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让赵本山痛恨的“白眼狼”范伟,早已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婧婧评娱乐新闻 2024-11-02 01:27:11

有谁会想到,那个曾经被贴上"背叛者"标签的范伟,现在已经成为了观众心中的演技天花板?

61岁的范伟再次通过《漫长的季节》火爆全网。这部作品在豆瓣上获得了高达9分以上的评分,范伟在其中饰演了一个从工厂退休后转行做了出租车司机的王响。

这个故事围绕一桩20年前的碎尸案展开,复杂的情节线让许多观众表示“看得头皮发麻”。

范伟的演技真是稳如泰山。

范伟的演技被网友赞誉有加,如"范伟YYDS"、"范伟内娱天花板级别演技"等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他的精湛演技,让观众在几分钟内便能完全沉浸在剧情中,忘记这是在看演员的表演。

范伟在《东北旧事》和《漫长的季节》中的表演,已经不仅仅展现了他作为喜剧演员的才华,而是将角色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刻画得十分精准,情绪的表达也极其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他眼神的微妙变化,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剧中角色的说服力是随着范伟的演技累积的层次感和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正印证了他是娱乐圈唯一一位"越老越吃香"的演员。

反观落寞的赵本山,现如今的境况让人不禁感叹唏嘘。

儿子花钱大手大脚,凡事都曾打赏女主播几十万。女儿为了进入网红圈,不惜拉自己的父亲进直播间刷流量。

与范伟一样,他从不炒作,不蹭流量,专心演戏,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依然保持着最真实的自我,用作品说话。

他或许对现代娱乐圈的规则不甚了解,但他明白作为演员应该做什么。

范伟并不是所谓的"大器晚成",他在早年相声演员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色,现在只是在影视圈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演技也更加出类拔萃。

范伟曾被视为“叛徒”,但在20年后,他成为了圈内公认的实力派。这条艰辛的道路,尽管走得困难,但他觉得走得很值得。

我们都期待这位61岁的“老戏骨”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毕竟,好演员的年龄永远不是限制,而是他们在沉淀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范伟和赵本山的"孽缘"源于1995年的春晚。

那一年,小品《牛大叔提干》的成功不仅让范伟实现了自己的春晚梦想,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母亲的心愿。要知道,1994年范伟的母亲被查出了绝症,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春晚上看到自己的儿子。

这简单的愿望使得范伟家的夜晚变得格外温馨。

自此以后,范伟与赵本山连续三年一起登上春晚,他们的默契合作被誉为喜剧界的"黄金搭档"。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搭档关系背后,范伟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演员张译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非常喜欢范伟老师的表演,但他每次在拍摄结束后,都会变得非常不自信,可能他是一个习惯性自卑的人。

范伟虽然在东北出生并生长,性格却内向并且不善交际。这种性格使他在社交场合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感觉,特别是在像春晚这样的重要场合中,这种压力让他倍感疲惫。

2005年,范伟与赵本山合作了他们的最后一个小品《功夫》。这个作品获得了小品类一等奖,然而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告别之作。

有意思的点是,范伟的离开让赵本山感到非常震惊。这位获得大家认可以及喜爱的喜剧泰斗一时间感到难以接受,这也导致网上掀起了一波批评,包括范伟不懂得感恩、眼力价为零等指责。

但实际上,范伟从未是赵本山的弟子,他们一直维持着合作关系。用要求赵本山弟子的标准来要求范伟,本就是个误会。

再说了,范伟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不像小沈阳离开赵家班后热度直线下降,范伟在离开赵本山后,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也可以在演艺圈获得成功。

这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所以说,“背叛者”这个称呼给范伟扣得实在是冤枉。在2019年,当赵本山邀请范伟时隔多年再度联手合作《刘老根3》时,这对曾经的老搭档难得再次相聚的同时,赵本山也不得不对范伟的演技再次刮目相看。

有时候所谓的“背叛”,不过是选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罢了。

并非所有人到了42岁就得安于现状,范伟在这个年纪开启了演艺事业的新篇章。

当年范伟离开赵本山北上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在赌博。毕竟,“北漂”并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他还带着一家老小。然而,范伟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二是想为自己寻求更多可能。

范伟在北京被调到了中国煤矿文工团。

真正的高手并不依赖师傅的名号来谋生。

在娱乐圈备受赞誉的"挑剔"导演冯小刚,一眼就看中了范伟。实际上,要论颜值,范伟肯定不占优势,但冯导看中的就是他那股子实力与魄力。

2004年,年届42岁的范伟凭借《看车人的七月》优异的表现,成功提名金鸡奖影帝,狠狠地打了那些质疑他的人的脸。这还不够,47岁时,范伟主演的《老大的幸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许多观众都表示被他的精湛演技所打动。

