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有人在清明节当天祭拜,有人会提前一天扫墓。
昨日,千万网红田姥姥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田姥爷墓地悼念。

田姥姥哭的痛心,观众也跟着掉眼泪。
然而,一部分网友认为田姥姥一家在作秀。
外孙怼脸拍摄,姥姥“干打雷不下雨”。
这场哭坟,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流量狂欢?

2024年10月10日,田姥爷因身患癌症,抗病无效离世。
患癌期间,姥爷一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病魔。
但那段时间,姥姥也在生病住院。
她没有参加老伴儿的葬礼,也没有去过姥爷为自己选好的墓地。

行将就木时,姥爷站在墓地旁遥望远方。
外孙疑惑:“姥爷这是瞅啥呢”?
谁知,姥爷是在担心站在墓地看不到家。

最后,他为自己选了一块正对着家的方向的墓地。
这样,他就可以日夜守护着自己爱的人。
那个人,就是田姥姥。

人常说一句话:“爸妈是真爱,孩子是意外”。
即使孩子再亲,陪伴再多,都不敌老伴儿在身旁。

清明前一天,田姥姥在家人的带领下去墓地看望田姥爷。
在去墓地的路上,田姥姥怀里抱着花,手里拿着纸巾,情绪低落,强忍内心的悲伤。

可是眼中不断泛起泪花,她又不停地擦掉。
刚下车,姥姥就问外孙:“你姥爷在哪呢”?
77岁的姥姥踩着脚下的台阶,每走一步,便靠近姥爷一步,每走一步,思念就多一度。

在外孙的指引下,田姥姥终于看到了姥爷的墓碑。
靠近墓碑时,姥姥声音已经哽咽。

天人永隔,数日思念涌上心头,姥姥情绪决堤,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
颤颤巍巍扶着姥爷的墓碑,温热的脸靠近冰凉的墓碑。

或许,在姥姥看来,这并不只是一座墓碑。
它更像是姥爷的躯体,靠近墓碑就像是靠近了姥爷。
“你可想死我了……”
“我天天晚上偷偷哭,怕孩子们知道,怕他们上火”

旁边的女儿怕姥姥伤心过度,想带姥姥离开,毕竟老人家那么大年纪了。
但姥姥显然不想离开,她想跟姥爷多说会话。
姥姥趴在墓碑上,一直叫着姥爷的名字。

而后,她瘫坐在墓碑前,跟姥爷唠起了家常。
姥姥说:“你这一走,我心里空落落的”。
生前,姥姥不喜欢姥爷抽烟,也是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总是把烟偷偷藏起来。

这次,姥爷去了另一个世界,姥姥再也管不着他了,也用不着藏烟了。
姥姥念叨着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姥爷房子要扒了……

说了一堆,却没有人能回应。
“你咋不应我呢,你不愿意搭理我啊,你咋不回个声呢,我可想你了……”
如果姥爷地下有知,一定不舍得姥姥这么伤心吧。

看到这一幕,相信不少人都被姥姥感动到潸然泪下吧。
女儿拽着妈妈走的时候,姥姥还是不舍得离开。
她一直在跟姥爷告别。

该条视频一经发布,瞬间引爆网络。
截止到小编写这篇文章,视频点赞量已经有280.0万,65.3万条转发,10万人收藏,18.1万条评论。

很多人看到这条视频都会不由自主想到离世的家人。
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田姥姥在作秀,质疑外孙可心为了流量不择手段。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姥姥哭了半天,也没看见掉眼泪”
如果你仔细看了视频的话,就不会这样质疑姥姥。

视频开头,姥姥眼圈里的泪就没断过。
而且,悲伤不只有眼泪一种表达方式。
但更多网友是在膈应可心。
举着手机各种拍,还怼脸给特写镜头……

的确,人在极度悲伤时是没有心情举着手机拍各种角度的。
说可心是为了流量也好,为了出名也罢。
但不得不承认,从他的视频中能看到许多东西。
比如老年人的爱情,婚姻的真谛,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可心的确是利用姥姥姥爷成了千万大网红。
但这不能否认可心孝顺的事实。
姥爷在世时,可心帮姥爷完成了许多心愿。
去大草原玩耍,拍全家福,在家摆流水席宴请粉丝。

姥爷去世前几天,一家人躺在大炕上,陪伴姥姥姥爷。
在小编看来,拍视频只是将大家团聚在一起的一种方式。

多少人期盼一家和睦,盼望团聚,讲讲儿时的故事,讲讲青春的回忆。
但很多人活了半辈子都实现不了这样的愿望。

田姥爷在家人的陪伴下离世,临走之前还特地叮嘱外孙一定要照顾好姥姥。
真的被姥姥和姥爷的夫妻情分感动到。
可心不负所托,整日陪在姥姥身边。

后来,可心决定扒掉姥姥家的旧房子,盖几间大的。
这样,一大家子都可以住进来,一直陪着姥姥生活,让姥姥老有所依。
怕姥姥伤心,可心专门为姥姥定制了一个旧房子的模型。
树下站着一脸笑容的姥爷和姥姥,他真的很用心。

那些说姥姥和可心作秀的,或许是真的体会不到至亲离世的痛。
可心怼脸拍姥可能真的会让大家不适。
换个角度,当电视剧看就不会觉得膈应了。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但人是情感动物。
亲人离世,不像一场大暴雨,下完了就好。
生前的回忆,像电影片段,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闪现脑海。

我们总是不愿直面亲人的死亡,总觉得他还活着。
只不过你在工作的时候,他在家里逛超市,打扫卫生。
等你回到家,他又出了远门。

我们习惯于这样欺骗自己,直到自己面临死亡时,才愿相信他们是真正的离去,且在另一个世界已经为我们筑好了温暖的巢穴。

正如那句话:“亲人离世,是一辈子的潮湿”。
生与死的距离很远,远到我们过完这一生才能与那个他相见。
但斯人已逝,留下的人还要好好活。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