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二玉三杨衮,四瀚五周六金豹”指的是大刀王兰英、玉面虎杨怀玉、火山王杨衮、金锤无敌杨士瀚、杨再兴之子杨继周和孤胆英雄杨金豹六位杨家将中的绝顶高手。
在杨家将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中,杨家将的传承超过十几代,涌现出了如杨师厚、杨衮、杨继业、杨六郎、杨七郎、杨宗英、杨文广、杨文举、杨怀玉、杨怀兴、杨士瀚、杨士亮、杨金豹、杨满堂、杨再兴、杨继周等许多勇冠三军的英雄人物。
有人问:十几代杨家将中,最厉害的六位绝顶高手分别是谁?
这当然是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的问题,但以侠哥之见,若真要从演义评书中细细“品味”的话,那“一英二玉三杨衮,四瀚五周六金豹”六人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佼佼者。
有人问:“杨七郎为何没有上榜,他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若还有人问,他们六位谁更强?答案便在“两句口诀”之中。
一英:指排名第一的是大刀王兰英 (上榜理由:刀法无双,马前鲜有一合之将,神仙级方外高人金刀圣母的得意弟子)
王兰英,力大无穷,刀法精湛,一刀挥出,山河变色!在见识过她刀法之猛的敌军之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宁遇阎罗王,莫见板门刀!”其威猛之势,不仅令敌人闻风丧胆,凡是见过她出刀的之人,无不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这不,在勇闯玉女阵时,面对横亘在她面前的千斤铁门轴,她直接一刀砸了过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犹如九天雷霆震怒,震撼人心。
随着四溅的火星消散,那铁门轴竟然瞬间化作一堆齑粉。众人见此,无不动容!
王兰英却如无事一般,回过头来,对刘云侠道:“师姐,杨宗保和杨宗勉哥俩还身陷阵内,救人要紧,我先冲了!”说完,一拍战马,率先向阵内冲去。
有人问:“王兰英在遂州城前先一刀一个斩杀了韩昌手下四大都督,然后又成功将韩昌打落下马,一时之间,威名远播遂州城。其后,她不是带兵前去征讨西岐了吗?她怎么回来了?”
是这样的,王兰英本来就是奔着与杨六郎完婚才投奔的宋营,她在陪伴杨六郎返回遂州城的时候,在遂州城前的漫天黄沙之中,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敌军,她毫无惧色,大声喝道:“金刀圣母之徒王兰英在此,你们休想拦住本小姐,退开便罢,如若不然,休怪我刀不留情!”说完,冲入敌军之中,左砍右劈,挡者无不血溅当场。
王兰英投奔宋营之后,四刀斩龙路、龙快和仇朗、仇旺四将,三招差点要了韩昌的性命,屡建奇功,但杨六郎总是一直拖着迟迟未与她完婚。她心中很是不满,于是,便请令前去征讨西岐,实则是想以此引起杨六郎对她的重视。
王兰英离开不久,杨宗保和杨宗勉哥俩双双被黄凤仙活捉到了玉女阵内。大宋接连派出花刀岳胜、斧头将军孟良和双枪将何庆等一众高手前去营救。
怎奈黄凤仙不仅武艺超群,手中还握有一柄削铁如泥的“三皇宝剑”,锋芒毕露,所向披靡。
加上穆桂英又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因此,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奈黄凤仙何。
在这紧要关头,穆桂英决定亲自前往西岐,恭请“婆母”王兰英回来助阵。
王兰英从穆桂英的口中得知宋营陷入困境,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她虽对杨六郎仍抱有一些意见,但身为大宋的子民和杨家将的一员,大宋的安危、家族的荣誉与亲情岂容忽视?于是,王兰英毅然决定放下个人情感,即刻整顿兵马,带着师姐(也是她的军师)刘云侠随穆桂英星夜兼程返回宋营。
又有人问:王兰英出征西岐,有什么故事啊?
