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之所以经久不衰,无外乎两点原因:于剧情而言,着实吸引人;就一代人的军事启蒙来说,堪称百科全书。该剧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新世纪初期的军人,袁朗无疑是诸多观众朋友最为喜欢的角色之一。
▲《士兵突击》袁朗剧照(一)
袁朗军政素质过硬,特别是那干脆利落的战术动作更是漂亮之至。毕竟,袁朗是“老A”特种大队的中队长,各方面务必精益求精,才能“镇住”各路尖子。众所周知,热血军营之中,实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比如,“27号”拓永刚不服气袁朗,特意向其发出挑战。袁朗也是二话不说,端起枪未经瞄准,就精准无误地击中目标靶。拓永刚面对袁朗的“降维打击”,不得不服气人家有真本事。想必袁朗的这一“绝活”,不仅惊艳了拓永刚,也惊艳了所有人。
▲《士兵突击》袁朗剧照(二)
在笔者看来,真正让人惊艳的是袁朗30岁就已经是中校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三十岁能到正营级少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此青年才俊,在《士兵突击》中并非孤例。比如,吴哲跟成才、许三多差不多都是同龄人,可人家已经是少校。
吴哲是军事(外语)双学士、光电学硕士,授衔少校也符合我军相关规定。想必之下,袁朗在三十岁的年龄为何能肩扛中校衔,剧中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结合剧中的线索还是能够做出合理推断。
▲《士兵突击》吴哲剧照
在笔者看来,袁朗长期在野战部队,三十岁就成了中校,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实战经验丰富;
“老A”特种大队准确的说应该是军区直属,由剧中所谓的“ C集团军”代管。否则,成才二次进入“老A”选拔的时候,袁朗也不会听到“这个人可是集团军力荐”的说法。其实,我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组建的老牌特种部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模式。
袁朗所在“老A”特种大队,具备规格高、战斗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特点。特别是实战经验丰富,直接体现在了袁朗胳膊上的伤疤。关于伤疤的来历,袁朗前后有两种说法,即M16穿透性枪伤说、改锥扎伤说。
▲《士兵突击》袁朗剧照(三)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为我们指向一个再清晰不过的结论:袁朗参加过实战,且不止一次。和平年代,特种部队参加实战的机会不多,袁朗年纪轻轻就能晋衔中校,这也说明其实战经验确实是丰富。说的通俗一点,袁朗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见过。
二、特种大队需要军事干部;
大家还记得《我是特种兵之国之利刃》中何晨光破格提拔为中尉的桥段吗?何晨光对于自己的突然提干很是不理解,狼牙特战旅参谋长范天雷则指出:“我们是师以下作战部队,也是特别艰苦的部队,我们是有直接从士兵当中提拔干部的名额……”
虽说该剧也是电视剧,可是其与《士兵突击》同为军旅剧,某些领域还是可以互相佐证的。这为我们提供一个线索,特种部队军政干部的选拔特别看重能力。此外,范天雷还格外强调“急需用人”。事实如此,特种部队需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政主官。
▲《士兵突击》袁朗、高城剧照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袁朗为何年纪轻轻能成为中校。袁朗极有可能是以尖子兵的身份破格提干,又多次参加实战立功,进而短时间内担任中队长晋衔中校。大家可能好奇,高城与袁朗年纪相仿,为何却是少校副营长?道理也很简单,二人所在的部队性质有所区别,也决定了发展路线有所不同。
三、军政兼优,带兵训兵确实是有一套;
袁朗带兵训兵确实是有一套,既能利用高强度的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一个人的潜能,又善于营造逼近实战的训练氛围,这确实是殊为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可谓是“军政兼优,文武双全”。何以见得?笔者仅以袁朗带队新特战队员首次参加实战为例,给大家说明问题。
▲袁朗带队参加实战
袁朗深知演习场的打靶跟真刀真枪的实战完全不一样,为了打消特战队员的紧张情绪,放下了平日里严肃的面孔,以平稳舒缓的语气完成了一次战前动员。结果,“老A”的新晋特战队员出色的完成了实战首秀。至于许三多的问题,袁朗采用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策略,让他适应“老A”的战斗节奏。
综上所述,我们从袁朗的军旅生涯来看,真应了那句古老的话:“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能造就时势”。袁朗处于我军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2003年二十万大裁军的历史时期内,自身条件又比较出众,破格提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事实上,我军现实生活中也并不缺乏袁朗式军中骄子。
—END—
一个袁朗,够狗头老高学一辈子了
那时候的部队,自己有才华,后面有贵人,升的快很正常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句台词,“一个让我很敬重的前辈,曾经说过……”死啦死啦军事素质肯定非常优秀,但也一样需要人带。
也可能学历高,硕士入伍就是上尉,博士入伍少校起步
有两种,一种是光有军衔,就是元朗这种,还有飞行员,还有一种是有军衔有相应的职务,就这正经的连长营长团长,这种带兵的干部,不是战争时期绝对没可能干这么高的[笑着哭]文职不在讨论之列,那种军衔就是一种待遇。
我们团长当团参谋长的时候29岁,提团长31岁,很低调的一个人,平常根本见不到。在我们团里呆了不到一年就去了师了当副参谋长,在师里呆了8个月去了炮兵团当团长去了。
沉默。许三多接到这任务的时候,心里想是什么。让他这多开心的,对我们绝对不是好事。做为领导开心,亲信却感到压力的领导,会有什么才能。
何晨光入伍就确定了走军官这条路[静静吃瓜]
他爹和高城爹一个级别呀可是
特种部队中校正常吧
军校毕业一毛二,23左右。七年两毛一或者两毛二还算正常吧
我们高中同学30岁少校,军校毕业就西藏去戍边了。
我记得全军最年轻的副军长,三十八岁!
袁朗是老A的大队长,不是中队长
32岁的中校团长俺见过
我当兵那会,我们团政委,35岁,中校正团
许三多刚进老A的时候,袁朗说,我会让你们每天都过的不一样。在部队的训练能让战士过的每天都不一样,你觉得这是什么样指挥官能做的到。所以袁朗的中校应该有实名。
无
特种发展方向窄,很难挂将星
他佩服的那个老军人才是重点
30岁炮兵团团长[点赞]见过没。
32岁正团也有,政工干部
没钱没背景在牛逼也白费
04年我们团长27岁,和士兵突击里时间线差不多
两毛一是少校 不是中校 不懂就别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