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们中接近90%的人人,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没有劳动能力、不能赚钱的童年及青少年,能够赚钱养家糊口的壮年和拥有一定财富的老年三个阶段。
如你所知,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老年财富的多少、生活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你拥有的财富数量,而是取决于待你老年时的人口结构。这一点,在当前的社会上,还未形成大范围的共识。不过,人口结构比人口数量重要,这一点基本已经形成共识。人口结构,受两个因素影响:生多少(少数国家还有大规模移民的情况)、死多少。在理想的情况下,生的数量与死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社会人口数量不多也不少。更多的情况,人口出生的数量,与死亡数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大概有两种情况:生的多死得少(人口数量增加)、生得少死得多(人口数量减少)。从1950年到2022年,我国人口属于前一种情况(上世纪六十年代部分年份例外),2023年以来的近半个世纪,将属于后一种情况。人口学者和经济学家,喜欢将这种情况,归结于养育成本的上升。从更大范围和更长趋势看,人们选择不生或少生,的确有政策的因素(比如计划生育),但政策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更多时候,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普遍选择不生。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