那自然是非常精彩的。话说王兰英在西岐战场上,凭借其超凡的武艺和智谋,屡建奇功,很快便打到了坏人金木耳的老巢。
金木耳想不到王兰英如此厉害,这么快便打到了自己的大本营。他不敢轻视,连忙带领麾下“四大金刚”、“八大猛将”,倾巢而出。
两军对峙,战鼓雷动。金木耳立于阵前,高声喝道:“王兰英,你虽勇猛,但今日有我与‘四大金刚’、‘八大猛将’在此,定要让你有来无回!”言罢,将手中长枪往上一挥,霎时间,“西岐军”阵中旌旗招展,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王兰英端坐在马上,毫无惧色,她冷笑一声,大声回应道:“金木耳,你欺压百姓,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末日!”言毕,她双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大刀一挥,带起一股凌厉的风势,所过之处,“西岐军”如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下。
金木耳见此,连忙派出“四大金刚”前去阻拦。这“四大金刚”各怀绝技,龙金刚力大无穷,虎金刚身法诡异,豹金刚刀法凌厉,蛇金刚暗器防不胜防。
虎金刚手持狼牙棒,从左往右杀来,边冲边喊:“看招!”
王兰英嘴角微扬,不躲不闪,轻舒猿臂,一刀迎上,只听“咔嚓”一声,狼牙棒竟被从中劈为两半。
虎金刚一愣,惊愕之余,已被王兰英一刀斩于马下。
其余三金刚见状,面露惧色,却仍强撑上阵,不一会便被王兰英一一击破,全部败北,倒在血泊之中。
金木耳见状,脸色铁青,大声怒喝:“八大猛将何在?你们一起上!”
八大猛将应声而出,各展绝技,企图以人数优势压倒王兰英。
王兰英心中冷笑:“哼,区区蝼蚁,何足挂齿!”她身形如电,刀光如龙,每一击皆精准狠辣,八大猛将在她面前仿佛纸糊一般,一触即溃。
“你……你怎么如此强大?”一名猛将临死前,满脸不可思议。
“你太厉害了……”另一名猛将边逃边回头,眼中满是恐惧。
王兰英却不追赶,她扬起大刀,指向金木耳:“轮到你了,还不快快前来受死!”
此时,金木耳心中早已惊涛骇浪,他原以为凭借“四大金刚”、“八大猛将”足以抵挡王兰英,不料向来表现非常勇猛的他们,在王兰英的马前竟如此不堪一击。他暗自思量:“若继续硬碰硬,只怕是自取灭亡。但不出去,又会被他们(指他的手下)看不起……”
正当金木耳犹豫不决之时,王兰英的耐心已消磨殆尽。她策马向前,直冲金木耳而来。
金木耳见状,心中一横,一边拍马舞枪,一边色厉内荏地喊道:“王兰英,你休要猖狂,只要有我金木耳在此,定叫你铩羽而归!”
王兰英冷冷一笑,不再二话,随着两骑即将交错,她手中大刀已如闪电般劈出。
金木耳虽心中惊惧,但多年征战的经验让他本能地挥枪迎击。
“当”地一声,两兵相交,金木耳只觉一股排山倒海一般的巨力瞬间传来,手臂如遭雷击,疼痛难忍,几乎要断裂开来似的。他座下的战马也受惊不已,不仅惊叫连连,还“腾腾腾”地一连后退了数步。
金木耳心中大骇,连忙调转马头,夺路而逃。然而王兰英岂肯善罢甘休,她如影随形,紧追不舍。
王兰英见金木耳已在合扇板门刀的攻击范围之内,于是,一刀向金木耳的头部劈去。
金木耳连忙侧身,差点没因此掉落马下。他虽侥幸躲过致命一击,但随着肩膀传来的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过后,“啪”一下,他的整条右臂已经掉到了地上。
“哎……咳咳……王兰英,你休要得意,今日之败,只是我一时大意!”金木耳三魂不见了两魂,但仍嘴硬地喊道。
王兰英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她大声道:“金木耳,你的末日到了!”言罢,她再次挥刀砍向金木耳,刀光如电,势不可挡。
金木耳躲闪不及,只觉眼前刀光一闪,便已人事不省,颓然倒地。
金木耳手下的其他将士见此,士气大挫,纷纷投降。
王兰英以一己之力,在征讨西岐之战中大败金木耳和他手下的四大金刚、八大猛将,让她再度声名远播。此战之后,百姓纷纷请求她留在当地,以免再有金木耳这般的坏人再来欺压他们。
王兰英望着那些眼中充满渴望与希望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征服,更是人心的归附与和平的到来。于是,她毅然接受了百姓的请求,留守西岐。这便是评书中为何她出征西岐后,一去不回的原因。
后来,穆桂英为救杨宗保、杨宗勉,亲自前去相请,王兰英得知宋军陷入困境,这才随穆桂英一道返回。
途中,王兰英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回去,不仅要救出宗保、宗勉,更要让杨六郎知道,我王兰英绝非池中之物,我的为人与本事,值得他正视与珍惜。”她回忆起在遂州城前与大战金木耳时的英勇,那一刀刀的劈砍,虽是飒爽,却也藏着一份对认可的渴望。此番归来,不仅要在战场上再显神威,更要让杨六郎亲眼见证,何为巾帼不让须眉!