范伟到了54岁时,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一举斩获金马影帝,彰显出他在电影圈的实力。接着59岁时,他再次凭借《一秒钟》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可以说是实力派演员的典范了。

2019年,赵本山邀请范伟回《刘老根3》的拍摄,这一切的成就都让他坐立不安,因为他当年对范伟的离开感到不满意。

这次重聚让赵本山摆脱了"白眼狼"的标签,也让他看到了全新的范伟。曾经在春晚舞台上滑稽表演的小角色,如今已经变成了能扛起整部戏的实力派演员。

范文伟的成功绝非偶然。他42岁毅然北上的决定,和在61岁的时候,以电影《漫长的季节》再攀艺术高峰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的日以继夜的努力和坚持,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正是那些当初看似"不明智"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范伟。他在娱乐圈中用实力证明:只要足够优秀,就永远不会被年龄限制住。

他本可以凭借赵本山的名气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然而,正是这条道路,让他赢得了掌声与尊重。

大器晚成,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吧。

范伟的艺术启蒙可以追溯到1978年。那年,年仅16岁的范伟在舅舅的引荐下,正式拜在相声演员陈连仲的门下。

谁能想到,那个在学校里略带结巴、性格内向的少年,后来变成了那个总让观众笑着度过的喜剧演员呢?

范伟的童年并不如他在电影中塑造的喜剧形象那样欢乐。他的父亲因为幼年失去双亲而形成了忧郁寡言的性格。

这位母亲身为售货员,经常会遇到顾客的无理取闹,因此脾气难免会有些火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共同组建了家庭,但是争吵成为了家常便饭。

小范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似乎练就了一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只看父母的表情,就能判断他们是不是又吵架了。这样的生活经历似乎使他对人情世故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拜师后,师父出了个难题,让徒弟把一张纸贴在墙上,然后对着纸说绕口令,直到纸张上没有唾沫星子为止,才算过关。

范伟每天对着墙练习几个月,最终达到了师父的要求。

这股子韧劲儿,为他后来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1979年,他成功考入曲艺团,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没过几年,凭借实力进入沈阳艺术团,并在1986年已经成为台柱子。

他的第一个原创作品是相声《一个厂长的日记》。这个新奇的题材在领导们眼前一亮,作品甚至被送到了中国人民广播电视台进行演播。

直到1993年,赵本山的出现让范伟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当时,赵本山在曲艺团看到了范伟的才华,诚挚地邀请他一起参加春晚小品的选拔。

虽然首次彩排就被淘汰了,但此后却与该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一个结巴的少年到春晚的名角,范伟用了整整15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坚实稳重,每一步都踏实地走着。或许正是这种“不急功近利、而是稳扎稳打”的态度,塑造了如今这个备受观众尊重和喜爱的范伟。

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往往是在最平凡的时刻产生的。

1990年,26岁的范伟被父母催婚。面对家人的压力,范伟充满了烦恼和焦虑,这一切都让他十分烦躁。这时,他的朋友介绍了一位叫杨宝玲的护士,范伟感觉这个女孩就是他的真命天女。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范伟的父母就看出了范伟的烦恼这让范伟的父母十分担心,他们希望范伟能够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让他们放心然而,范伟的父母对杨宝玲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他们觉得杨宝玲过于年轻,不适合范伟但是,范伟的父母看到范伟对杨宝玲的态度,他们也只能同意让范伟和杨宝玲相处一段时间,看看他们是否合适。

他们的初次约会选在了公园,午餐时间范伟邀请杨宝玲去餐馆吃饭。杨宝玲记得他们在餐桌上发生的一幕:她吃得不多,范伟却把盘子里的菜吃得一干二净。

杨宝玲认为,这个男人的抠门反而说明他很实在,和别的女人可能会觉得这个男人不大气的看法不同。于是在那一年,两个普通的人决定结婚。

两年后,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温馨。范伟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幸福。

他清楚地知道,依靠那点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生活过得非常困难。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不明智”的决定:带着全家到北京发展。

这次选择让很多人无法理解。拥有了"铁饭碗"仍没有满足,赵本山这样的雄厚的靠山也可以傍身,为何却偏偏要去北京"碰运气"?。

但范伟已经下定决心。为了家人和自己的梦想,他决定放手一搏。这个决定让他被贴上了"忘恩负义"的标签,但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如今回首这段历史,我们深感:有些时候,看似平凡的选择实际上却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走向。范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问心无愧的选择。

或许正是这份勇气和担当,才是他在六十一岁时仍能创造演艺巅峰的关键因素。

0 阅读:3

婧婧评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