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现在菜价真是越来越贵了?
尤其是那种营养价值高一点的,像蘑菇之类的,偶尔买一次还行,天天吃钱包可受不了。
我之前也这么想,直到我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告诉我,其实有些菜,咱们自己在家就能“种”出来,而且不用泥土,听到这儿我可来劲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懒人种菜法”吗?
啥?
不用土也能种菜?
刚开始我也不信,种菜不都得用土吗?
难道还能凭空变出来?
朋友笑着说,当然不是凭空变,而是利用一些有机物,模拟蘑菇在野外生长的环境。
你想想,森林里的蘑菇都是长在哪里的?
是不是腐烂的树木、落叶堆里?
咱们在家“种”蘑菇,就是模仿这个原理。
说到蔬菜,大家肯定都吃过,特别是在农村,可能肉不多,但蔬菜绝对是餐桌上的主角。
不过,仔细想想,我们常吃的好像总是那几种绿叶菜,像是白菜、芥菜、萝卜什么的,虽然简单易种,但时间长了难免觉得单调。
除了这些常见的绿叶蔬菜,还有一种非绿叶的“蔬菜”,那就是蘑菇。
蘑菇的营养价值可不低,像香菇、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平菇这些,都富含铁、钾、钙、铜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还能帮助通便排毒,好处多多。
以前,蘑菇基本上都是在山林里才能找到的,但现在,聪明的农民伯伯们早就摸索出了在家培育蘑菇的方法。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模拟森林里蘑菇生长的环境,人为地创造出这些条件。
接下来,我就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只需要做好两个关键的步骤。
关键一步:发酵“宝贝”!
这可不是开玩笑,发酵材料是真的关键!
咱们培育蘑菇,跟种绿叶菜不一样,不需要土壤,而是需要“寄生体”。
那什么是寄生体呢?
简单来说,就是蘑菇生长所依赖的物质。
可选择的材料可多了,像是腐木、杂草、稻草、枯叶,甚至各种秸秆都可以。
不过,我最常用的还是玉米芯,有时候也会用稻草。
这些玉米芯或者稻草可不能直接用,得先进行“发酵”。
因为只有经过发酵,它们才会变得更适合蘑菇生长。
你想想,森林里的蘑菇都是长在腐烂的植物上的,所以腐化过的玉米芯或者稻草,才能更好地促进蘑菇菌体的繁殖。
当然,这个发酵过程也不需要太长时间,大概四天左右,让玉米芯或者稻草上面长出一些白色的菌丝就可以了。
具体怎么做呢?
用淡石灰水把玉米芯或者稻草泡洗一下,然后捞出来放到一个排水性比较好的容器里,再盖上一层塑料膜,让它们自己发酵。
大概三四天后,你就会发现玉米芯或者稻草上面长出了一些白色的菌丝,这时候就可以用来培育蘑菇了。
简单粗暴:撒“种子”!
准备好了发酵的玉米芯或者稻草,就可以开始处理蘑菇菌种了。
方法也很简单:
先把蘑菇菌种倒到一个盆里,稍微捏散,然后加入一些白面粉或者玉米粉(也可以用木薯粉),和蘑菇菌种搅拌均匀。
搅拌的时候可以稍微洒一点水,让混合物保持干爽松散,但又不能太干。
接着,把玉米芯或者稻草一层一层地装到排水性比较好的容器里,每装一层,就在上面撒入蘑菇菌种,让菌种均匀地分布在玉米芯或者稻草上。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装,直到容器被装满为止。
等着吃!
坐享其成!
最后一步也很重要,那就是给蘑菇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用遮阳的黑布把容器盖上,放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每天喷洒一些清水,保持玉米秆或者稻草湿润。
这样更有利于蘑菇菌的生长。
大概一个半月左右,蘑菇就可以采摘了!
是不是很简单?
蘑菇培育真的比种绿叶菜简单多了,而且不用担心病虫害,也不需要特定的地方。
只要你喜欢吃蘑菇,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培育一些,既省钱又健康。
话说回来,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种植”方法。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说能不能用咖啡渣来种蘑菇。
你知道,现在很多人每天都要喝咖啡,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咖啡渣。
如果能把这些咖啡渣利用起来,既环保又省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他就开始查资料、做实验,还真让他给研究出来了!
他把咖啡渣和一些木屑混合在一起,经过处理后,竟然也成功地种出了蘑菇。
虽然产量不高,但足够他自己吃的了。
这件事让我觉得,生活处处有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就像种蘑菇这件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很多科学原理。
而且,自己动手种出来的蘑菇,吃起来也更有味道,不是吗?
所以,与其抱怨菜价太贵,不如自己动手,在家“种”出美味又健康的蘑菇。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体验到种植的乐趣,感受到生命的奇妙。
这可比单纯地花钱买菜有意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