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可以这样想,但没有这样的好事。
刘邦之所以杀韩信,就是因为韩信打仗太厉害了,而且远比刘邦年轻,威胁性太大。
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有了话语权,在事实上拥有了重塑河山的实力。
韩信还定三秦,破魏、灭赵、收代、胁燕、亡齐,十面埋伏围项羽,最终打败万人敌的楚霸王,功勋卓著,能力出众,被后世称之为兵仙。
在韩信领导的战争中,攻必克、战必胜,就没有出现过失败,这是前所未有的能耐。
建立大汉后,刘邦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的沛县老弟兄年龄也相差无几,很快就会走到生命尽头。
此时的韩信,年龄才三十多岁,年轻气盛,正值壮年,有得是时间。
这样的人存在,刘邦岂能安生?刘邦去世后,大汉江山改不改姓完全取决于韩信的意思。
留着韩信打匈奴?人家韩信可不会按照你的意思去打。
派遣韩信去打匈奴,势必将军队统帅权再次交给韩信。
如果韩信想造反,率领大军攻击刘邦,谁会是韩信的对手?毫无疑问,并没有人能打败韩信。
如果韩信和匈奴等势力结合起来,那就更不必说了,刘邦就等着束手就擒吧!
刘邦已经取得江山,对他来说头等大事,是稳固自己的统治,而不是一味地开疆拓土。
失去对武将的控制,就算再开疆拓土,到头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另外,刘邦处置韩信时,除了岭南外,已经基本上恢复了秦朝故土,对秦朝故土以外的土地,暂时还没有能力拓展,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所以,项羽被杀后,天下大势已定,韩信已经没有多大用处,有的只是隐藏的祸患。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