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东京梦华碎,大宋文脉断,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事件之一。在这场变故中,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赵宋皇族沦为阶下囚。
岳飞高呼“靖康耻,犹未雪”,拼了命要迎回二圣。然而在金国的八年里,宋徽宗竟然生下了12个孩子!这不禁让人疑问,作为阶下囚的宋徽宗,真的如史书所载般屈辱难堪,他又真值得拼命去救吗?
靖康之耻:丰亨豫大的毁灭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徽、钦二宗与皇族贵胄、后宫妃嫔、大臣等3000余人被金人俘虏北上,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屈辱之旅。
徽宗和钦宗被迫接受金人的“牵羊礼”,即剃去头发,穿上羊皮,双手反绑,被金人牵引示众,象征如羊羔一般任人宰割。这对曾经的天子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
到达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后,金国人更是变本加厉,剥夺了他们所有的尊严。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则被封为“重昏侯”,封号充满讽刺和羞辱意味。
按常理来说,经历如此屈辱的宋徽宗,应当郁郁寡欢,生活极其悲惨。然而,在金国做俘虏的八年里,徽宗竟然生下了12个孩子!
俘虏的“生育奇迹”:宋徽宗生活真的那么苦?根据《靖康稗史笺证·宋俘记》的记载,徽宗在金国的8年时间里,生育了4个儿子和8个女儿。换句话说,他在金国并未如同南宋官方所宣扬的那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反而还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家庭生活。
宋徽宗的妃嫔在金国依旧可以见到他,他也依旧在没心没肺的生儿育女,但这些孩子的出生时间和背景值得深究。
根据史料推测,宋徽宗部分子女与金国权贵也有牵连,其中有些甚至在金国宫廷中长大,身世具有一定争议性,并成为金、宋两国政治联姻的一部分。这说明,徽宗的俘虏生活,远比南宋宣传的“受尽折磨”更为复杂。
金国对宋徽宗的态度:囚禁还是“软禁”?我们往往以为,金人对徽宗极尽折磨,令他受尽苦难。然而从多个史料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宋徽宗的女儿们有些嫁入了金国皇室。例如,金熙宗完颜亶迎娶了宋徽宗的三位公主,可见金人并未将宋徽宗视为彻底的阶下囚,而是试图通过联姻加强与宋室的联系。
其次,宋徽宗的待遇与其他被俘的大宋贵族有明显区别。他被安置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用品不乏奢华,甚至还能继续从事书法创作。
据记载,他在金国依然能获得笔墨纸砚,并曾写下不少书画作品,这在其他亡国君主的待遇中是极为罕见的。
那么,金人为何如此对待徽宗?
一方面,金国希望利用徽宗的存在,对南宋施加政治压力,以换取更多的利益。例如,金国在与南宋议和时,曾多次提及宋徽宗的安危,危及赵构皇位合法性,以此作为谈判筹码。
另一方面,金国本身并不希望彻底灭绝宋室,女真人落后的制度无法控制太多土地,扶持“伪齐”就是例子。完颜宗翰等金国高层对南宋的存续持积极态度,只要南宋不再反抗金国就可以,因此对徽宗及其后代相对宽容。
南宋为何要夸大宋徽宗的苦难?在南宋官方的记载中,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和钦宗的遭遇被描述得极其悲惨,以激起南方士民对金人的仇恨。其中部分内容属实,但南宋本身也有夸大徽宗苦难的政治需求。
首先,赵构建立南宋后,急需塑造自己“复兴赵宋”的正统形象。如果徽宗在金国过得不错,那就会削弱南宋统治的合理性。因此,南宋朝廷刻意渲染徽宗的悲惨处境,以唤起百姓对金人的仇视,并借此巩固赵构的统治。
其次,南宋的文人墨客往往受限于官方立场,他们在书写靖康之变时,多以“愤慨金人暴行”为基调,而不会详细探讨徽宗在金国的真实待遇。但宋徽宗“悲惨至极”的形象逐渐成为主流认知,也就是我们不知道他有多惨,但我们都觉得他一定会很惨很惨。
真实的宋徽宗,比想象中复杂宋徽宗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艺术天才,却无力治理国家;他在位时奢靡放纵,却在亡国后展现出一定的忍耐力。他在靖康之变后受尽屈辱,却仍能在金国生育12个子女。
宋徽宗的历史悲剧不仅仅是“被俘”这么简单。他在北宋时期展现出的艺术才华与治理国家上的无能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一位皇帝,他的个人缺陷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但他同样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角色。
宋徽宗的悲剧不仅仅是他失去了帝位、成为俘虏,更使得整个淮河以北的百姓遭到灭顶之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靖康之变的屈辱可以被淡化。无论如何,北宋的灭亡、宋室皇族的受辱、两京百姓的苦难,都是历史上无法抹去的悲剧。
宋徽宗的“相对优待”,只是历史中的一抹讽刺色彩。当抗击金人的岳飞,高喊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冤死在风波亭时;靖康之变的始作俑者,却在当俘虏时8年生了12个孩子;所谓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也不过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