刘云侠在一旁默默观察,仿佛已知王兰英心中所想,她轻声安慰道:“兰英,你之心意,天地可鉴。此番归去,必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再说王兰英被穆桂英请回军前之后,力砸铁门轴,率先冲入了玉女阵中。
阵中,确如“双枪将”何庆所说那般,雾气缭绕、机关重重,每一步都似踏在虚空之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王兰英身形矫健,如同猎豹穿梭林间,轻盈而迅猛,不大一会,他便活捉了黄凤仙麾下的副统领——海外教主金璧风的徒弟,赵子清。
“赵子清,听说你是天门阵总阵主颜荣的师弟,本事超凡,可曾想过,今日会落在我的手中?”王兰英的声音如同她手中合扇板门刀的刀刃,冷冽而锋利。
赵子清,这位擅使长剑,向来十分自负的“方外高人”,他本以为凭借玉女阵的重重机关便可高枕无忧,此刻却面如死灰,他眼中满是惊愕与不甘。他视若至宝的长剑,刚才还在他手中如灵蛇般舞动,此刻却已静静躺在不远处,断成了两截。王兰英只出一刀,不仅震飞了他的宝剑,更将他一把活捉了过来。
“不!这绝对不可能!”赵子清心中怒吼,要不是能切实地感觉到自己正被王兰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提在手中,打死他也不相信,自己会敌不住别人一个回合,便沦为对方的“阶下囚”。
“不好!”赵子清的师兄——玉女阵大统领周子恒,在阵后亲眼目睹此景,心中暗忖:“黄(凤仙)阵主交待,务必看好玉女阵,没想到这宋将竟然如此厉害,只一个照面便活捉了子清师弟,这可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开始在手下的一众高手中飘忽不定,最终落在了“赤氏三杰”的身上。他心中暗自祈祷:“但愿这三位猛将,能挡住王兰英的锋芒。”于是,他大旗一挥,大声道:“赤氏三杰,还不速去迎敌?”
赤氏三杰得令,立刻从阵法的阴影中跃出,如同三道烈焰划破迷雾,各自手持奇门兵器,气势汹汹地向着王兰英逼近。
这赤氏三杰,皆是一方好汉,全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赤风手持一把金臂刀,刀光冷冽,闪发寒光;赤火使一对判官笔,笔走龙蛇,灵活异常;赤水则使一条大棍,棍影重重,威猛无比。
“哼,区区三人,也想阻我?”王兰英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手中合扇板门刀往前一扫,带起一股凌厉的刀风,直逼赤氏三杰而去。
赤风首当其冲,他见对方刀风不凡,只好舞动金臂刀迎了上去。
只听“当”的一声巨响,金臂刀竟被王兰英的大刀直接砍断。
赤风惊愕之余,还未来得及回过神来,胸口已多了一道血痕。他“哎呀”一声惨叫,瞬间倒地不起。
“风哥!”赤水悲愤交加,怒喝一声,棍影如龙,向着王兰英当头打来。
王兰英冷笑一声,道:“来得好!”身形一闪,同时大刀往后一挥,使出一招“回风拂柳”,赤水棍断人伤,也步了他大哥赤风的后尘,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这女将竟如此厉害?”赤火心中大骇,枪尖颤抖不已,战意与退意相互交织,欲战却更想逃。
赤火深知自己绝非王兰英的对手,因此,他想逃。可身为“赤氏三杰”中的一员,他又岂能不战而退?
“嘿嘿,番将,轮到你了,还不赶快过来送死?”王兰英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阵中炸响,直击赤火“脆弱”的心灵。
赤火只觉心神俱裂,手中的长枪瞬间无力地垂了下来。
“我……我……”赤火支支吾吾,话语不清,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英勇。
“你什么你?”王兰英眼神凌厉,大声怒喝,“你要是不敢应战,那便赶快投降!再墨墨迹迹,我一刀送你下去与你兄弟团聚!”
