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摩拳擦掌,青训体制不改,白搭!

悠然山水间 2025-03-30 15:47:36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边是CBA季后赛摩拳擦掌,各队铆 足了劲想争个总冠军;另一边,又让人捏一把汗。这感觉就像刚吃完一颗糖,立马吞了一口苦药,滋味复杂。

这三连败,直接把2026年世界杯的直通车资格给丢了,现在想去,得先在6月份的两场比赛里啃下印尼和巴林这两块硬骨头,争取附加赛的入场券。球迷的心情,大概就像过山车,一会儿期待王霜、武磊能上演英雄归来,一会儿又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事儿吧,不能光怪球员。想想看,咱们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他们,高薪、关注度,但结果呢?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为“球员不行”时,是否忽略了青训体系、选拔机制这些更深层面的问题?CBA那边倒是热闹,季后赛4月4号就开打了,各队都在憋大招。上海队签了个NCAA得分王泰勒-哈维,身高1米93,球迷们都盼着他能给球队带来点新气象。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人对未来有了那么一丝期待。但话说回来,CBA的热闹,能掩盖中球的焦虑吗?未必。18强赛收官战,据说有可能放在重庆的龙兴专业足球场。

球场是挺好,硬件没得说,但关键还得看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场地再好,球员踢不出来,那也白搭。有人说,的表现,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的典型案例。花了那么多钱,砸了那么多资源,结果呢?成绩一年不如一年。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与普遍认知不同,实际情况是,足球的问题,远不止球场上那90分钟。它涉及到青训体系的建设、教练水平的提升、联赛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想想咱们小时候,踢球的孩子多,随便一个学校都能凑出一支像模像样的球队。现在呢?孩子们都忙着补课、刷题,哪有时间踢球?

仅这一个变化,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人提到体制问题。国家队一直以来的表现,是否需要彻底反思和改革现有的体制和训练方式?这个话题挺敏感,但也值得深思。毕竟,如果体制不改,再好的球员,也可能被埋没。球迷的期待,其实很简单:希望看到能踢出精气神,能为国家争光。

但这种期待,一次又一次被现实击碎。说到底,足球也好,篮球也罢,都是竞技体育,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问题是,咱们不能总是输,总是让人失望。总得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改变现状。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虽然CBA即将来临,但我最关心的还是能否翻身。不知道接下来的比赛会不会有惊喜,毕竟期待总是让人失望。” 这话听着有点无奈,但也是很多球迷的真实心声。希望下一次,咱们能少一些失望,多一些惊喜。希望中球,能真正站起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