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让国人吃上自产海带,96岁病逝海葬

说历史的女人 2024-06-28 13:13:38

海带,对,就是这种被称为“碱性食物之冠”的可食用海藻,最开始中国是没有的。因为这种东西生长选地方,最早主要产区都在日本北海道和前苏联库页岛冷温带海域等地。

可我们没有,也得吃,因为这东西营养丰富。所以,在我国没有自产海带能力之前,每年主要靠进口日本海带,大约年进口量为1.5万吨左右。但,与此同时,那时候的海带价格也比较贵,不是所有普通老百姓都能天天吃到的食物。

直到有一天,一位爱国老科学家改变了这一现状,他叫曾呈奎。

曾呈奎生于1909年6月18日,祖籍福建厦门。1927年,那时候,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大多数青年学子都选择投军救国实现理想,但是曾呈奎却在进入厦门大学后选择了植物学专业。

曾呈奎选择这个职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与他童年的生活见闻有关。因为曾呈奎生于海边小村,自己的父母以及村人都是穷苦的渔民,渔民们为了生存,除了打渔还会去海边采摘数量稀少的海藻。这些情景和经历,对于曾呈奎的触发很大,潜意识里萌生了去改变这些的念头,但是如何改变,他是不知道的,也没有办法,所以在攻读大学的时候,他选择了植物学专业,就是想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藻类。

尤其是在大学,随着逐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加,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水稻和小麦都能再陆上种植,那么海带、紫菜等海藻类农产品是否可以在海中种植呢?

海洋种植业!在中国,还从未有人涉足过的领域!

因此,曾呈奎不仅是中国这个行业的开创者,也是这个领域的领路人。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是一片空白的领域,没有前车之鉴,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1933年,曾呈奎从厦大毕业之后,为了写毕业论文,他不辞辛苦走访调查,最终写成了《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这不仅是一篇毕业论文,更是一篇专业的科学论文。

言及此,不由想说两句。都说民国和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两次文艺复兴,单说写论文这一项,在民国时期许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都非常专业,甚至影响一个行业。但看如今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基本都靠一个字:抄。别说学生,就连教授也都为了评职称搞糊弄论文,完全已经失去了严谨治学的传统。此是题外话。

曾呈奎为了要在海洋藻类方面取得更深入的研究,1940年31岁的曾呈奎前往美国留学深造,42年获得博士学位。因为成绩突出,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立即给曾呈奎发来了邀请,请其担任该所副研究员,主要负责的方向便是海藻研究。但是海藻类也分得比较细,曾呈奎主攻的是琼胶海藻资源和增养殖。这与他上大学之初选择植物学时的初衷是一致的,因为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办法,就是在海洋中种植可食用的海藻类植物。

那时候,美国有着更先进和更完备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曾呈奎在这里经过刻苦钻研,进行海洋藻类的种植实践和研究,积累宝贵的海洋科研知识和经验,这将为他以后回国开启中国的海洋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曾呈奎闻讯高兴不已,每一个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每一个科学家都希望能为国效力,曾呈奎也不例外。抗战胜利第二年,曾呈奎就辞掉了美国待遇优厚、条件更好的工作,回到了祖国,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植物系和水产系主任、以及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内局势也在发生变化,解放战争爆发了,战争持续了数年,直到蒋介石败退台湾。

但是,蒋介石在离开大陆之前,不但搬走了银行里的金条和钞票,而且还圈定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包括各个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等。而曾呈奎因为在海洋领域的独特成就,其名也被圈定在必须带到台湾的人才之列。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确保这些人才顺利赴台,优先安排其家属赴台,曾呈奎的妻子和孩子也不例外,被率先一步安排去了台湾。

但是,曾呈奎并没有决定跟随蒋介石的脚步,而是经过一番考量后,他选择了留在大陆。因为回国数年,曾呈奎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腐朽,也见证了共产党的节节胜利。国民党的败亡已是大势所趋,台湾不过弹丸之地,就算逃到那里又能苟延残喘多久呢?在曾呈奎看来:

“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渴望有一个稳定强大的祖国,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每个科学家都有一颗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的心。”

因此,曾呈奎在最后时刻,拒绝了国民党的要求,选择留了下来,因为在曾呈奎看来,这片广袤的大陆才是真正的祖国,而代表穷苦人民的共产党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者。

当然,曾呈奎的选择,虽然成全了他的爱国之心,但却遭到亲人的不解,家人对他的选择留下非常不满,以后数十年一家人分隔两地。直到1975年,64岁的曾呈奎作为中国第一个科学代表团副团长访问美国的时候,才于异国他乡见到了自己的家人。后来,曾呈奎的次子曾云骥虽然没有和父亲一起生活、但大约也受到了他的科学追求的影响,选择了海洋研究事业,成了一名海洋学者。此是后话,不再详说。

且说曾呈奎选择留在了新中国,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都掀起了发展的热潮。但大多数行业都有基础,开启容易。而海洋方面,却是零基础。诚如毛主席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研究这种行业,更是严谨,调查研究的资料是科学实践的依据。

为此,曾呈奎为了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以及中国近海的特点,制定了一个分区调查中国近海底栖海藻的详细计划,这样就不容易有遗漏。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曾呈奎亲自带队深入调查,获得了我国海洋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中国近海上百个新品种,两个新属、一门新藻类(原绿藻门)和一个新科。以后,这些重大发现将成为中国人工养殖海带和藻类的钥匙。

曾呈奎从小在心中就有一个梦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要让中国人民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海带!”

