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党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西洋参……“参参入耳”,这些带“参”字的中药在中药界广受青睐并普遍应用,或许大家对这些参都耳熟能详,但是,被誉为“菌界大熊猫”的乌灵参,你是否也能娓娓道来?
乌灵参广为流传的一句“灵比神芝,不让虫草;菌中极者,乌灵仙参”,就是形容乌灵参功效相比灵芝与虫草也不遑多让,堪称“仙参”。值得一提的是,就来源和药用部分而言,人参等参主要药用部位为植物的干燥根茎,然而,乌灵参名字里有参,却不属于植物界的一员,而是由珍稀药用真菌(炭角菌科,炭角菌属)的菌丝体形成。
此外,乌灵参在野生菌中又颇为独树一帜,其表面呈黑褐色且质地坚硬,与普通野生菌截然不同;大多数野生菌都喜欢生长在有潮湿土壤的松树下或杂草中,而乌灵参通常生长在白蚁废弃的巢穴中,这样别具一格的生长环境,使得乌灵参不像其他野生菌那么显而易见和“得来全不费工夫”。
清代《灌县志》就曾记载乌灵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动,故谓之雷震子,圆而黑,其内白色,能益肾气”,描述乌灵参悬空生长在蚁穴中,遇到打雷下雨会在地下旋转发出呜呜的声响,因此得名雷震子。云南地区又称之为“鸡枞蛋”,此外,乌灵参也被称为乌苓参、乌丽参、地炭棍、鸡茯苓等。
乌灵参的性味功用“人参海海”却又各有特色,人参大补元气、丹参活血养心、玄参清热解毒、西洋参补气养阴、沙参润肺止咳……而乌灵参性平,味甘,归心、肝、胃、膀胱经,古籍《本草衍义》记录乌灵参“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闹也”,而《四川中药志》和《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记载其“补气、固肾、健脾除湿、镇静安神”。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灵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谷氨酸和赖氨酸、多糖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有镇静安眠、抗焦虑、抗抑郁、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作用,其确切的药用价值也在临床广为使用的成药中得以体现。
含乌灵参的中成药制剂1、乌灵胶囊—补肾健脑,养心安神
成分:乌灵菌粉。
适宜人群:抑郁属心肾不交者,临床表现主症为精神抑郁、心慌心烦,兼症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自觉手脚心及心胸发热者。
临床应用: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丧失愉悦感为主要特征,伴认知、行为或植物神经症状,可显著影响个体功能,属于中医的“郁病”范畴。有指南推荐乌灵胶囊可联合抗抑郁药用于治疗轻中/重度焦虑抑郁、改善产后抑郁或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焦虑及卒中后抑郁障碍等。
2、灵莲花颗粒—养阴安神,交通心肾
成分:乌灵菌粉、栀子、女贞子、墨早莲、百合、玫瑰花、益母草、远志。
适宜人群:围绝经期综合征属心肾不交者,临床表现主症为烘热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兼症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大便干燥者。
3、灵泽片—益肾活血,散结利水
成分:乌灵菌粉、莪术、浙贝母、泽泻。
适宜人群: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属肾虚血瘀湿阻证者,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淋漓不尽及腰膝酸软者。
不良反应:上述三种药物多见恶心、胃胀、胃痛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可耐受,可在餐后服药改善不适。乌灵胶囊还可见皮疹、瘙痒、嗜睡、乏力,灵泽片偶见转氨酶升高等,停药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上述三种药物应在医师辩证指导下使用,不推荐自行服用,以免症型判断错误服药后导致症状加重;
服药期间应: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乐观,忌生气恼怒;
(2)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孕妇慎用;
(4)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及肠炎者慎用灵泽片。
乌灵参药膳食谱推荐1、乌灵参炖鸡—补气健脾、养心安神
材料及做法:乌灵参50克、鸡1只、姜片适量、盐适量。将洗净切块的鸡肉、乌灵参、姜片放入砂锅中并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食用。
2、乌灵参红枣粥—补血养心、安神镇静
材料及做法:乌灵参30克、红枣10颗、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洗净的粳米、去核的红枣、乌灵参加入砂锅并倒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食用。
适宜人群:上述两种药膳推荐心气虚伴失眠者,主要表现为头晕气短、面色少华、倦怠无力、腰膝酸软等。
注意事项:(1)对乌灵参过敏、实热、湿热体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食用,特殊人群应咨询医师;
(2)烹饪时注意掌握火候和时间;
(3)不宜与寒凉性食物或药物同食。
选材及储存小贴士乌灵参菌核多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黑褐色并密布细纹,质地坚硬,而内部为白或黄白色,肉质细腻稍软。
乌灵参在野外较为少见,若机缘巧合发现,可清洗其表面晾晒1~2天后保存,最好将其阴干或蒸熟后烘干,再用纱布包好放入器皿中保存。选购时以表皮有细纹、质感结实、入水即沉、内部色白,俗称“细花货”者为优;皮纹较粗、体较轻、入水半沉,俗称“二花货”者次之;皮纹粗糙、体轻、入水不沉、肉色棕黄,俗称“大花货”者更次。
乌灵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且野生资源较少故价格昂贵,建议根据个人需求和经济条件,适量购买及时食用鲜品并避免过度囤积干品造成有效成分丢失。乌灵参应置干燥通风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温馨提示酷暑已过,马上进入“啃秋”滋养的时节,建议百姓朋友们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根据疾病证型和个人体质合理选用乌灵参中成药及药膳,切勿盲目跟风滋补,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作者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吕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 理学硕士,两年医院药学工作经验,参与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完成发明专项1例,发表SCI论文2篇。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药师 吕松
审稿专家:
一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主管药师 钱凤丹
二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主任药师 张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