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讲故事哈,有个星球叫利维坦,上面有个国家叫瓦坎达,江湖绰号东大!
本来东大一直是利维坦上人数最多的。人多,自然结婚的就多,生小人的也多。
但是从口罩后,情况变了,现在年轻人因为魔幻的现实,都看破了,都不婚恋不要娃,都躺平了!
而婚恋的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有关部门这些日子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东大结婚登记仅为343万对,同比去年减少49.8万对,对比十年前的2014年,仅有一半左右,创下这4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
大郎啊,药量需要加大了!
与此同时,例如“结婚登记条例修改”“30至44岁未婚女性比例大幅提高”等类似的话题冲上热搜。
前一段我们分析过,结婚登记条例修改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现在貌似对于无论怎么修改,年轻人就是不吃这一套,塔急了!
从 2000 到 2020 ,30-44 岁未婚女性的比例,也从 0.8%上升到 5.6%,增加了7倍还多。
而同年龄段的未婚男性的比例,也从 5.5%上升到 12.7%。
30多岁还没结婚,放在以前都是老人和群体们diss的目标,而现在这些年轻人都不着急了。
而现在在大龄未婚比例上升意味着什么的社交媒体上评论区,网友点赞最多的评论是:
不结婚,那就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吧,不婚恋不要娃,这事本身塔是不着急的,但他着急的有三点。
首先是年轻人不婚连不要娃,那么人矿越来越少,年龄大的越来越多,美人创造财富价值,等着吃闲饭的却越来越多,没见都延退了吗,但那也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啊。
其次是大家都不婚恋不要娃,还躺平了,又都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方式也跟之前不一样,完全躺平了,没有软肋给塔拿捏,心里不踏实啊!
最后就是都不婚恋不要娃的四五十的老光棍,没老婆孩子,父母也走了,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万一凑在一起聊天,有个人说起自己受的委屈,然后大家越说越激动一起学古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无向辽东浪死歌,敢笑黄巢不丈夫,天街踏尽公卿骨,满城尽带黄金甲,莫道石人一只眼,忽有狂徒夜磨刀可咋办。
没准还玩点行为艺术,鱼肚子里塞字书,半夜学狐狸叫,对对堂口的切口,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那可如何是好?
随之而来的,是塔开始拼命放大招,最近这不是修改了调理吗。“登记不需要户口簿”,“离婚冷静期随时撤回”,这画面让人感觉格外魔幻。
塔也害怕装B不成反被X,炸了自己基本盘啊!
所以现在简单来看就是,结更容易,离更难了。结的时候怕冷静,离的时候又怕冲动,相当獐子岛特产。
为什么塔一边要降低结的“门槛”,一边又抬高离的“台阶”?
为什么许多人,宁愿养猫养狗,也不愿意养娃?
大变化的背后,是转型期演变的潮水流动,而对于塔来说,年轻人不婚恋不要娃,为什么会引起重视?
据七普数据,2020年东大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相比2010年24.89岁,整体推后了4岁。晚婚成“常态”。
在高峰期,东大每年的结的人数超过1300万对,而如今最低的年份已经不足700万。离的意愿倒是不断在攀升。
每年的“结离比”,从2000年的7.0,一路降到如今的2.0左右,最低的2020年甚至到了1.9。
也就是说,大约每1.9对结,就有1对离了!相当惊人。
看着情况,就是秋后的蚂蚱,民国的宦官,吕布的义父,高卢的防线了!
根据预测2024登记可能约为660万,这是1980年以来最低,趋势貌似已经不可阻挡。
甚至很多年轻人养猫猫狗狗,也不愿意养娃了。
2017年,东大城市的“0-4”岁儿童有9000万,同期猫狗数量为4000万只。到了2024年,震撼一幕出现了:
东大城市宠物猫狗数量,追平了“0-4”岁儿童的数量,均为5800万左右!
