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播出11集,豆瓣开分9.1分,目前已经到了9.3分。
同是扶贫剧,《江山如此多娇》虽然已经播出20集豆瓣仍未开分,但口碑与《山海情》相比,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看下面这张海报,如果不知道剧名,绝对会让人以为这是一部青春偶像剧)
原因在哪呢?演员的阵容是一方面,《山海情》聚集了正午阳光一众御用老戏骨,再加上张嘉益带领的“西北帮”,实力超群。
而《江山如此多娇》,用的是罗晋、袁姗姗、沈梦辰等比较受年轻观众喜爱的演员,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在老戏骨面前,还是差一截。
此外,看双方主打的海报,也能看出来差距:一个是一男一女骑摩托,一个是一人带领大家致富。
不过,剧情的漏洞是与《山海情》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于讲述的是不同时代的扶贫故事,所以无法统一找个角度作比较,但我们可以找一些细节、一些在两部电视剧中都出现的情节来进行对比。
同为接亲
在《江山如此多娇》里,石咬金与喜妹俩人俩情相悦,喜妹愿意嫁给石咬金。石咬金带着迎亲队伍上门了,喜妹的哥哥不愿意,非要彩礼钱才行。双方发生争执,没想到罗晋演的濮书记在远处敲了几下鼓,大家就不打架了。
并且,沙鸥还讥讽濮书记说这点小事都不能拍板这段,真的是nc电视剧才有的剧情。结婚算是小事?
还有,把衣服挂起来,就代表娶进门的神操作,是从哪本古书上get到的冷知识?
稍微吐槽下沈梦辰演的喜妹,长在穷山沟里,那脸、那衣服,养得白白净净的,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我们再来看看《山海情》里的接亲。
水花的父亲提前收下彩礼,就自作主张把女儿嫁给永富。虽然不近人情,但结婚的程序没走错。
然后水花不想嫁人逃跑,她父亲挨打,两个村子因为这件事要打起来。这种抱团对外的情景,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可以说十分常见。
一个接地气,一个远离生活,谁受观众喜爱一目了然。
同是穷
碗西米村靠政府救济过日子,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
但没想到的是,这个村竟然还弄了个斗牛大赛,物质都没满足,就能搞出动静这么大的精神食粮?
根据故事发生的背景来看,应该就是近些年发生的事情,防汛警报不管不顾的现象极为少见。再穷,也不可能为了看个比赛命都不要了吧?
并且此处还有个bug,村民们不信,村支书与村主任也不信?竟然亲自督战。
还有就是抬寿材的事情,一个镇书记指挥一下就行了,还亲自上阵?
巧不巧地,这个书记就摔下山了。存款6万2,竟然说儿子是因为他忙,所以不跟他提借钱的事。
既然知道儿子养猪失败、两次想向他借钱,为何不主动给,非得等儿子开口呢?这个逻辑说得通吗?
这种事情你要是说六七十年代还有人信,说发生在当下信的人会很少吧?
还有就是这是一部扶贫剧,那最起码的脱贫概念得知道吧。书记有那么多存款,儿子还得养猪才能脱贫?虽然各地对贫穷的标准不一样,但一个有存款的镇书记家,儿子竟然还是了脱贫对象,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吧?
穷,还是会惜命的。我们来看看《山海情》是怎么表现的。
在电视剧的开头,大有叔带着涌泉村的人去了吊庄,一场沙尘暴就跑回来7户,大家宁愿在涌泉村吃救济粮,也不愿去吊庄吃沙喝土。因为他们知道穷不会要命,沙尘暴有可能要命。(就连背后的标语都做的很细,既能体现当时的口号,又能看出写了很久都有些破败了)
同是新来的干部
黄轩饰演的得福,刚报到就职就是一个小白,啥本领没有,只能靠父亲在村里攒下的名望,一个一个地劝那些从吊庄回来的人。前期,主要指望父亲、大有以及自己不停地磨嘴皮、跑断腿,后来种蘑菇村民不愿意,他也只能自己做示范。
而罗晋饰演的副镇长濮泉生却不一样。刚来镇上报到,看到年龄相差不大的人,口气大上天,叫人“小伙”,事情还没弄明白,就对扶贫工作队的人大吼大叫,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耍官威。
跑到斗牛场,面对年岁比他大很多的村支书与村主任仍然大吼大叫。
作为一个副镇长,当着镇长的面,让村书记村主任辞职写检查,那气势比市长还大,这演的就太过了吧?
同是记者
书记牺牲,关于存款的去向,濮泉生建议1万交党费,剩下的给书记的儿子。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你一个外来的记者却不同意,这有你说话的地吗?
还说自己没法报道,修改遗嘱尊重书记本人意愿了吗?这一句句质问,追剧的还以为省台记者就这样的素质呢!
