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7日,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主办、澎湃新闻承办的“访江南福地,看古韵新风”全国主流媒体常熟行活动成功举办。新黄河记者应邀跟随参与了本次活动,与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探寻常熟的古韵新风。
提起常熟,最先让人想到的便是那句“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同时,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旅游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前列。近年来,常熟不断打造升级其文旅品牌,成为不少游客的旅游首选城市。
连结中外的国际学院
采访团的第一站是坐落于常熟昆城湖西路的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它是中国内地第一所、全世界第十五所世界联合学院(UWC)。其两年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和一年的FP预备转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独具一格、具有挑战性和转型性的教育体验。毕业生中,进入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就读的比例颇高。
在参观期间,最吸引新黄河记者眼球的无疑是一幅巨型师生“全家福”,在这幅照片里除了可以看到师生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学生们手里拿着的各个国家的国旗。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副校长李萍对新黄河记者表示,“有多少面国家的国旗,我们学院就有多少个国家的学生。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面国旗。”
新黄河记者还在李萍的讲解下了解到,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建于2015年,在近10年的时间里,该学院一直致力于在常熟搭建一座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成为国际青年窥见中国风貌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国文化经此迈向世界、实现对外传播的一扇明亮窗口。此外,在常熟市政府的支持下,常熟UWC+项目启动。目前,该项目已实现成熟运作,专注于教育合作、对外交流、招才引智、社区联动四大关键领域,并成功吸引了诸多项目,成为城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之间的桥梁。
“2015年学校创建后,为体现学校教育的国际多元化,我经常外出找资源。但到了2017年之后,在常熟市政府的支持下,本地的各种资源和项目开始主动找过来了。全国各地的学生、毕业生和学生家长,本地社区的机构,组织及政府部门,皆因教育而与常熟UWC结缘,在成就学校十年迈出十大步的同时,也成就了常熟这一座江南小城的欣欣向荣”。李萍说。
聚焦声学产创的中国声谷
由中国声学学会、南京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导实施,以国家级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建设示范引领区的“苏州·中国声谷”于2020年落地而生。坐落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声谷聚焦既古老又前沿的学科声学,聚焦声学产创项目超160个,总投资超270亿元。
12月6日,新黄河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中国声谷,在展示中心新黄河记者看到展厅内陈列着关于声学发展历史、前沿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等内容,参观者在了解声学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感受声学科技的无穷魅力。这里还有不少声学科普展示和互动体验项目。靠近麦克风讲一句话,墙上的声音识别软件就能根据声音的波纹识别人,它可以帮助公安抓捕罪犯;走进超构消声室内大声聊天,又可以体验“与世隔绝”。
据悉,中国声谷集聚了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聚焦材料声学、信息声学、医疗声学、海洋声学、工程声学、电声学六大产业方向,重点围绕先进声功能材料、智能电声、汽车声学领域,加快培育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声学产业创新集群,不断为苏州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声谷汇聚规上企业268家,2023年完成规上产值458.8亿元。未来,常熟还将依托中国声谷,加快推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内一流声学创新高地。
接续传承的古琴文化
逛累了科技产业,可以再来体验下虞山古琴带来的传统文化魅力。在虞山琴派非遗传承人陈尉华的工作室里,新黄河记者和采访团的记者们一起体验了古琴的独特魅力。“古琴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有近3000年的历史,主要依靠琴论、琴注、琴谱等形式传承,而古琴的传承离不开常熟。”陈尉华表示。
明末清初,常熟人严澂创立了虞山琴派,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广为印行,虞山琴派由此名扬天下。《松弦馆琴谱》也是《四库全书》中收入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另外,我国第一部从初级到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使用的《古琴教材》也是常熟人吴景略所写。
民国后,一批海内外古琴名家在苏州成立了“今虞琴社”,追随虞山琴派,吴景略曾任社长。他潜心琴艺,被称为“虞山吴派”,一生打谱40余首,并成功完成了对古琴的改革,先后授教古琴于常熟、上海两地,后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任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任会长,培育了一批琴坛名家。陈尉华的师傅就师从吴景略,虞山琴派历经世代琴人的传承与创新,如同潺潺不息的七溪流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琴艺爱好者与研究者。
拥有百年历史的常熟花边
12月7日,在艺术鸭数字文创智造产业园里,新黄河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常熟花边展厅。据工作人员介绍,“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以雕绣技法见长。”
常熟花边以精巧的手工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图案,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和加强主题,使图案形成明暗对比,具有立体感。传统的常熟花边,产品以台布、盘垫、揩巾、餐巾和被套、枕袋为主,原料多是天然纤维麻、棉为主的平纹织物和全棉丝光绣花线,在白布上绣以白色图案,或在米黄布上绣以杏灰色图案,故过去俗称“常熟黄白台布”。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先后成功创制了涤棉烧花、精纺台布、曲带花边、特丽纶“三免”花边、钩针镶拼、网绣花边、饰带花边、梭式花边等许多新品种,花样图案达一万余件。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常熟花边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质量金质奖,1988年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2007年,常熟花边作为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常熟花边参与了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装饰制作。
记者:谭登方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