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名女兵被日军包围,聂荣臻下死命令:部队打光也要救出来

梦竹谈历史文化 2024-12-10 09:09:14

聂荣臻下了一道“死命令”为了救出一百多名女兵,哪怕部队全打光也在所不惜。

1941年,日本发动了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调集了四万多兵力,目标直指杨成武所在的一分区。这一带山路险恶,地形复杂,但日军是有备而来,直捣根据地核心。与此白求恩学校的一百多名女医务兵被困在狼牙山深处,情况危急。聂荣臻得知后,命令杨成武必须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杨成武硬是用手头仅七百多号人,与数万日军周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聂荣臻的“死命令”救人优先,绝不妥协

聂荣臻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简单讲,这事关军心和士气。这些女兵不仅是白求恩学校的学员,更是根据地宝贵的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群年轻的姑娘,大多才二十岁左右,还有不少十五六岁的孩子。如果被日军抓住,后果不堪设想。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暴行是出了名的,尤其在对待女性俘虏时,手段极其残忍。聂荣臻深知,这不仅是救人,更是一次道义的抉择。如果弃之不顾,不仅会让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寒心,还会动摇整个抗战根据地的士气。

但命令虽出,执行起来却不是简单的事。七百多人要对抗数万日军,简直是以卵击石。这道命令背后有更深的考量狼牙山地形复杂,杨成武熟悉地形,且具备丰富的游击战经验。他不是在盲目送死,而是在赌一把于险境中救人。

2. 群众的“逃亡习惯”埋下的隐患

这次危局,原因在于群众和后勤机关的防范意识不足。日军扫荡多年,他们总结出了“往山里跑就能躲过一劫”的经验。这种逃亡路径成了这次悲剧的导火索。因为日军早已侦查透彻,派出多路大军“钻山沟”,直接端了根据地的老巢。更让人头疼的是,杨成武发现,这次要救的不仅是那一百多女兵,而是两千多号人,包括后勤机关、群众和白求恩学校的学员队。

两千多人,拖家带口,行动迟缓,还得在日军的包围圈里突围。这让杨成武压力倍增。简单讲,这些人是“被惯坏了”,以为山里是安全区,结果反倒成了“瓮中之鳖”。无论是女兵还是群众,缺乏敌情意识,在战争年代是致命的。杨成武没时间责怪,只能硬着头皮带人突围。

3. 日军的“深度扫荡”步步紧逼的残酷战术

日军这次扫荡行动,不仅兵力庞大,而且有备而来。他们通过侦察,摸清了根据地的地形和人群流动规律,采取分兵多路的战术,甚至深入狼牙山腹地。这次行动的目标,不只是打击八路军的有生力量,更是通过摧毁后勤机关和群众基础,毁掉根据地赖以生存的根基。

杨成武在突围过程中,处处感受到日军的步步紧逼。梯子沟这一段尤为惊险,敌人甚至提前封锁了唯一的出口。幸运的是,杨成武的两名侦察员成功抓住了一个“日军哨兵”,结果却发现是自己人穿着缴获来的日军军装,这才避免了一场误判。这种“虚惊一场”的插曲,虽然让人啼笑皆非,但也说明,日军的逼近已经让整个突围行动如履薄冰。

这次突围,是一场胆识与意志的较量。杨成武用七百多人救出了两千号人,特别是那一百多名女兵,代价虽大,但意义非凡。这背后,不仅是聂荣臻对道义的坚守,也是杨成武对敌人的机智周旋。战争,是残酷的,但在这场残酷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和抗争的力量。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