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改了?下调了?且慢,等等看

安白看健康 2023-01-13 23:14:05

14日一早,就看到了医学网站推送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紧接着,网上就有文章“科普”这份指南。一时间就传开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改了,下调了,≥130/80mmHg就诊断高血压了;分级标准也改了,改为分两级了,简单化了,……”。

学术界内,争议四起。阅读这部指南(以下简写成“实践指南”),感觉严格地说,与其说是指南,不如说是一部分学者的共识,因为指南是需要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支持的。

要说这个高血压诊断的新标准并不陌生,也不新鲜。

早在2017年,美国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就是这么定的,还有把高血压分级简化为1级、2级,也是那个指南里提出的。当年,就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讨论,但最终没有采用美国的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

2022年,我国台湾地区根据美国这个指南的标准,修改了台湾地区的高血压指南。

迄今为止,不算这个“实践指南”,我国高血压联盟和世界的其他国家,都没有按照这个标准修订高血压相关指南。2021年世卫组织发表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仍然是采用140/90mmHg的高血压标准,我国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2)》,也将采用≥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根据测算,如若按照≥130/80mmHg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我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的人数将从2.45亿瞬间增至5亿左右。

一夜之间,全国将平添近3亿高血压患者,1/3的国人患高血压,这不仅仅带来医疗问题,还会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涉及到行行业业、方方面面。

可即使按这个标准,血压在130~139/80~89mmHg的一级高血压,无论是美国指南还是“实践指南”,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主张药物治疗的,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

这样,把并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归于疾病,虽然本意是想引起国人对高血压的重视,但实际上并不能对临床诊疗带来更多指导意义,反倒是平添了被新纳入高血压人群的烦恼并带来社会问题。

对于高血压的损害在理想血压之上就开始了,这一点我国早有认识。

早在2010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已经把130~139/80~89mmHg的血压定为正常高值,作为高血压前期来监测管理。而在2018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更是把正常高值血压作为危险分层的一项,并且在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中,对可以耐受的患者,也要进一步降到130/80mmHg以下。这么看来,原有的指南并不落后。

既然降低了高血压诊断标准,那诊断为高血压,治?还是不治?

治疗就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按照既往指南,明确诊断的高血压,除一级高血压、没有靶器官损害、风险低的可以短期观察,其他都是主张药物治疗的。而“实践指南”新标准的一级高血压并不需要药物治疗,也缺乏药物治疗获益的证据,把它归于疾病是否合适?

“实践指南”把高血压简化分为一级、二级,≥140/90mmHg的高血压均为二级。分级虽然简化,但是否有利于管理?

早先对高血压分级分层,以此判断病情并指导降压治疗。高血压的血压分级也被应用于其他指南,比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现在一勺烩了,虽然简单,但不适用了。而且,140mmHg和180mmHg的血压危险程度能否相提并论?

我国一直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在心血管病慢病防治中,高血压是列入国家管理的项目。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高血压都被归于慢病、特病之中,给予治疗用药的优惠政策。但是,高血压防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即使多年努力,“三率”依然很低。

这三率就是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对于高血压,患者自己是不是知晓?知道以后去不去治?治疗以后血压控制到正常没有?即使按照≥140/90mmHg的高血压标准,这三率也还是很低,启动更低的高血压标准,有没有实际意义?

这些问题,在当年美国指南出台后,就一直在业内讨论着。

“实践指南”发布后,中国高血压联盟召开了会议。名誉主席刘力生教授明确表示,该指南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有很多不妥之处。一项历时14年,入组10624例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血压正常高值范围,即使有一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没有发生过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的人,服用降压药并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也不会增加或减少其他疾病、全因死亡的风险。而降压药存在副作用。因此,对这类血压水平的人群降压治疗,非但不获益,还会增加不良反应。而即使在“实践指南”引用的综述文章发表国,也没有采用≥130/80mmHg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中国高血压联盟现任主席王继光教授也表示,即将发布的2022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继续采用140/90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对于这个“实践指南”,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是存在重大分歧的学术意见要拿来制定标准、修订指南就要慎之又慎了。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