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出现的话题好像一直很火,之前也蹭过一个相关热点。不过讲的主要是方言方面的问题,算是真的蹭热点了。
而在国庆时候,全红婵在国宴上打包,也上了热搜。
不知道对于去吃宴席你会打包吗?或者说我们去吃宴席需要注意什么事情?
一,不仅全红婵打包了?全红婵算是“国宴打包第一人”了,看到打包的不是剩菜,而是桃子。参加国宴的人都会收到一个大桃子,也就是著名的“平谷大桃”。
因为它体积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吃不完,又不好意思直接啃,就会打包。除了全红婵外,奥运冠军陈梦、陈芋汐等,也都手拿着桃子。
二,打包很正常一开始我看到这个话题时候,觉得不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或者说太正常了。因为在我的吃席规范里面,吃席不打包,吃什么酒席。
在两广,或者说很多地方,其实吃酒席都会打包的。有些地方打包更厉害,只是出去当牛马的一些人,觉得打包,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是的,单纯是害羞,所以才不敢打包。
要我说,就大大方方的打包,不管参加宴席的对象是谁。
首先不能浪费粮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不能因为过上了几天好生活,就忘记节约的准则。
二个,我们生活中,也不是每天都吃大餐。遇上喜欢吃的食物,打包一个回家分享下,怎么啦!
三,古人吃席打包吗?搜了下,古人去吃席夜壶一大包的。在古代,祭祀、招待宾客用的,会在力所能及内准备最好的东西。而且像周天子祭祀完毕,会降剩余的肉分给群臣,表示将神灵享用过的肉赐给群臣,寓意赐福。
三国时期怀橘的陆绩,也是直接打包橘子回家,给母亲尝鲜的,还被称赞是有孝心。
在《礼记·杂记下》也有相关记载,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
不少知名历史人物也是经常打包的,比如南朝著名文学家、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城)徐孝克堪称“打包”狂;
还有北宋“牛人”司马光也好“打包”;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写道:“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古代文人“尚俭戒奢”,在很多古代建筑,也会有相关对联,来提示家人要节俭食物。
四,总结有时候我也觉得,在一些高门大户吃席,打包会丢脸。但是,后来想想完全没必要,做事情就大大方方。
不会有人说的,即使像全红婵这样大大方方打包,相信广东人,也绝对不会说这样做不对。
你觉得呢?
我们这里不管是婚宴还是其他宴席,一般都是安排几个家里近亲属留到最后打包。如果来宾有需要或者愿意带回去,自己桌上的自理即可,别人桌上的跟管事打个招呼带走也没问题。前提是其他客人已经吃完了才好打包,不能耽误客人们正常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