预计到2030,东大城市猫狗数量超过7000万,而4岁以下小人则会少于4000万,比例接近2比1。
因为不少年轻人觉得,养猫养狗可比婚恋和要娃省钱、省心多了,也能提供情绪价值。
一升一降,背后原因让人十级烫伤!
从宠物繁盛,能窥见年轻人的心理:不是恋爱不香,而是谈不起,且小猫小狗更有性价比。
花小钱“为爱发电”,自己开心就好,为啥要管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为啥要制造个软肋给自己挖坑埋了?
有统计说不婚晚婚群体里,仅两成人未来不打算结婚,大部分其实人仍有进入婚姻的意愿。
但是对这些有意愿的人来说,婚恋要娃并不容易。近四成人表示,没有时间和经费谈恋爱或结婚。
房价上涨,就业不振,婚恋成本上升,养娃经济和情绪精力成本高昂等,才是年轻群体推迟了初婚时间乃至决心一生不婚的因素。
事实上,结需要成本,离也很多是跟“钱”有关。
社交媒体上一句话获得过万点赞:
达不到月薪过万,没有感情问题,那都是经济纠纷。
有种穿白衣办酒席的感觉了。
曾经高额彩礼吓退了年轻人;如今婚恋和生育成本带来的现实问题,同样可能让不少夫妻分离。
简单来说就是,现代人面临的挑战远远多于之前,太难了。
面对种种困难,塔也坐不住了,出手了,效果有一些但远远不够。
登记条例修改发布并征求意见:结登记和离登记都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的地域管辖的规定。
这也是继2017年取消9元登记工本费,对登记最大的一次修改。
结变得越来越容易,以后编电视剧电影本,都不能出现“偷户口簿”这样的情节了。
登记进入到“全东大通办”的时代,这是对便捷登记进一步落实,此外一些地方还增加了额外福利。8月20日包邮区婚假规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三条规定:
依法办理登记的职工,享受十三天假期。且law定休假日、休息日都不计入婚假。
也就是说,未来包邮区的婚假天数,将从现在的三天增加到十三天,实现跨越式增长。
这才是真金白银的给福利,呼吁全东大推广一下。
同时,“离婚冷静”的策略,的确也稍微缓解了离的数量快速上升的势头。
从1978年至2019年,离婚对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1986年离50万对
1995年100万对
2007年200万对
2012年300万对
2016年400万对
2019年达到峰值470.1万对
当时看格外的清明上盒图!
但是2021民law典增加了关于撤回离申请的规定,明确:自登记机关收到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的,可以撤回登记申请,即所谓“冷静期”。
随后,离的数量大幅下降,2023年降到259.3万对,只有2019年的55.2%。
当然,这也可能是结的少了,离的自然就少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结是两个人同意,那么离只要一个人反悔就能批准,那么这对其中一方并不公平,尤其是对遭遇问题的女性,甚至可能出现危险。
显然,策略还需要不断完善,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不然真的就是大笨钟下送快递,上面开摆下面寄!
但无论如何大家要明白要明白一个问题:
东大实际上,是塔希望各位结婚,因为结婚才能生,以后才能给东大带来“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让你做人矿的。所以它们鼓励生,发A4纸等,尽可能延缓生Y率下降。
只不过既要又要还要了,想要生Y率,又想不承担应有责任,还要把责任打包转嫁给了年轻人和个体家庭,不是把年轻人当成基本盘而是当作对手盘。
这就使得年轻人的压力奇大无比,婚恋和生育断崖下跌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吧,想要通过“罚”而不是“奖”来提高结婚和生育,最终可能只是适得其反,只有通过“鼓励”才有可能跌得慢点。
当然不单单结婚和生娃,其他事情也一样。
没钱你还想教育我?
作为个人就要想明白,自己千万别成了接盘的,别一时冲动就跟着塔的A4纸走了,别到时候开脑洞开成了脑X栓!
tips:本文为文学创作,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