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西方媒体和政界,不断批评中国的营商环境变差,声称中国企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这种论调,一度让外界对中国市场的前景,产生了质疑。
西方这么做,理由很简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某些领域,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西方国家希望通过舆论抹黑中国,逼迫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给西方资本解绑,以便从内部搞乱中国。这种策略,其实并不新鲜。当初苏联解体,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不过,被西方“嫌弃”了这么久,现在,也轮到中企开始“嫌弃”欧洲了。
9号,欧盟中国商会,和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在欧中企发展报告。报告中显示,在欧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的评分,已经连续下降五年了。从2019年的73分,一路跌到了今年的62分。
为什么会这样?
报告中说,受访企业普遍认为,欧盟当前的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有60%多的企业表示,欧洲对华负面情绪增强,他们因此受到了差异化对待。比如说,在公共采购、市场准入、补贴和激励等方面,中企普遍面临着,比其他外资企业更多的壁垒。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美斗争加剧。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越发紧张,而欧盟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紧跟美国的步伐,不断加大力度,遏制、打压在欧中企。
不少人都认为,特朗普上台后,情况会好一些。但前两天,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将大幅减少2030年之前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转而更加关注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咱们都知道,特朗普的其中一项主要政策,就是抑制新能源,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所以,这说明什么?不排除英国,已经做出选择了。而英国已经站队,其他欧洲国家,又能够撑多久?最终结果就是,欧洲的营商环境,将会变得更差。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
9号,中韩两国在首尔,举行了自贸协定第六次联委会会议。双方一致同意,加快推动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化两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意味着,中韩关系重回合作,而不是对抗路线了,可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而且,随着日本、韩国政局陷入动荡,美日韩同盟,也出现了破裂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亚自贸区,或许会是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