战。在长城古北口战役中,他率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虽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抗日信心。台儿庄战役中,他负责侧翼攻击任务,运用巧妙的战术,昼伏夜出,火烧日军营房,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在军指挥部突遭袭击时,他临危不乱,成功脱险,并乘胜追击,为台儿庄大捷立下赫赫战功。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他指挥 6 个军 20 万人与日军周旋,采取后退决战、阻断交通、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逐次抵抗,诱敌深入,最终成功击退日军,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 “中国的巴顿”。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表现,使他成为了抗日名将,被国民政府授予 “青天白日” 勋章,先后升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第 32 军团长、第 15 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并记一等功一次。
(三)后期命运转折然而,关麟征的命运在后期发生了转折。他与陈诚的矛盾日益加深。早在 1928 年,陈诚为挤走师长曹万顺,策动黄埔军官联名上书,关麟征拒绝并讥讽陈诚,两人从此结怨。抗战时期,关麟征与陈诚又因 54 军军长任免问题发生激烈冲突。1943 年,关麟征为吞并 54 军,让亲信张耀明担任军长,在陈诚的指使下,54 军军官联名反对,吓得张耀明不敢去上任。后来,陈诚接替何应钦担任军政部长,来到昆明视察军务,关麟征当面指责陈诚心胸狭窄,陈诚气得吐血不止。由于与陈诚不和,关麟征逐渐失势。
1945 年,他因昆明一二・一惨案被撤职。此后,他陆续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校长、陆军副总司令、陆军总司令等职,但都未能进入权力核心。1949 年秋,关麟征心灰意冷,辞去陆军总司令一职,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居住,从此远离了政治和军事舞台。在香港,他深居简出,沉迷于书法,关心祖国的发展,对家乡充满怀念之情。1980 年 8 月 1 日,关麟征在香港伊利莎白医院病逝,结束了他波澜起伏的一生。
四、历史地位评说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为抗击日寇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参与了长城古北口抗战、漳河之战、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重大作战,在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将领的风采。
在长城古北口战役中,关麟征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抗日信心。台儿庄战役中,他的战术运用巧妙,昼伏夜出火烧日军营房,临危不乱成功脱险并乘胜追击,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汗马功劳。第一次长沙会战,他指挥 6 个军 20 万人与日军周旋,采取合理的作战方针,成功击退日军,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 “中国的巴顿”。
然而,关麟征的一生也充满争议。他行事鲁莽,擅权专政,与战友同僚关系不睦。如在新五师代理师长期间,全师官兵将他视为仇人;逼走老好人杜聿明;与龙云水火不容,在云南大学学生反对内战时采取过激行动;得罪陈诚,导致后期命运转折。
尽管关麟征存在争议,但他的抗日功绩不可磨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勇敢和顽强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抗日斗争中。
关麟征的军事才能和抗日功绩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国民党爱国将领李默庵认为,关麟征为人粗狂豪迈,从不搞阴谋诡计,重义轻利、公私分明。抗日名将宋希濂夸赞关麟征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在古北口战役及台儿庄战役中,关麟征运筹帷幄,临危不惧,堪称军人典范。
关麟征的一生是复杂而传奇的。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存在争议,但只要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就值得被铭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