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造导弹艇,为何解放军不立即淘汰鱼雷艇,莫非情怀作怪?

排头档案 2024-08-24 13:56:36

说起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对此有了解的人应该都能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由费穆老师担任导演,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名鼎鼎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首部彩色影片又是哪一部呢?没错,那就是于1959年1月1日上映的《海鹰》,这部以反映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传奇作战经历的影片,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以蓝白相间的条纹为主的海魂衫和以白色为主要基调的55式海军常服,再加上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于高速航行状态下高高翘起的鱼雷艇艇艏,都给那一时期的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首次对海军鱼雷艇部队有了一番感性和理性认知。时至今日,笔者仍会时不时地重温一下这部经典之作,在为人民海军老一辈军人们的战斗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也在心中尝试体会于碧海之上驰骋的浪漫感。既然如此,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谈谈曾在人民海军装备序列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鱼雷艇。

《海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首部彩色影片

我们知道,受国内没有足够强大且先进的造船工业、专业人才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人民海军建军初期只能以近海防御作战为主要发展方向,各类主战装备自然也要在这一战略体系内进行建设。于是乎,短期内各类成本投入较少但见效较快的“空、潜、快”发展思路,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那一时期的解放军海军的装备建设目标,即着重发展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和快艇部队。

国产62型护卫艇

相比起大中吨位水面作战舰艇,吨位小、建造成本较少且技术难度较低的快艇很符合解放军海军当时的胃口,在笔者之前聊到的那期《中国都发展过哪些火炮战斗艇,037型会是绝唱吗?》中,诸如52甲、53甲、54甲、55甲和62式等国产炮艇,就属于“快”这一领域内的装备。当然了,直到最高航速能跑到30节的62型护卫艇诞生后,我们才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速护卫艇”,此前的国产型号小炮艇其实基本没能“快”起来。而除了以枪炮类装备为主要武器的护卫艇,当时在解放军海军快艇体系内还有一个具备同等重要性的分支,那就是鱼雷艇。与建国后艰难起步并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摸索后,才终于发展出来的较为成功的62型护卫艇一样,看似技术难度小一些的国产鱼雷艇其实也走了一条颇为坎坷的发展之路。

国内退役的123型鱼雷艇

说起海军成立初期的鱼雷艇,笔者相信不少人都能脱口而出“苏制123型鱼雷艇”的名字,也就是北约方面所称的P-4型鱼雷艇,毕竟这是新中国进口的首款鱼雷艇,也是第一款成规模的海军制式鱼雷艇,并在多次惨烈的海上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在这款鱼雷艇来到中国之前,解放军海军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的鱼雷艇可用,那就是抗战前由“国民政府”向德国下单采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并完整保留下来,最终随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起义并加入解放军,然后被重新命名为“海鲸”号的德制鱼雷艇。该艇有几个堪称“第一”的头衔,如“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鱼雷艇”、“解放军海军唯一的以海洋类动物命名的军用舰艇”,以及“解放军海军中唯一的德国研制的军用舰艇”。只不过当年这个“海鲸”号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有鱼雷艇,但没有能用的鱼雷”……

123型鱼雷艇

早在解放战争期间,这艘原属国民党海军的小艇就因没有鱼雷可用而转行成了巡逻艇,在艇上加装了部分枪炮。也是因为没有鱼雷这一最关键武器可用的原因,即便是在极度缺乏可用舰艇的人民海军成立初期的1951年,宛如“没有利爪和尖牙的老虎”一般的“海鲸”号,就被调离了海军一线作战部队的装备序列,成为了海军舰艇学校的练习艇,即只能充当教具。当然,在当时“有啥船就用啥船,有得用总比啥都没有强”的困难时期,海军之所以敢于如此“大手笔”地把宝贵的“海鲸”号送到学校里当教具,也与部队在鱼雷艇这一技术类装备的条件有所改善有关,那就是于1950年进口的首批苏制二手鱼雷艇的到来有关,即123型鱼雷艇。

123型鱼雷艇

说起对123型鱼雷艇的引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与那一时期中国向“苏联老大哥”购买的诸多主战类装备一样,在自身“钱包”不够鼓但部队又亟需新装备的情况下,国内高层本着“尽可能省钱+尽可能快地收货”的原则,并未选择从苏联那里购买新生产出来的一手货,而是较为便宜但技术状态也并非处于最佳状态的二手货,即“先凑合着用”。那么,这些“并非处于最佳状态”的舶来品会差到什么份上呢?笔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各位粉丝朋友们应该就知道了。

建国初期国内买了一些苏制二手坦克装甲车辆

虽说在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建国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4年之久,但在我们向苏联购买的第一批各类装备中,仍有不少都经历过二战战火的洗礼。在解放军陆军装甲兵部队收到的首批苏制坦克装甲车辆中,不仅有坦克车身存在被炮弹命中留下的未击穿弹坑,有的坦克正面装甲上甚至还卡着1枚在二战时期被命中,但并未完全射入车内的穿甲弹未爆弹……怎么样?当年的苏联人也是“挺会做买卖”的吧?既然你中国想买低价装备,那就真的只能拿到这种品相的商品。

