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着当今世界最为悠久的历史,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曾多次扮演着最强大的王朝。
也曾有着多次把一些周边的小国收入麾下的经历,然而因为历史的发展,中华文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大。
在中华文明衰败的时候,一些附属的小国也会选择离去,但有这样一个西域小国,在各种危难之际选择帮助中华文明,不离不弃,从汉朝一直至今。
那么是什么样的小国,从始至终都对泱泱中华不离不弃呢?
小国的无奈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域(西汉时期),尉迟氏曾在当地建立了于阗国。
最早有关于阗国的记载是《史记·大宛传》,古籍中称其在西域之东,不光是史记,在《大唐西域记》包括《大方等大集经》都先后对于阗国有过记载。
当时的于阗国在农业与种植业上取有相当大的成就。
他们也是西域最早发展养蚕技术的国家,所以手工纺织业十分发达。
于阗国的具体方位在塔里木盆地,其南靠昆仑山,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
在特产方面,他们有着来自昆仑山的,被秦始皇奉为“昆山之玉”美称的和田玉。
这些成就与发展实力,一度使其成为当时西域最强大的小国之一。
并且这个来自西域的国家也是一大佛教信徒的聚集地,后来中国的大部分佛教都有他们的一份传承。
也正因为国土内大部分人民甚至国君都信仰佛教,所以他们也都是以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的。
而于阗国只是一个小国,再加上基本全民信佛,所以从各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
历史的车轮从来都不会放过弱者,会从弱者身上狠狠碾过。
所以当时的于阗国也饱受战乱之苦,即便再好的手工业、农业,也没办法抵御外敌入侵。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朝名将蒙恬赶出河套地区,而在秦末汉初,匈奴再次崛起,再次占领了河套,还吞并了娄烦等地区。
甚至对西域地区屡次入侵,进犯不止,对当时西域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这也导致了周边各国战乱不断时,他们自身难保的情况,更何况这样的资源国,战力并不强大,匈奴也想着要占领他们。
如果信仰能够作为武器来使用,那么于阗国将会是一方大国,举世无敌,但可惜,尊严只存于剑锋之上,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内。
于阗国出于无奈举国上下,全民皆兵,以此抵抗外敌,终究也只能勉强不被这些可恨的匈奴打到灭亡。
可是这样的境况究竟能持续多久呢?
如果匈奴再次来犯,还能撑得住吗?还有机会吗?
如果彻底被灭国,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成为奴隶,这样的结果不是尉迟氏想看到的,他苦苦寻求各种办法。
最终,一位来自丝绸之路上的使者,拯救了这个可怜小国的命运。
丝绸之路的救赎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在第二次通行西域时遇到了这个小国,当时的于阗国君在接待了来访使者后,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尉迟氏看到了一个强盛的国家,看到了一个在乱世之中能立身于此并不怕任何侵略的国家。
于是他们想要臣服于汉朝,成为汉朝的附庸国,此后张骞返回后也将消息带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也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对于领土当然只嫌其少不嫌其多,于是也欣然同意于阗国成为汉朝的附庸。
此后两方也是贸易往来不断,于阗国每年都会派使者来访汉朝,并进供大量特产与金银珠宝。
虽说汉朝与于阗有主次之分,但汉武帝也会派人回访,并回馈以大量财宝,来表明汉朝大国的气派。
汉朝的军事力量给于阗提供了强有力的庇护,得益于于阗举国信佛,两方一直都进行着友好的贸易往来。
当初的小乘佛教也随着于阗和汉朝的贸易往来,逐渐传入中华文明。
而汉朝所给于阗提供的安全处境,也得以让他们安心发展经济与文化,随后更是促进了于阗国融入汉文化。
不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汉朝最终也迎来黑暗的末期。
公元190年,军阀四起,天下大乱,人们所熟知的“三国”便从此开始。
也因为汉朝的灭亡,于阗国失去的强大的庇护,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不过因为曾作为汉朝的附属国,在长期的友好往来中,也壮大了自家势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依旧向中原各王朝进供,以保全自身。
在西晋时期,曾与鄯善、龟兹、疏勒、焉耆并为西域大国,不过在这样的乱世中,小国的国运,并不能长存。
由于当时的战乱与天下格局的动荡,北魏年间,于阗先后被吐谷浑、柔然等突厥攻袭。
其国力大损,领土被夺,导致于阗国势渐渐衰败。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历史往往也会迎来转机。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中力保自身;在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隋朝中也清醒治国,最终,他们等来了大唐盛世。
唐朝大盛 小国的甘愿臣服自大唐兴盛后,西域外崛起的突厥,便慢慢被唐朝碾压,先后被唐朝打的不敢来犯。
贞观十四年八月,突厥高昌国被唐朝覆灭,标志着大唐将开始对西域势力进行洗牌。
当年九月,先后派遣薛仁贵、罗成等名将,前往西域安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大力管理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
唐朝实力如此雄厚,又是泱泱大国,主张以和为贵。
如若非要打,那就杀个片甲不留;如若愿意和平往来,自然成全。
贞观二十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请求和亲,但要求其割下龟兹、于阗、疏勒、朱惧婆、葱岭五国为聘礼。
于是于阗再次被收入中华文明中,作为附属国,尉迟氏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二十二年,唐军在入驻这五大国后,修筑城堡,建造军镇,并且都有安西都护府统领,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安西四镇”了。
虽然成了唐朝的领土,但也给予了其相对的独立性,各种机关部门、宗教信仰也都给予独立,与现在我国“一国两制”的方针大同小异。
于阗国的国王,也十分感激,终于脱离了突厥的统治,还给予相当高度的自由治国。
后来在两方依然是不断贸易往来,于阗国依旧常年进供唐朝首都。
就这样在不断地贸易与交流中,于阗国与唐朝关系日益渐近。
甚至于阗国的了国君因为越来越仰慕大唐盛世,感激他们收于阗国为附属国,把自己的姓氏从“尉迟”改为“李”。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小国,也终究难免覆灭的命运。
小国的覆灭与最终的命运公园10世纪,一个强大的王朝在西域迅速崛起,史称“黑汗王朝”。
短短数十年间,统治了当时西域各大地区的国家,而在其木萨汗完成了统治之后,又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
于是信奉佛教的于阗国和信奉伊斯兰教的黑汗王朝,发起了长达40年的宗教战争。
虽说有着长期与大国往来的资本,让于阗国在战争初期有着巨大优势。
但是由于于阗国本就不喜争斗,再加上他们的领土、人力、财力、物力,也都不支持他们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中后,黑汗王朝完成了对于阗国的征服。
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于阗国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且陆陆续续皈依伊斯兰教。
后来被蒙古察合台后王、叶尔羌汗国和卓回王的统治,一直到清朝的乾隆年间,被收入清朝版图。
最终,在民国时期,被改分为三大县。
新中国建立后,于阗国的一些地区也都被分改为县。
现今新疆的很多地区都是由此国改分而来,如和田、民丰、墨玉等地,皆是如此。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和田县,因为其特产“和田玉”而命名,现成为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大经济发展地。
结语总的来说,其实于阗国的命运虽有坎坷,但是命运却一直没有抛弃他。
像这样的能够在乱世之中偏安一隅,寻得明主的一个小国,他的清醒国政和与世无争的态度,是我们大多数人应该学习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态度与政治,才使得一个小小的国家能够拥有长达1200多年的国祚。
不论是最初的与汉朝相遇,还是到最后的被清朝收入版图,于阗国坚定不移的选择,也注定了他不会被命运抛弃。
文稿|送真嗣一杯橙汁
编辑|送真嗣一杯橙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