口气大的,跟濮泉生一样,真怀疑两人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即便大家表决通过了,沙鸥还咄咄逼人的质问濮泉生。(看到这一幕,我隐约有种最后两人会到一起的感觉,毕竟那些偶像剧都是这么演的,从冤家路窄到同床共枕)
最后“这笔党费谁做主”的稿子竟然发了出来,请问上面没有主编审稿吗?
拿正面事迹当反面典型报道的,这也就只能在电视剧里能看到了。
并且书记看到播出的视频,也没见是啥台啥网播出的。
稍微吐槽下袁姗姗演的这个沙鸥,我感觉是有人有意为之,毕竟鸥和雕都同为飞行动物。都在山沟沟里了,还穿着高跟鞋凹造型,这是要拍一部玛丽苏剧的节奏吗?
再来看《山海情》里的记者,被安排来写先进事迹的,就是来写先进的,并且还真真切切地写了一篇关于凌一农教授的新闻稿发表在报纸上,即便镜头出现才不到两秒的时间。
还有就是同为上电视,你看看《山海情》里的麦苗,宁夏卫视的台标,带有雪花的清晰度,多符合场景啊。
《山海情》是一部电视剧,却异常真实地反映穷苦人怎么摆脱穷苦日子,《江山如此多娇》呢?则真真实实地是一部电视剧,毫无观剧体验可言:你要说讲的是新时代下的故事,但里面还有七八十年代才会有的情节;你要说是八九十年代的剧情,但人物可都是活在当下。
罗晋也是挺会耍酷的,我不太相信能演好,不过这只是推测,没看过,但山海情是真好看!
山海情,超级真情实感,看了以后五味杂陈,思绪万千,又让我回到了那个成长的年代!
江山很好啊 反应的就是当下的扶贫 真正的比着假的很 建一个厂招几个困难户打工就是扶贫 就能拿到款和补助 规模达不到还不行 农民建一个大棚拿不到补助款 得成贵吗才行 成规模的哪有穷人啊 一个棚十几万 本来就搞笑 这电视剧是隐讽 呵呵 很现实
看看毛孩演的,过瘾[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山海情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吐槽一下的,就是把90年代拍的像60年代。尤其是服装,虽然因为贫穷,衣服很土这没错,但是衣服的样式(潮流)不会因为贫穷而止步的。毕竟90年代了,早已经改开了,你可以让衣服土点,山寨感强点儿,搭配的乱点儿,但不至于拿6、70年代的衣服穿在90年代的人的身上,即使是在贫困地区。不信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90年代贫困地区的图片,然后再找找看60年代的照片,服装样式明星不同。 还有就是自行车,在九十年代初,全国就开始流行轻便(单腿)自行车了,而且还有了女士自行车。像自行车这样的大件,在那个年代,基本都是全国比较统一的,电视剧里的那种双腿重型自行车到九十年代中,基本已经淘汰了。贫困地区的人虽然不舍得花钱换新自行车,但出现在剧中的这些车子,在那种环境下,不至于那么新。 最后就是得宝的背包,那样的包在今天城市里都不过时,会出现在九十年代的贫困地区的出去挖煤的人身上? 这真的是该新的不新,该旧的不旧
你看不起谁呢?拿山海情跟他比,他配吗
细节确实牛,不是提醒我都没有注意宁夏卫视的台标[呲牙笑]
《江上如此多娇》简直就是抗日神剧
正午阳光,孔笙导演之手,必属精品
你直接说你踩一个捧一个不就行了吗?
说江山不好的人肯定没这电视,江山讲的事现代的事,22集有个最美民俗村的评选,在2017年,人家有水泥路,有自来水,这个贫困并不是饿死的贫困,只是思想贫困,加上没有支柱产业,人均耕地只有6分,造成了人均收入不高。为什么拿现代的标准和山海情比?作者就是搞笑,现在一个30岁的人,副镇长,狂点怎么了?省组织部的选调生,非要整的和二球一样?不要拿现在贫困的标准和以前的标准比
你不懂。地域有差异,不要喜欢什么就说什么好。
用得着踩这个赞那个的吗?你简直就是来挑刺儿,你说漏洞的我都能解释!女记者缺乏见识被下放扶贫,她认为结婚是小事符合人设!某些地方有特定风俗,挂衣服可以理解!至于人白净的问题,莫非只有城里人才配有白净的姑娘?
我只挺毛孩,不说剧情要求,我就觉得毛孩演的好。你们爱挺谁挺谁[吃瓜]
一个是演员拍出来的,一个是是人就能拍的。业余的还想和人家专业的比?