123型鱼雷艇

那在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这里,首批到货苏制123型鱼雷艇的主要问题为何呢?很简单,那就是主机寿命基本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在这款于二战时期被苏联海军广泛使用的鱼雷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安装了由《租借法案》而来的美制“帕卡德”发动机,这一高速汽油机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运转500小时后需要进行一次深度大修,然后可继续工作约300小时,接下来就是报废。而苏联卖给中国的首批二手123型鱼雷艇中,主机寿命剩余情况较为乐观的,也只有约160小时,技术状态最差的一台主机则只剩下60余小时的使用寿命。咱就是说,这够干啥的啊……

中国著名应用化学家萨本茂女士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人物了,那就是中国著名应用化学家萨本茂女士,她的叔祖父是清朝海军名将萨镇冰。萨镇冰曾在国民党反动派逃离大陆前夕,言辞拒绝了“常凯申委员长”派来劝其一同前往台湾的说客,坚定地留在祖国大陆,并在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至于萨本茂女士,她在新中国成立后于沪东造船厂内任技术员,在为主机状态不加的二手123型鱼雷艇换装M50型高速柴油机一事上,她的多项发明和技术攻关成果发挥了堪称无可取代作用,有力地确保了海军鱼雷艇部队的装备可用状态和在航率。不仅如此,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她还在诸多舰船领域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国防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中国海军的‘居里夫人’”之美誉。

6602型鱼雷艇

好不容易终于把进口而来的123型鱼雷艇“调教”到较为可靠的状态后,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的建设与发展才总算是在理想情况下迈出了第一步,为1954年击沉国民党反动派海军“太平”号护卫舰,以及在1958年击沉国民党反动派海军“台生”补给舰号、“瀛江”号炮舰和“灵江”号炮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了,满载排水量只有不到25吨的123型鱼雷艇的综合作战效能注定十分有限,国内很快就盯上了性能更好的66吨级的苏制183型鱼雷艇,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于1955年成功实现对该型艇的仿制,那就是6602型鱼雷艇。

6602型艇老照片

相比起以2具457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为主武器的123型艇,6602型艇的鱼雷管口径放大到了533毫米,杀伤威力显著增强,且枪炮类武器也比仅有2挺高射机枪的123型强了不少,安装有2门25毫米口径双管机炮。得益于机炮上艇,6602型鱼雷艇可在接近目标时实现一定的对敌火力压制能力,利于更加安全地接敌和撤离。在1965年的“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中,这款鱼雷艇成功击沉了国民党反动派海军的“剑门”号护卫舰和“永昌”号炮舰,战果斐然。

解放军鱼雷艇老照片

基本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123型艇和6602型艇构成了解放军鱼雷艇部队的绝对主力,并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海军的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6602型艇之后的国产型号鱼雷艇起,基本均未参与过同海峡对岸的海上战斗,毕竟在“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结束后,相关海域的控制权已被祖国大陆方面完全掌握。得益于此,在部队刚需已不再绝对强烈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有余力向一些友好国家提供部分鱼雷艇,首先登场的自然就是025型鱼雷艇了。

025型鱼雷艇是一款水翼艇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逐步走向紧张和恶化。在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片面撕毁同中方签订的数百份协定和合同,并撤走全部援华技术专家之前,国内开始了对苏制184型水翼鱼雷艇的仿制工作。虽然苏联专家在撤离时按规定同步收回了各类技术资料,但中方对该型艇的仿制工作依然坚持开展了下去,并于1963年成功实现仿制和列装部队。受制于技术所限,早期型025型鱼雷艇的水翼采用了固定式结构,后期型才用上了完整的收放结构。而在025型鱼雷艇的基础上,国内又发展出了小改型号,即采用钢制艇体的026型,毕竟025型艇继承了苏联184型鱼雷艇的铝合金质艇体,而铝合金这种材料可比钢要贵多了。另外,026型的机枪位置和雷达天线位置等,也与025型有些许不同。

“鱼-1”型鱼雷

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与很多人印象中的“中国因国产鱼雷技术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生产无制导的直航雷,故鱼雷艇部队从未装备过制导鱼雷”不同,曾有少量的026型艇被认为接受了部分改装,用以测试国产制导鱼雷,那就是中国第一代可由水面舰艇和常规动力潜艇发射的反舰鱼雷“鱼-1甲”型。“鱼-1甲”型的前身是“鱼-1”型无控直航雷,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西方关系缓和时期,通过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国内技术团队开始以为“鱼-1”型鱼雷加装被动声自导系统的方式进行改良,成果就是作战效能大幅提升的“鱼-1甲”型。从笔者查到的一些说法来看,在“鱼-1甲”型的研发和测试过程中,部分026型艇进行了相关改装并供技术团队测试这款鱼雷,即具备了一定的发射制导鱼雷的能力,但并非所有在役状态下的026型艇都进行了此类改装,故大部分该型艇仍只能发射传统的无控直航雷。

