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看电视
岁末年初,2024年国剧盘点如约而至。从开年《繁花》绽放,《南来北往》列车驶向新春;到《新生》《我的阿勒泰》丰富初夏故事影像,《玫瑰的故事》《庆余年》高调炒热剧集市场;再到入秋《边水往事》《山花烂漫时》跑出垂类黑马势能,年末《九重紫》携“人生镜头”奇袭。
拆分来看,四季度均有代表剧作稳固大盘,表现可圈可点,但“平分秋色”之下,是高峰不高、口碑与热度难双赢的行业创作困境。

尽管有重大题材剧稳中求进,一路小高潮不断,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短期飞速发展,国剧市场已进入增速放缓的平台过渡期。
一方面,被验证过的“成功经验”经由模仿,难以复现辉煌效能;另一方面,进入受众赋权增长和意识觉醒深化的互联网下半场,“变化”和“市场敏感”的价值被重新审视。不迷信于“爆款法则”,恪守“长期主义”,是2024剧集市场带给我们的创作启示录。
高分作品同比下降缓慢爬坡下的产业“冷思考”2024年,剧集市场体感热度无明显变化,却在豆瓣8.0+高分俱乐部数量上反应明显。与去年共23部国剧收割下8.0+高分相比,今年仅有8部入围头部分段。其中,《山花烂漫时》凭借9.6分断崖式领跑,《我的阿勒泰》《天行健》《繁花》《唐朝诡事录西行》《日光之城》居于8.5-9.0分段,《小巷人家》《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平稳过线。诸如《庆余年2》《永夜星河》等热剧则居于7.0+分段,遗憾未能入榜。
从榜单剧集类型上来看,重大题材、现实题材的叙事话语体系愈加成熟,持续筑牢电视剧市场高质量根基,从年代、边疆、教育等多维度入笔创新。
《山花烂漫时》由宋佳领衔主演,改编自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再现了“大山脊梁”的坚毅底色;《日光之城》将故事背景锚向西藏,在高原清澈纯净的背景下,讲述质朴清新的传承故事;《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熬过“六年之痒”,于宏大叙事连接平民视角,接续前两部的气质口碑。
但在质量突出的同时,主流题材剧在影响力范围上存在严重分化。
除了《繁花》以大导入局铸就艺术孤品,口碑热度兼具之外,《小巷人家》引入范丞丞、关晓彤、周洁琼等青年演员,在流量拓圈的同时兼有演技争议;《天行健》从男频视角书写近代传奇史,却受困于垂直领域;包括《日光之城》《大江大河》等都表现出口碑与影响力不成正比的差异性态势。

三月《花间令》成为优酷最快破万剧集;五月《庆余年2》强势回归,三天热度破腾讯站内33000;十二月《我是刑警》在CCTV8收视率破3,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
诸如此类在非热门时段异军突起的案例,旨在向行业提醒着这样一则事实——除了押宝热档的流量虹吸,还要破除思维定势,“错峰”发掘亮点展陈的无限可能。
首先,“聚流效应”弱化,表现在头部古装剧的口碑危机。当预期与反馈出现矛盾分化,大众对于古装剧的新鲜感不断降低,在套路化刷屏后出现视听倦怠。小花小生们的“换乘恋爱”、缺乏新意的工业化古偶,破碎了“IP+流量”的待爆神话。



就剧播情况来看,范闲从棋子入局成为棋手,“爽剧不爽”影响共情效果;《白夜破晓》身份疑窦解开,核心冲突弱化;而杜城形象单薄化、部分案件水平失准,也将《猎罪图鉴2》置于不同声音漩涡之中……
时至2025,带给剧集市场最大的启示,莫过于重彰“长期主义”的价值——不迷信阶段性的短期经验,不要将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要沉得住气,冷静地求新求变,在理性判断市场需求的同时,注入感性的创作灵韵,以此克服集群性、周期性的发展平台期。
“短平快”趋势席卷长剧优势竞合跑出黑马仍然有新的变化撬动市场活力。当微短剧的风吹进长剧,更极致、更新颖、更贴近受众倍速观影习惯的快叙事模式,闯出了2024年的影视黑马。六月《墨雨云间》凭借高浓度情节,迅速破开优酷剧集开播首日纪录,斩下超40家品牌投放。于正大胆启用《太子妃升职记》导演侣皓吉吉和短剧导演马诗歌作为班底,充分融合短剧的基因和节奏,掀起一阵观剧热。
无独有偶,十二月,曾执导出圈短剧《念念无名》《虚颜》《执笔》的导演曾庆杰携长剧《九重紫》引发年底小高潮。这部评级为A的中等体量剧作,以其细腻的镜头语言、主角高适配度、人物“人生镜头”,为2024古偶重新注入了信心。
抛弃了模板化转场和程式化分镜,短剧导演更善于在有限的篇幅中找到内容和形式的接口,以清新质地脱颖而出。尽管在融合路径上还不够成熟,但对于亟需提振士气的古偶市场而言,无疑是一味定心丸。
据悉,知竹去年也正式进入长剧,成为《入青云》的二番导演,今年还将涌现千山茶客原著改编潮,包括《贵女》《锦月如歌》《将门独后》在内,均是古言复仇的高概念题材,是否沿袭“短剧化”创作趋势,还需拭目以待。

在为传统长剧供给创新活力的同时,短剧也在行业规范中告别野蛮生长,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前有上海微短剧大会召开,后有红果短剧被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约谈,无论是剧集质量还是题材尺度,都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了把关力度。
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大过年的》开年热播,到《闪婚老伴是豪门》《登堂入室》深挖银发群体情感需求,再到《引她入室》《诱她偷香》持续提升竖屏造星能力,微短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而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预计为470亿元。
超强引力、基层传播力、产业融合力,亦助力微短剧不断提升主流引导价值。诸如《你好,苏东坡》《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等优质作品的释出,将推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等创作计划不断成熟,迈向良性发展新阶段。

优酷方面,于2024年创新升级了生花剧场和白夜剧场,并首次推出人间宝酷剧场。
其中,白夜剧场包括《新生》《边水往事》《雪迷宫》悬疑三部曲,年终以《白夜破晓》呼应厂牌名片,高热回归,基本稳定了市场认可度。生花剧场则主推言情题材,囊括《惜花芷》《珠帘玉幕》《蜀锦人家》等多部情感剧作,目前持有《难哄》《嘘!国王在冬眠》等重点剧集待播。


但从腾讯“繁花盛放”的丰富成果来看,“剧场化”思路下,最核心的依然是剧集质量和剧本“5%”的创新。既要把握系统思维做好长线战略,也要跳出框架束缚,均衡评估产品整体价值,才能保住基本受众大盘,接洽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
2024年,我们迎来了微短剧主流化、规模化元年,在影像奇观中寻找传统长剧的增长点;我们开始从深滤镜、旧套路中觉醒,积极投身于新审美、巧叙事的怀抱;我们讶异于成功经验的保质期之短暂,我们守候在下一次“狂飙”来临前的漫长季节……
但请相信蛰伏会有终日,破晓后即是黎明。不必唱衰偶尔的失意,也无需讴歌短暂的绚丽,毕竟怀揣着“长期主义”的初心,加之已被点燃的市场热情,未来国剧发展依然长路漫漫,期待着在未来创作者交付给大众更精彩的答卷!
主编:罗姣姣
文:张芷潇
排版:张芷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