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英文:Neptune,拉丁文:Neptunium,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已知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
蓝色的星球
海王星的大气层的化学组成以氢分子和氦为主。此外,海王星大气中还有微量的甲烷,这是使行星呈蓝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着强烈的风暴,测量到的风速高达2100km/h。
海王星云顶温度是-214摄氏度(59开),比天王星云顶温度稍高。据推测,海王星很可能有一个炽热的内部,其核心的温度约7000℃,和大多数已知的行星相似。由于质量稍大于天王星,海王星的密度稍大于天王星,而半径稍小于天王星。
海王星可能有一个固态的核,其表面可能覆盖有一层冰。此外,海王星有磁场和极光。还有因甲烷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烟雾。
因为海王星的蓝色比有同样份量的天王星更为鲜艳,因此应该还有其他的成分对海王星明显的颜色有所贡献。
发现命名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
在罗马神话中的Neptune等同于希腊神话的Poseidon,都是海神,因此中文翻译成海王星。新发现的行星遵循了行星以神话中的众神为名的原则,而除了天王星之外,都是在远古时代就被命名的。
在韩文、日文和越南文的汉字表示法都是"海王星"。在印度,这颗行星的名称是Varuna(Devanāgarī),也是印度神话中的海神,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Poseidon/Neptune意义是相同的。
星体运动
海王星的轨道周期(年)大约相当于164.79地球年。海王星于2011年7月12日回到绕日公转轨道上它被发现时的那个点。由于地球处于其365.25天周期轨道的不同地点,届时从地球看到的海王星并不会处在它被发现时在天空中的那个位置。
从地球上观察,海王星冲日周期为367天,这些周期使它在2010年4月和7月以及2011年10月和11月接近1846年它被发现时的坐标。在2010年8月20日,海王星将于发现它的1846年中的同一天再度冲日。
海王星的自转周期(日)是15小时57分59秒。由于它的自转轴倾角为28.321456°,与地球(23°)相近,海王星日与地球日时间长度的不同与其漫长的年比起来就算不得什么了。
风暴
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类木行星中最强的。考虑到它处于太阳系的外围,所接受的太阳光照比地球上微弱1000倍(仍然非常明亮,视星等-21),这个现象和科学家们的原有的期望不符。曾经普遍认为行星离太阳越远,驱动风暴的能量就应该有越少。
木星上的风速已达数百千米/小时,而在更加遥远的海王星上,科学家发现风速没有更慢而是更快了(1600千米/小时)。这种明显反常现象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如果风暴有足够的能量,将会产生湍流,进而减慢风速(正如在木星上那样)。
然而在海王星上,太阳能过于微弱,一旦开始刮风,它们遇到很少的阻碍,从而能保持极高的速度。海王星释放的能量比它从太阳得到的还多因而这些风暴也可能有着尚未确定的内在能量来源。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XIUMIUS /星协官博
星协认为,地球上的每个人
都应当拥有天空中附属于自己的一颗星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让您
在星协上命名一颗星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