027系列鱼雷艇有4具发射管

另外,通过对025型和026型鱼雷艇的大量生产和运用,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在充分感受到水翼艇低航行阻力所带来的高航速优势的同时,也“领教”到了水翼艇难以在中高海况情况下有效活动的先天不足,以及这一构型的快艇在维护保养一事上的高成本。受此影响,在1966年开始研发的新一代大型鱼雷艇027型这里,水翼艇构型被彻底放弃,传统的滑行艇构型再度被采纳使用。而与很多在“十年动乱”中被严重干扰的武器装备研发项目一样,027型艇首艇直到10年后的1976年才完成全部研制和试航工作,并交付海军使用,然后又在80年代发展出了027IIB型艇。

027型鱼雷艇

作为中国首款自行研发的大型钢制艇体鱼雷艇,027系列与此前所有的进口艇型或国产艇型都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鱼雷发射管数量从2具增加到了4具,这得益于艇体尺寸的放大和满载排水量来到约100吨的水平。通常来说,为了保持艇身平衡,鱼雷艇在发动攻击时要尽可能地降设置在艇体两侧的鱼雷都发射出去,这就意味着只有2具鱼雷发射管的123型、6602型、025型和026型基本只有一次攻击机会。

解放军鱼雷艇编队

当然了,在一江山岛战役开始前,解放军鱼雷艇部队102艇以“单艇独雷”的方式击沉的国民党反动派“洞庭”号炮舰的战例虽然也有,但这毕竟是一项在世界海战史中创下纪录的奇迹,不仅风险极大,且基本很难被复现。故对于各类仅搭载2具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来说,它们以主武器攻击敌舰的机会确实只有一次。相比之下,搭载4具发射管的027系列鱼雷艇在双雷齐射的情况下可展开两波攻击,大大提升了作战效能。而若是四雷齐射,则可形成一个更大的鱼雷扇面,同样可增加命中率。只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时,随着国内在导弹艇领域的技术逐步成熟,以发射无控直航雷为主要作战手段的鱼雷艇的地位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在海军装备体系内迅速就被逐步边缘化了。027系列大型鱼雷艇被认为仅建造了3艘就停止生产,且此后再无新型国产鱼雷艇诞生,这就是导弹艇对鱼雷艇带来的取代效果。

国产021型导弹艇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国产鱼雷艇蓬勃发展的上世纪60年代,其实国内也在导弹艇方面取得了一大突破,那就是国产首型导弹艇021型的诞生。这款导弹艇仿制自苏联6621型导弹艇,以4枚“上游”反舰导弹为主武器,辅以25毫米口径双联装机炮,首艇于1963年下水,1965年服役。从时间来看,021型导弹艇基本与025型和026型鱼雷艇为同期产物,是国产快艇类装备中并行推进的两条科技树。而在今天,世人皆知导弹类反舰武器的作战效能远强于无控直航雷,那为何解放军海军没有在获得021型导弹艇后,停止对025型和026型鱼雷艇的采购和装备,乃至还发展出了027型大型鱼雷艇呢?

埃及海军使用了“蚊子”级导弹艇

关于这一点,笔者盲猜应该还是与观念有关。一方面,由水面舰艇使用的导弹类武器首次证实自身价值的战例,是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由埃及海军导弹艇击沉了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实现了视距外的以小打大。但观念的转变绝非瞬间之事,传统但成熟的鱼雷艇,以及部队在鱼雷艇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战术战法、军事学说和编制编成等,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重新探讨和摸索,才能逐步转向导弹艇这一新生装备。

如今的解放军导弹艇部队

包括苏联海军在内的不少国家海军,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同时维持导弹艇和鱼雷艇的建造和使用,以及出现了将导弹艇和鱼雷艇共同编入一支部队的“混合用法”。这不仅仅是因导弹艇生产数量不足而不得不让两种艇型进行混编,更是在导弹艇彻底淘汰鱼雷艇之前的逐步探索之举,即验证原有的鱼雷艇部队战术战法和编制是否适用于未来的导弹艇部队。如若不适合,那又该如何调整等。而苦于“十年动乱”耽误了很多事情和时间,故直到上世纪70年代027型鱼雷艇服役,解放军海军快艇部队仍无法完全确定导弹艇可彻底取代鱼雷艇。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027IIB型艇出现后,军方高层才终于下决心彻底叫停鱼雷艇的发展,这种战斗艇也终于在国内迎来了绝唱。

4 阅读:1656
评论列表

排头档案

简介:历史回眸,独家档案,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