文章写的真差,愣是把民族习俗当做剧情漏洞[点赞]
山海情讲的历史,江山贴近现实,没有可比性,现代观众更喜欢看现实的
年代不一样
喜妹白净不行?人家是村干部闺女,亲哥在外面开挖掘机,不能白净?人均6分地,难道天天在地里玩泥巴?又不是在大西北一出门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是湖南啊,那就是山清水秀,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啥,别的吐槽也都没意见,但说沈梦辰演的喜妹,不应该那么白嫩的,我是真不同意!拿什么,湘西啊,贵州黔东南这些地方的苗家姑娘真的就是细皮嫩肉的啊,而且人家喜妹是个美女啊。别说湖南黔东南那种山水好的地方,就我们毕节这边,云贵高原上,也不是每个女生都高原红啊,也有好多女生细皮嫩肉的。如果唯一有问题,那就是手的问题,手要做农活,会粗糙。可是喜妹并不做农活,所以我觉得喜妹人设没啥问题。
这作者是欺负没看过这两部剧的人吧!这踩的也太牵强了!也太明显了!
结婚这个事咱也不懂,可人家是少数民族,可能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你翻古书就是就是抬杠了。
不要拿马桶台的剧跟正午阳光的比,掉价
《山海情》我期待着来电 我期待着蘑菇种出来
毕竟是芒果嘛,必须帅哥靓妹啊
别的不知道,镇党委书记的儿子养猪这种桥段……开大养殖场还差不多!
各有各的好,江山看着有些剧情看着还是挺感动的,山海经历过的,看起来才会有带入感就能看,
没看过江山,如果是湖南台拍的,大家都会相视一笑……
正午出品,必属精品
千万不要把扶贫剧拍成抗日神剧一样的啊。
身为一宁夏人,看着山海情,听着陕西方言,那心情一言难尽!!
谁受观众喜爱?看收视率啊,小编怎么不敢提收视率呢[笑着哭]
马桶台拍的太扯了,看了两三集就没看了
吐槽脸白的,现在不是战争时期,人家都会洗脸得,看剧情也知道是南方,跟北方能比吗?不要活在你的想象里面。
穷山沟里的就不能穿干净衣服了吗,就没有皮肤白的吗[无奈吐舌]
话说穷山沟人就不能长得白净就不能爱干净了?
别的就不说了,山村里你以为个个都是山里红啊。时代变了,白白嫩嫩的漂亮妹子还是很多的
穷山沟就不能长的白了?
那个年代是充满希望的年代
有些人总是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拿这个比那个也不想想你自己是什么东西"一个故事和其他的故事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有些人总是要在里面找出些毛病来而刷一下存在感什么东西
其实小毛演的懒汉挺好的。
现在城里的长大的导演编剧哪里懂农村疾苦
我只看泥人的
瞎评论
山海情太真实了,演员演的也很到位,大西北的演员大都经历了那个年代,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一部普通电视剧,又拍成爱情剧了,一个小小的镇干部哪那么牛逼的,纯粹瞎扯淡。
斗牛大赛是90年代吧
山海情有些确实不符合! 那时候猪肉才4块钱不到吧?你蘑菇卖3块多? 出去打工一个月挣一千块钱,家里工程队都有挖掘机推土机了? 当然为了剧情需要也无伤大雅的
山海情我搞不懂里面的物价,90年代给水花发工资按大工一天才20元,蘑菇一斤3.5一斤。这么高价在那么个小菜市场买那么快!
一个城里导演,找了一个城里编剧,领着一帮城里演员,拍了一部给城里人看的农村局
你可以去云南的大山里去看看,现在这个年代,里面的人过的什么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跟普通人生活一样
感觉还好,反映的风气基本属实,记者,人事等
江山看了几集,山海一集都没看完。
这个和演技关系不大,剧情得合情合理贴近生活啊,要不好角色成就演员
九十年代出生的女孩,有几个不是细皮嫩肉的?农村那二亩地还不够大人种,哪会轮的到女孩子做农活?别说女孩子,同时代的男孩子做农活的人少之又少。现在的父母亲至少绝大多数都把孩子当珍宝一样供养。农村的比她更美更白的女孩大把大把
第三图着场景,脑补一下像小巷子里的那什么
那个不主动给儿子钱正常呀!要顾及儿子的感受!因为疏忽儿子,并不知道儿子到哪一步了!只是听说,准备好钱等儿子来,这很正常!
电视剧不错,女主角有问题,台词太生硬!
热依扎真好啊
小编 你来当制片人那就万无一失了
看了那个六万二遗产处理,那个记着和书记在杠的那段就没有去看了。果断去看山海情,果然比较贴合那个时候的情况,等更新了
又见燕双鹰…
那个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个垃圾,它给观众的想法,就是穷人活该穷,人人蛮横不讲理,没有国家扶贫他们就是蛆。
实话说,看完山海情,深深被剧情所吸引,我也是关中地区的人,80后,小时候所接触的,和电视剧里有的场景几乎一样,只是我们那时候的记忆中没有啥扶贫帮扶的印象,倒是有救济粮这个事情存在,感觉自己看完电视,又过了一次童年生活,拍的很好。
稿子能出版这梗,的确让人想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