但是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因为夏季水温高、北方水区又是少氮的瘦水区,不具备海带生存。面对这样的自然问题,曾呈奎并没有退缩,而是找到几位海洋生物学家,成立研究小组,并主持领导了海带养殖原理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后,曾呈奎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想,即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看似简单的设想,最终竟然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国自主养殖生产海带的大门。曾呈奎想到就去做,带着自己的团队先培育出了夏苗,并精心护理使其度过炎热酷暑,待到秋后之时将其下海养殖。之后,经过一系列的钻研,前后用了十年时间的科学实践,最终海带夏苗培育、海上施肥、然后再南移栽培,取得了成功的结果。

正是因为曾呈奎的努力,让我国人工栽培海带的干品在70年代的时候产量已高达3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来做一个对比,这个产量是当时苏联和日本自然海带产量的六倍。如果还不够惊人,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时至1985年的时候,中国每年的海带干品产量是25万吨,占据了全世界海带年产量的百分之八十(80%)。从无到有,再到龙头,中国成了全世界海带养殖生产大国!海带这种贵族产品也从此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中国普通老百姓都能吃上海带了。曾呈奎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

实际上,在研发养殖海带之前,曾呈奎还潜心研究了紫菜的生长之谜。他用了大概近两年的时间,取得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结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曾呈奎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了不断地试验,开启了中国人大规模养殖紫菜的时代。海带和紫菜,如今已是中国餐桌上的家常便菜,但是鲜有老百姓知道自己能吃上这两道菜,正是因为曾呈奎的努力。

此外,在研发过程中,曾呈奎创造的一个科学名词——“壳孢子”,至今仍被国际藻类学界承认并沿用。

真是应了那句话:中国从来都不缺乏超凡绝世的大才和奇才,只缺让他们成长和施展本领的平台。言归正传,继续说曾呈奎和海洋。

仔细回看历史,我们回发现在当时我国对于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的管理那是一片空白。中国自古以来,属于农耕社会,一直局限于内陆发展,对于海洋几乎鲜有重视和发展。偶有数次的出海,比如郑和下西洋之类的,也与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的管理一点边也不沾。直到清朝时期,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过门的时候,才逐渐让中国人意识到了去发展海洋武器,但是因为守旧的思维,对于海洋的探索也不过是仅限于建几个船厂而已。但是,海洋何其丰富!造船造海洋武器,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海洋里有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那才是列国不断发展海洋事业的根本原因。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海洋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发展。而这个突破,曾呈奎功不可没,他是中国海洋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作为一个海洋科学研究者,曾呈奎不但关心科学研究,也关心国家命运,他很清楚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诚如他在文中担忧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海洋,内陆实力再强,最后也会落到清政府的地步。

于是,1950年8月,曾呈奎联合童第周等科学家,在青岛创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即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可以说,这一机构的成立,代表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向海洋开始了探索。

(后来,曾呈奎还和多位科学家联名给国家科委写了一封报告,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该报告被报送到中央国务院后,得到了新中国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就这样中国终于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管理海洋的专门机构,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且说接下来的六年,1950到1956年,曾呈奎带领团队又在青岛创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就是利用海带生产褐藻胶和甘露醇、碘等,然后将这些产品用于食品、饲料、甚至药品的生产。

尤其是在1978年,根据曾呈奎的提议,中国开启了海洋水产品“农牧化”道路,对全世界的水产业都产生极大的影响。

费修绠教授对曾呈奎的一个评价非常到位,他说:

“曾老的功劳,是把描述性的海洋科学变成了一个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海洋科学。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课题主要是为造福百姓的需要来做的。”

但是曾呈奎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些成就而骄傲,或者放弃治学的严谨态度。他在71岁的时候,还亲自带队在西沙群岛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在93岁的时候,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前夕因病住院做了手术。身边人都不让他工作,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但他却躲在卫生间的马桶上修改论文。可以说,曾呈奎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言行,一生都在践行一个科学家的品格以及他的爱国精神。

一个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人,生活却格外简朴。周显铜教授的介绍,让人心里不由肃然起敬。他说:

“曾老生活十分简朴,对饮食从不挑剔,在出海考察时不要任何特殊照顾,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曾老是大科学家······原来没有专车,有时因有学术活动,为赶时间他坐过所里的卡车、救护车,后来条件好些了,就坐出租车。曾老说,不管什么车仅是交通工具,只要不浪费时间,不耽误工作,什么车都一样。”

还有一件事,在200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50年所庆时,曾呈奎已经91岁了。那天,大家请曾老来做报告,按说如此大的年纪,坐着做报告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曾老却坚持站着,整整讲了40分钟专业知识。我们经常看见会场,几乎从未见过站着讲话的领导,并且领导讲话时茶水都要续好几茬。事后问及此事,曾老说:

“坐着作报告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这就是曾老的境界和风骨!

2005年的那个冬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冬天。

96岁的曾老终于累了,他倒下了。

但是,在临终之前,他留下了两条遗言:

一条是身体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

另一条是一生积攒的所有书籍和科研资料,这都是无价之宝,他要求全部捐给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希望能够发挥余热。

真是眷眷之心,胸如大海!一生都在奉献,临终也把自己能奉献的都奉献出来,走时不带一线一草!

如果可能,在吃紫菜和海带的时候,不要忘了曾老!

他,是值得全中国人民永远缅怀伟大的科学家!

3 阅读:83
评论列表
  • 2024-07-12 06:22

    致敬!新中国海洋水产养殖浪潮的引领者、中国🇨🇳海洋藻类之父曾呈奎,倡导和推动了海洋牧场“蓝色粮仓”的发展,曾呈奎院士让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让鱼、虾、藻、蟹、海参、鲍鱼都搬上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文化。感谢您!——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

  • 2024-06-28 17:35

    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