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游记

张济很聪明 2024-09-13 18:05:01

2022年7月15号,从南京乘飞机到哈尔滨旅游。

哈尔滨博物馆,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和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旧址是在一个大院里面。

哈尔滨市博物馆(哈尔滨市文物站)是2019年11月28日设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2024年8月,入选第五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现有藏品4500件/套,通过石器时期、辽金时期、精品文物、玉文化、佛教文化五个单元的展示。

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旧址

是一座始建于1919年的仿文艺复兴式折中主义建筑,现为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

这座建筑原址是一座传统的中式深宅大院,1898年成立的‌吉林铁路交涉局曾在此办公。1918年原建筑失火被毁,1919年中东铁路公司为吉林铁路交涉局在原址投资修建新楼。1945年10月18日,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并将办公地址设在这幢楼里。该协会由‌李兆麟担任会长。据统计,一百多年来先后有八个机关和部门在此办公,见证了哈尔滨作为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纪念馆内设有多个展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建筑模型、办公家具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哈尔滨解放前后的沧桑巨变,是解放后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一段优美乐章。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

松花江

中央大街(英文名:Pedestrian Zhongyang Street)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全长1450米,宽21.34米。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设计和监工上,为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方块石路的设计宽度为10.8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小面包。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于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哈市第一家西餐厅﹣塔道斯西餐厅由亚美尼亚人塔道斯于1901年创建,主营传统的高加索大菜和俄式主流菜品,这家坐落在中央大街的西餐厅历经百年,鉴证了哈市的风雨变迁。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果戈里大街。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士课街,是一座东正教堂,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建于1931年,为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日俄战争时期的产物,1907年随调防的俄军从公主岭迁来哈尔滨。1912年2月25日,在现址建起一座木结构的教堂(2000年7月13日,在改造周边环境的时候拆除),1930年10月在木结构的教堂旁,开始建造这座砖石结构的现存教堂,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1935年10月6日落成,现为哈尔滨天主教爱国会。

秋林公司。

秋林公司创始人

‌‌哈尔滨秋林公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00年,由俄国人‌伊万·雅阔洛维奇·秋林创建。公司曾由沙俄资本家、英国汇丰银行、日本商人和前苏联政府经营,1953年有偿移交我国。秋林公司在接收后,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发展成为以商业为主的集团化、现代化大型商业零售企业。

果戈里大街上保留的有轨电车轨道。

果戈里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条著名商业街,建于1901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哈尔滨市中心圣·尼古拉教堂广场(俗称喇嘛台)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区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区的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商厦,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与繁荣。

中华巴洛克。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文化的渗透,出现了一批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新建筑——“中华巴洛克”建筑,这种“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盘长、金蟾、牡丹等具有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这里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中华巴洛克”。

中国最大的特色老街区景区﹣﹣中华巴洛克景区,位于哈尔滨道外,是中国第一个以国外建筑名称命名的景区。该景区以欧式巴洛克建筑为特色,拥有众多历史和故事的老字号店铺,是哈尔滨乃至东北最大的景区之一。中华巴洛克景区的建设时间最长,覆盖面积广阔,是哈尔滨的一个大动作和大手笔。

哈尔滨火车站。

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新建哈尔滨站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进出站流线,站房采用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理念,是纯欧式建筑风格的站房,并还原百年哈尔滨站的历史风貌。

哈尔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苏军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西侧,1945年8月动工修建,同年11月7日竣工。 是苏联红军指挥部于1945年为纪念在对日本侵略者作战中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的纪念碑,为哈尔滨一类历史建筑。1997年11月11日,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之时,曾在纪念碑前敬上花圈,悼念俄国烈士。

哈尔滨火车站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安重根(“重”字读zhòng)义士纪念馆,2014年1月19日在哈尔滨市火车站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展示了抗日义士安重根的生平事迹,详细介绍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事件的始末。

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前首相、枢密院议长、首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安重根在现场被捕,并于次年3月在旅顺监狱被日本占领当局秘密处死。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是为祭祀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的。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哈尔滨文庙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哈尔滨文庙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文庙列居全国第三位的文庙。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街头一瞥。

伊维尔教堂

当时黑龙江省博物馆维修没有开放,哈军工纪念馆因新冠疫情也没有开放。

0 阅读:0

张济很聪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