赤火闻听此言,心中更是怕得要命,哪里还敢恋战?连忙丢盔弃甲,如丧家之犬般逃之夭夭。
“哼,玉女阵也不过如此!”王兰英冷笑一声,手中的合扇板门刀再次挥起,带起一股凌厉的刀风,直逼周子恒而去。
周子恒在旁边看得分明,他自知不是王兰英的对手,加上黄凤仙又去见了萧太后未归,他心知大势已去,只好大叫一声“撤!”,然后带着残兵败将,溜之大吉。
王兰英一心救人,也不追赶,她来到关押杨宗保和杨宗勉的地方,一刀劈开锁链,成功地救出了杨宗保和杨宗勉。
随着玄武阵、玉女阵的先后告破,宋军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向天门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王兰英的归来,更让宋营多了一张无坚不摧的“王牌”。最终,在攻打天门阵中的总阵玉皇阵时,天门阵的总阵主颜荣老道——方外高人级别的高手,也被王兰英一刀斩杀。王兰英的勇猛,由此可见一斑。
王兰英之所以排名如此之前,除了她所向披靡,从无败绩,以及“马前鲜有一合之将”的缘故之外,与她身为金刀圣母的弟子也不无关系。
要知道,金刀圣母在评书演义中的地位是十分超然的,王兰英作为金刀圣母最为得意的弟子,她的武力值自然非同凡响,韩昌与她一战之后,便淡出了战场,转而想通过邀请高人摆阵的方式与杨家将为敌,便从侧面印证了王兰英实力的恐怖!因此,她排更前,理所当然。
二玉:指排名第二的是玉面虎杨怀玉(上榜理由:“小五虎”之首,王敖老祖的高徒,除刀法超级厉害之外,剑术、箭术等也很不凡,武艺十分全面)
杨怀玉,杨文广的儿子,穆桂英与杨宗保的孙子,人称“玉面虎”,乃是“小五虎”之首。他擅使一柄三尖两刃宝刀,刀法猛如惊雷,曾在阵前一刀劈死老道洪飞,扬威困龙山。
洪飞是老道颜荣的小师弟,他小的时候曾得到颜荣的很多关,因此,对颜荣十分尊敬。
话说当年,老道颜荣花费大量心血布下由一百单八阵组成的天门阵,本想以此将杨家将“一网打尽”,不曾想,最终不仅天门阵被杨家将遂一攻破,就连他自己也在阵内被王兰英一刀斩杀。
这事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洪飞心中却一直藏着未竟的复仇之火。这火,驱使着他来到寿州,费尽心机成为豪王李青的军师,策划了一场场腥风血雨。
洪飞这人,不仅老谋深算,武功也是高得离谱,而且,他的兵器叉条杖中还藏有机关,能喷火球。因此,他在阵前曾打败过穆桂英、岳安、万红玉等人,就连杨文举出手,也仅能打跑他,却不能打杀他。直到玉面虎杨怀玉下山后,在阵前遇到了他,他才终于遇到了让他胆寒的对手。
“杨怀玉,都说你很厉害,可惜你遇到了我,明年今日便是你的祭日!”洪飞初见杨怀玉,见对方年纪轻轻,根本不将其放在眼里。
杨怀玉见来人骑着一匹四不像的金毛怪马,手持一根叉条杖,眼神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便知来者便是众人口中十分难缠的老道洪飞。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以为意地抖了抖手中的三尖两刃宝刀,阳光在刀刃上跳跃,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洪飞,你的名头我确有所闻,不过,今日你遇到我,怕是你的末日要到了。”
洪飞闻言,脸色微变,随即怒极反笑:“狂妄小儿,今日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话音未落,他身形一闪,已至杨怀玉近前,同时启动叉条杖中的机关,火球呼啸而出,直奔杨怀玉面门。
杨怀玉身形轻盈一转,竟如同鬼魅般避开了火球,同时宝刀挥出,刀光如电,直取洪飞要害。
洪飞大惊,急忙挥杖抵挡,两兵相接,“咔嚓一声,洪飞手中的叉条杖被削去了一大截。那杖中精巧的机关在杨怀玉的猛然一击之下仿佛脆弱的瓷器,瞬间崩溃,原本蓄势待发的火球也因内部结构的破坏而熄灭,化为一阵青烟飘散在空中。
洪飞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连做梦也没梦过,自己引以为傲的叉条杖,竟在杨怀玉这一刀之下,脆弱得如同朽木,被轻而易举地一分为二。
再说杨怀玉一刀将洪飞的叉条杖砍成两段后,那三尖两刃宝刀的刀势竟丝毫不减,如同怒海狂涛中的一道闪电,带着无可匹敌的气势,继续向洪飞劈去。
