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初央视报道菲律宾军事情报机关培养的“人形U盘”间谍被国安人员捕获后,国安机关再次公布,另有3名间谍已被抓住。
此次间谍事件影响恶劣,不同于菲律宾的外部偷拍,有3名中国人直接涉足,他们甚至潜藏在国家机关的核心要害部位。
他们为何成为间谍?通过何种方式窃取国家机密?
【娇子间谍堕落之路】
郝某、卫某等体制内人员叛变比外籍间谍的物理窥探更具破坏性,其中海归博士郝某,曾受国家培养,却在境外情报机关的“学术围猎”下逐步堕落。
党建头条14日报道,郝某办签证时,签证官T先送礼交友,后介绍兼职并测试其情报能力,再引荐同事,毕业归国前揭露间谍身份,策反其进入中国涉密单位。
入职后,郝某迅速与外国间谍交易获利,受利益驱使,他积极响应境外情报机构的升职要求,逐步深入中央核心部门,泄露多项保密工程资料。
郝某任间谍时,泄露机密级国家机密5项、秘密级2项,另违反刑法泄露情报14项,被判处无期徒刑并终身剥夺政治权利。
相较于郝某的堕落,军工研究院卫某的堕落更为荒诞且严重。
【卫某的堕落轨迹】
光明网12日报道,卫某在公园遛弯时偶遇并攀谈一“外国游客”,后经证实,该“游客”实为潜藏多年的资深间谍。
对方针对卫某这位反间训练不足、常受批评的新人,利用其对工作的不满,许以重金,成功策反了他。
该网络管理员为满足私欲,先以间谍提供的硬盘拷贝资料,再用手机偷拍私密文件,后偷配钥匙深夜潜入领导办公室,用录音机录制涉密会议内容。
他逃逸前向境外提供了上千份资料,泄露机密级略多于郝某,秘密级达536份。法院判决更严厉,不仅参照郝某判例,还没收其财产,追缴全部非法所得。
除郝某、卫某外,国安机关还揭露了间谍聂某。与郝、卫被策反不同,聂某系主动投身为间谍。
【自己找上门的间谍】
光明网13日报道,涉密部门公职人员聂某某竞选处长失败后,为缓解经济压力及发泄不满,伪装机密文件,借公务出境之便,将情报发给境外机构邮箱,完成传递并建立联系。
他利用公共网络虚拟账号,四个月内发出1份绝密、25份机密文件。自以为无人可查,却终难逃法网,最终被捕并受到法律制裁。
间谍案频发凸显大国博弈暗流,菲律宾间谍案系菲随美对华战略一角,郝某、卫某案则揭示境外势力急于对华技术封锁及情报窃取。
现今,官方倡导民众拨打12339举报间谍活动,对有效信息实施重奖,国安部不断发布典型案例,旨在增强公众的反间谍意识。
间谍策反时,留学生、军工从业者及涉密单位人员因专业知识或接触敏感信息,常成重点目标。各方需增强防范意识,以保护国家安全。
在这场无声战争中,每位公民皆是防线哨兵。大卫法庭忏悔滥用善意,郝某铁窗前回顾学术,此等案例警示:国家安全非空谈,关乎个体每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