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自己根据建设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撰写陈氏太极拳志书、太极拳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笔记,参阅各位大师的有关资料、加之本人习练陈氏太极拳的感悟而书写,不当之处请多包函,并提出宝贵意见,以利提高和传承弘扬。
俚语大部分是用七字组成的,少部分用五字之组成。每个动作由始到终以七字俚语或五字俚语贯穿整个动作运动路线和技击变化,从对方招势变化中,如何应招,再次击败对方的技击变化过程都写的十分明白。

第十二势 斜行
其要点方法同第九势斜行
第十三势 搂膝
其要点方法同第十势搂膝
第十四势 拗步
其要点方法同第十一势拗步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核心是螺旋缠丝劲,手的运行轨迹呈弧形或圆形,没有抽扯之意,没有提拔之意。要求混然一圆方为合格。

第十五势 掩手肱拳
斜行拗步左右连
双手交叉在胸前
左脚提起隅角上
双手徐徐前后开
双臂随裆全开尽
含胸内合自然归
右腿屈膝向下蹲
左掌右拳合心前
含胸束肋裆下蹋
二目平视正前方
扭腰旋背抖出拳
螺旋缠丝莫直前
此拳发出速无比
肱拳发出力点清
要问此劲由何来
劲起脚跟缠于腿
越乳过腋达脊背
抖击劲达右拳轮
平拳钉拳皆能用
肱骨外迸也发人
练就掩手如风雷
迅速合下力千斤
劝君知勇休使尽
剩下余力扫千军
突然右边又来敌
转身发肘莫迟疑
随即转体休迟慢
回肘痛击来侵敌
注释:拗步待左脚前上落地时,双手左上右下交叉于腹前,双手向两侧前后开击,眼视先左后右,左手用掌前推,眼视左前方。右臂用肘,眼视右侧,待掌和肘开出自己的应击范围之后,继续伸展至与两肩平止,身体继续下蹲呼吸,随着呼气双手左逆右顺划弧向中间合,左手内屈45度变侧扬掌于左侧前,右掌变拳屈合于右肋前,拳心向上,周身蓄合,眼视正前方,松左胯,右脚蹬地,重心左移,同时身体速左转,左手顺缠内收向后发肘劲,右拳同时逆缠前伸。注意发击是在周身放松、扭腰旋背的基础上,呼气抖发的。

作者:郑爱珍,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陈小旺、朱天才,多次受到王西安、陈正雷、陈俊岭等大师和多位拳师教导,习拳二十余载,组织带领大家成功将太极拳申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撰写了《陈氏太极拳志书》、《图说太极拳史》、《申遗记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等,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的建设竭心全力,推进太极拳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