洪飞脸色由青变白,白是惨白的白!他万万没想到,像自己这般无敌的高手,在杨怀玉这个小年轻的马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他急忙挥动残破的杖身试图抵挡,但一切都已太迟。
“嚓”一声巨响,伴随着洪飞绝望的嘶吼,杨怀玉的宝刀如切豆腐般轻易地将他劈成了两半。
洪飞的身体无力地倒下,眼中满是不甘与恐惧,他似乎到死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败在一个如此年轻的对手手中。
周围的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迅猛而精准的刀法。
杨怀玉因为刀劈洪飞,一战成名。此战过后,他因居功至伟,被皇上钦点为“小五虎”之首。后来,西夏兴兵,杨怀玉带领“震京虎”呼延云飞、“都兴虎”孟通江、“卧街虎”焦通海和“金毛虎”高英一起前去征讨,那便是小五虎征西中的故事。
在小五虎征西中,杨怀玉又凭借不凡的本事,打败很多劲敌,就连杨五郎的徒弟双枪无敌狄难抚,也最终败在了杨怀玉的宝刀之下。由于杨怀玉在征西之战中表现最为出色,小五虎征西的故事,在有些评书老艺人的口中也称为杨怀玉征西。
杨怀玉之所以排名第二,是因为他虽然武艺更全面,表现也十分勇猛,但在极少的一些评书中,他还有被困在泥雷城的故事(后文有提及),这极大地削弱了他的“光环”。因此,身为王敖老祖弟子的他虽然与王兰英一样,都是神仙级方外高人的高徒,但排名却只能排在王兰英之后便是这个原因。
三杨衮:指排名第三的是火山王杨衮(上榜理由:身兼多技,尤其喜欢钻研枪法,老年后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评书中“杨家枪”的创始人,枪法卓绝)
火山王杨衮,出身名门,自小便在父亲金刀银枪将杨师厚的影响下成长,对武学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天赋,一生都在追求武学的巅峰。
少年时期的杨衮,在听闻了天下第一猛将李存孝的威名后,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挑战欲望。
后来,在经过“花枪手”夏书湮和“白马银枪”高思继的指导后,他的枪法更上一层楼。他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便独自一个人跑到太原前去挑战李存孝。
李存孝可不是一般的猛将,他可是那个一个回合活捉南刀王孟绝海,一招打死班翻浪,带病活捉高思继的被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
别说杨衮当时还年轻,老年的杨衮也不可能是李存孝的对手。或许世间的所有猛将,根本无人是李存孝的对手,要不,他怎么会有“将不过李”之称呢?
但杨衮败在李存孝手下,却是值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过这次挑战后,杨衮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从此,他发奋图强,到处寻访名师二次学艺。
这期间,他又得到了“神枪手“夏书棋的指点,学会了“三十六路盘肘枪”;“百宝丈人”金良祖也将“走线铜锺”的绝技传授了给他。
后来,在得知师兄高思继被王彦章用“回马枪”挑杀之事后,他怒而“出山”,骑快马来到鸡宝山参与了“五龙二虎斗王彦章”之战。此战之后,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于是,又回到老家专心练习枪法。
后来,他义兄刘知远被辽国“四宝将”耶律德光兵困太原。杨衮得知此事后,再次离家,二下河东,并凭借手中一杆火尖枪,打服了河东三十六寨人马,当上了“火山王”,带领十万火山军,成功打退耶律德光,解了太原之困。
刘知远请杨衮留下帮他,杨衮痴迷于武道,无心仕途,婉拒之后,回到火塘寨,潜心钻研天下名枪。
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最终,他集天下各家名枪的精华,成功悟创了闻名天下的杨家枪,成为一代武学宗师。
有人说:“杨家将中擅长枪法的高手很多,比如杨七郎、杨六郎,还有‘宝枪将’杨文广等,为什么杨衮能排名在他们之前呢?”
