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抱怨工作中少有公平,人到职场才懂:人情世故,也是一种实力

人间小Q 2023-05-04 22:31:54

最近在看《欢乐颂4》,朱喆的职场人设很励志。

一个没有学历的小职员,一路从底层干到中层,可也很快到了职场的天花板。

毫无疑问,朱喆的能力过强,踏实能干。但在提拔的时候,她并不是最佳人选,而是提拔了他的对手前厅经理。

朱喆自然不服。

以上,只是引发我思考的一个契机,让我回想起工作里的那些不公平。

在职场摸爬滚打之后,才发现工作中确实少有公平,尤其是我所在的事业单位。

可回头细想,能够和上层处理好关系,让对方愿意接纳一个实力没那么强的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证明。

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以为只要实力上去了,自然水到渠成,这实际上是人性的一种缺陷。

剧中的朱喆是主角,她的能力被无限的放大,我们无从了解对方的实力。但在现实工作当中,不要抱着所谓的公平愤愤不平。

因为但凡不被选择的事件当中,藏着我们无法直视的缺陷。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都很清楚,身边的人很多都有自己的圈子。

初入职场,不懂所谓的站队,也不明白什么人情世故。凭借着对工作的激情和初生牛犊的勇气,晕着头往前闯。

这样的干劲,固然是可喜的。

身边的人停不下来的夸赞,顶头上司对年轻人身上的这种拼劲,也极为赞同。

但人在职场,需要的是结果。成绩和评优的排名,才是证明一个人能力的最好方式。

平时总是事事争先,本以为最后结果应当是稳稳当当,可看到的却是另一个部门在自己前面。

不服、郁闷,去找考核部门查验分数,却发现最终的问题出现在答辩环节。即使材料分数再高,也比不过人情的积累。

但凡有答辩的考核当中,多的是人情世故。

平时你在工作的时候,对方可能在主动和人打交道。

大概,这也是一种公平,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事情,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只不过对方更胜一筹。

能够让人愿意亲近和信任,这本身不就是实力的一种证明吗?所以,人在职场越久,就越会被同化。

但我的观点却是这种“同化”不可取,公司也好,单位也罢,都是需要有人踏踏实实干活的。如果每个人都去搞人情世故,那就完蛋了。

所以上述观点,更觉得是安慰,安慰别人,也是自我安慰。

但要让一个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去搞社交,也许不会顺风顺水,而是处处受限,这是我觉得相对公平的一点。

最终输给的是自己的缺陷,而非别人,这样想的话,是不是会好受一点?

同样是在职场,有的人内向但踏实,有的人善于社交却实力较差。

如果你自己是领导,你愿意提拔哪一个人呢?

当我们是被选的人时,不管选哪一个,另一个都会觉得不公平。尤其是那个内向但踏实的职员,很容易就会因为觉得不公平而心生愤懑,

可我们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一种公平。

在职场上很讨厌一种人,总是在工作时间去找上级抽烟,借故攀谈,这种情况在事业单位尤其严重。

而最重要的是这种人也并非一事无成,虽然实力没有那么强,但也并非没有实力。但往往也是这种人,最容易得到上级重用。

当我们是被选择的对象时,最恶心的就是遇到这种人。可我们的厌恶,往往是因为对方刚好戳中我们的软肋。

工作当中的不公平,本来就足够让人伤神,所以一定要学会排解这种不公平带来的怨气。并且,这种不公平也只是自己认为的罢了。

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怨气很重的人,工作永远都只能是工作,替代不了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白那句话,人最终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就像我们很讨厌在职场中的世故,可当经历了太多的不公平后,也会自愿或者被迫,学着对方的样子,成为一个“世故”的人。

当真的成为那样的人之后,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感觉,还不错,然后回过头来感谢那个让我们成长的人。

人生啊,就是这么可笑。

人至中年之后,原本内向的人也开始厚脸皮。

职场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让你放下所谓的自尊和原则,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总是会因为一点的不公平而不平,感觉整个世界都颠倒了。我知道,那是三观被刷新之后的气愤。

可当一次又一次的经历那些不公平之后,好像气性也没那么大了,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也许是放下,也许是麻木,但这就是现实,我们称之为成长。

我们一直都在被推着向前走,被催着长大。总以为自己还是孩子,不公平发生的时候,以为会有人伸张正义。

可最后发现,我们不是孩子,也没有会因为你的“哭闹”而给你一颗糖。

你的“哭闹”,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和谈资。所以渐渐的,你也学会了平静的接受,不再声张,不再呐喊,冷眼旁观的看着自己变得平淡。

这种变化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可悲,可在被人眼里,会觉得你成熟了,理智了,情绪不再像曾经那样不稳定。

在这篇文章里,好像也是一直在鼓励大家接受职场上发生的不公平。

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我们都只是一个平凡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当不公平发生的时候,除了接受之外,大多的发声,都不会被看见。

当然,这种接受,应该有限度,不是无底线的任由别人揉扁搓圆。

也许这种观点很矛盾,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矛盾体,只不过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我们劝解自己接受职场里的那些不公平,但却是在坚持底线的前提。

无底线的接受,只是会被认为是软弱可欺,所以我们的善良,还需要带一些锋芒。

即使被岁月磨平棱角,但也要适时的去较真一次。

我劝你接受那些不公平的事,是不想让你有心结,但也劝你适时较真,是希望你不要丢掉底线。

如果你可以冷静的看待,又可以较真的处理,那最好不过。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不要伤人伤己。

0 阅读:12

人间小Q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