除了演义中的杨家枪是杨衮创立的之外,与他只指导过高行周一天的枪法,高行周便成为了五代第一枪法高手;只传了三手绝命枪给五大少阳将之一的高君佩,之前连罗英三个回合也接不住的他,二次与罗英交手之时,只使出其中的两招,便打败了罗英不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 不管是杨七郎、杨六郎,还是‘宝枪将’杨文广的枪法,都来自于杨衮所创的杨家枪,因此,将他排名第三,确是实至名归。
四瀚:指排名第四的是“金锤无敌”杨士瀚(上榜理由:力大无比,锤镇群雄!北国“八宝将”铁雷也不是他的对手)
杨士瀚,杨怀玉之子,《九代杨家将英雄传》中第七代杨家将的核心人物。他天生神力,擅使一对与隋唐英雄中李元霸所使的兵器一样的擂鼓瓮金锤,锤法得到名师司马林的指点,一锤挥出,威力无与伦比!
敌人那边,北国的铁家后人铁雷,怀着对杨家将的深仇大恨(铁家先祖有多人在天门阵战死),遍访名师,最终得拜玄机喇嘛为师,苦练武艺多年。
铁雷本就天赋异禀,在玄机喇嘛的无私教导之下,不仅习得无上兵法,还练就了绝世武功。这还不止,他下山之日,玄机喇嘛还赠送了八件宝物给他,他后来的“八宝将”名号,正是由此而来。
话说铁雷习有所成之后,急于报仇,便辞别师父回到了泥雷国。刚好碰到泥雷囯举行四年一度的比武大会,于是,他便前去参加。他在比武大会上一鸣惊人,得到了公主的垂青,当上了泥雷国的驸马。经他鼓动,泥雷国王萧远江同意出兵南侵大宋。
当时,大宋因呼家将被满门抄斩(只逃出呼延守用和呼延守信,后来随着呼延庆、呼延明等人的崛起,呼家将才再度声名鹊起),朝内无大将可用。最后,皇上只好任命白发苍苍的老将杨怀玉为扫北大元帅。
杨怀玉虽然年迈,却老当益壮,挂帅后连战连捷,收复了许多城池。
“八宝将”铁雷听闻前军连连失利,便问究竟是遇到了谁?得知是杨家将中的杨怀玉挂帅,才导致这样的局面,他更加怒火中烧,决心报复。
铁雷召集众将召开军前第二次大会,下令面对杨怀玉只许败不许胜,务必要用计将其与所有的杨家将一网打尽。
后来,所向披靡、报国心切的杨怀玉一时大意,真的着了铁雷的“道”,被困在了泥雷城中。
司马林得知此事,便命杨士瀚下山前去营救,还特意叮嘱他,先到清风寨,夺取无敌金牌,当上元帅后再去。
杨士瀚来到清风寨,比武已然接近尾声。台上呼延云飞之子呼延豹和之前连败十六杰的陆全忠正打得不可开交,这两人皆是力大无穷之人,两人从马上打到马下,从你来我往的交手变成了你拉我扯的拔河比赛。
正当两人如《瓦岗英雄》中,李元霸和罗士信一般,战局陷入胶着之际,杨士瀚如罗松天降,一招“雷动九天”怒砸而下,不仅直接震飞了两人,就连三百步外的酒坛也被他这大锤击出的声浪直接震碎。真是技惊四座!
慈王见此,惊叹道:“这杨士瀚的锤,简直是雷神落在人间的霹雳啊!”
杨士瀚锤震清风寨,成功拔得头魁,不仅得到了一块无敌金牌,还当上了扫北的大元帅。
扫北路上,他凭借出众的本事,勇闯北国12道连营,敌营之中包括双龙王在内的36员北国猛将被他打得非死即伤,胆小的见他前来,吓得根本不敢出战。他一路冲杀,如同战神下凡。
最后,在泥雷城外,杨士瀚与铁雷对峙。铁雷虽武艺高强,但杨士瀚毫无惧色。他越战越勇,双锤挥动之处,似有千钧之力。那锤风呼啸,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
铁雷全力抵挡,却也被杨士瀚的勇猛打得难有还手之力。
最后,杨士瀚成功逼死“八宝将”铁雷,取得了扫北的凯旋。此战之后,杨士瀚的威名,传遍了整个神州,特别是在北国一带,更有“闻锤声,肝胆裂;见士瀚,魂魄飞!”之说。再往后,杨士瀚也成为继其先祖“金刀无敌”杨继业之后,又一位有无敌将之称的杨家将高手,人们皆称他为“金锤无敌将”。
五周:指排名第五的是杨再兴之子杨继周(上榜理由:《说岳全传》中武力值仅排在高宠之后的绝顶高手,金国第一高手山狮驼命丧在其手中)
杨继周,杨再兴之子,《说岳全传》中武力值仅次于高宠的绝顶高手。他曾以一敌二,在九龙山下打得“摇山虎”董耀宗和“卷地虎”王彪“两只老虎”赶紧逃跑。
众喽啰见此,齐声高喊:“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再往后,岳雷挂帅扫北,杨继周知道后,便前去“勤王”。他在千里奔袭刚到阵前的情况下,仍然与金国的第一高手山狮驼大战上百个回合不分胜负。
后来,界山之战爆发,杨继周被军师指派负责“盯防”山狮驼,两人因此二次交手。这一次,杨继周使出败了中取胜之计,在与山狮驼交手几个回合之后,便佯装败走。
山狮驼自打与岳家军交手以来,十多镋打败曾与岳云打成平手的关铃,几个回合打跑有“小火神”之称的王英,一镗打飞牛皋的双锏,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直到遇到杨继周,他才感觉自己的武艺还不够好。此时,他见自己终于很快便占了上风,心中高兴得差点都找不着北了。因此,他见杨继周往北边跑去,他连忙拍马去追。
杨继周看山狮驼上当了,于是,便等时机一到,直接使出了从杨家枪中的“回马枪”改良而成的绝技“回马戟”,一戟向山狮驼掷了过去。
山狮驼“哎呀”一声,应声落马。
却说杨继周回来交令,岳雷见他这么快便杀了山狮驼,不由赞道:“真英雄也,古之恶来,也不过如此啊!”
六金豹:指排名第六的是孤胆英雄杨金豹(上榜理由:力杀四门,神仙级方外高人的徒弟)
杨金豹,杨士瀚的儿子,杨家将中继杨七郎之后,第二个力杀四门的高手。他为了解凤翔府之围,千里奔袭,单骑冲阵,连杀四门。
他先在东门杀了麒麟峪兵马元帅李贞,又用戟挑杀磨盘山山大王刘文灿。然后,杀到北门,一招“龙出惊天”,直接刺穿了麒麟峪之主李龙的三重宝甲,成功将其击杀。
杨金豹来到西门,见到王紫灵正上窜下跳,指挥人马攻城。他心中着急,直接一箭过去,便射死了王紫灵。
最后,杨金豹杀到南门,与大坏蛋黄紫灵展开了龙虎斗。最终,技高一筹的他在接住对方喂过毒的暗器后,“嗖”地一下,便将暗器反打了回去,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方式,成功击杀了黄紫灵。
有人说,杨金豹是杨家将中的第二个“力杀四门”的高手,为何第一个“力杀四门”的杨七郎没有上榜,而他却榜上有名呢?
这便要从杨金豹的师父是李长庚说起了。大家都知道,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有很多带有神话色彩的内容,比如大刀王兰英是金刀圣母的弟子,杨怀玉是王敖老祖的高徒,杨宗保曾得到过擎天圣母的指点等等。不过,像金刀圣母、王敖老祖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师”,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听(看)便知他们是谁了。然而,杨金豹的师父李长庚却显得十分神秘,很多人对他的名字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其实,李长庚并非无名高人,熟悉《西游记》故事的人或许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端倪。
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可是一位出场不少的神仙,他常常以和善的面容、睿智的头脑在天地间周旋,用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无数纷争。有趣的是,太白金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不像我们今人所推崇的“做好事不留名”,他做了好事之后,生怕别人不知道。
有一次,他在帮助完孙悟空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上复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
由此可知,杨金豹的师父正是《西游记》中那个睿智不凡的太白金星。杨金豹有李长庚的倾囊相授,他的武力值自然超凡。因此,思量再三,这第六名——也就是最后一位人选,最终还是选了杨金豹,正是这个原因。
以上便是侠哥心目中,十几代杨家将中武力值更高的六位绝顶高手人选 。关于这样的话题,大家总会见仁见智,如果让你来选,你又会选哪六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