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不仅从法国订购了40艘快速巡逻艇,还计划向日本购买多艘97米级巡逻舰,试图以此增强在南海的军事实力。与此同时,法国派遣“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太地区,显示出其在亚太事务中的干涉意图。在国际多方势力的共同作用下,南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外力干涉,是否真能改变南海的主导权,菲律宾在这一系列举动中又到底能否达到目的呢?
海警快艇军备扩充:数量多但难成实质威胁南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地缘政治的关键点,不仅因为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和战略位置,更因为其关乎多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域外势力频频干涉南海事务,使得该地区局势变得愈加紧张。最近,菲律宾方面在美国和日本的支持下不断在南海采取挑衅行动,引发了更大的关注。
法国宣布向菲律宾提供40艘巡逻艇,旨在通过加强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能力,提升其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的安全防卫。这项援助项目包括了法国官方发展援助的资金支持,不仅涵盖了40艘快速响应艇的采购费用,还包含后勤保障的全面支援。这些快速响应艇在船体长度上为30至35米,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现有的日本制造的Parola级多用途巡逻艇相似,具备较强的机动性和适应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应对突发海上事件。法国还将在菲律宾建立造船厂并提供设备支持,以确保这些船只能够长期有效运行,这不仅缓解了菲律宾造船能力不足的问题,还为菲律宾的造船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菲律宾作为一个群岛国家,拥有7641个岛屿,海岸线漫长,专属经济区广阔。但是,菲律宾的海上巡逻力量有限,目前仅有13艘远洋巡逻艇在试图覆盖所有的海域,在日常巡逻和应对紧急事态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南海问题日益复杂,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区域存在主权争端,经常在西菲律宾海(即南海)区域发生海上对峙。由于菲律宾的巡逻力量相对弱小,常常面临资源耗费严重的困境,加之缺乏足够的舰艇,菲律宾在维护其海上主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法国援助的40艘巡逻艇对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而言,意味着舰队规模将扩充四倍,这将显著增强菲律宾在南海的巡逻和应对能力。
菲律宾从法国订购的40艘快速巡逻艇虽然数量可观,但实际上这些艇的作战能力有限。根据公开资料,这些快艇的长度仅为35米左右,装备的小口径机关炮火力有限,而且舰体结构和防御系统较为薄弱,使得它们在面对风浪较大的海域或在复杂对抗中难以长时间保持稳定。无论是巡逻性能还是武器系统,这些快艇并未达到真正作战舰艇的标准。可以说,菲律宾此举更像是一种“表面威慑”,以数量优势来向中国等南海主权声索国施压。然而,这种纸面军力的扩充,能否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威慑力,依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采取的行动大多依赖域外势力的支持,而自身军事实力的不足则让其难以在对抗中取得实质性优势。此次向法国订购快艇,同样是一次借力的尝试。在南海局势中,菲律宾似乎倾向于通过外力增强自身话语权,以达到在争议中对中国形成牵制的目的。然而,从军事角度分析,快艇在南海的复杂海况下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尤其是在风浪较大或需要长期巡逻的情况下。这些快艇的作战半径较小、续航能力不足,无法在更远的海域进行长时间的巡逻任务。因此,在面对实际对抗时,菲律宾的这些新增舰艇难以对中国的现代化海上力量构成实质威胁。
同时,法国此举更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通过军售获得经济回报,同时向亚太地区展示其军工实力。法国的这一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菲律宾海警注入了新的资源,但长远来看,这些快艇的性能和维护成本将成为菲律宾的一大负担。由于这些快艇的技术相对先进,对于菲律宾的维护体系而言是个挑战,这也将增加菲律宾的长期军费负担。可以说,这种数量上的扩充在实际操作中带来的效用相对有限,菲律宾在海上对抗中的地位并未因此获得根本提升。
继续从日本加购巡逻舰:妄图扩张挑衅行动除却法国的快艇订单,菲律宾的另一项重要军购计划同样值得关注,即从日本购置97米级巡逻舰。这类舰艇比起快艇,具有更强的续航能力和海上作战性能。菲律宾此前已经拥有两艘此类巡逻舰,并曾在仙宾礁事件中尝试用这些巡逻舰对抗中国海警船。同样的,在实际对抗中,这些舰艇依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撞击事件中遭遇严重受损,造成了较大的修复费用。
尽管在上一轮冲突中损失不小,菲律宾仍选择继续向日本购买多艘此类型舰艇,显然是意图加强其海上力量,以期在未来的对抗中获得更大优势。然而,从技术性能角度分析,这些巡逻舰虽具备较好的续航能力,但在武器配置、海上抗风浪能力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尤其在面对现代化海军舰艇时,很难占据实质性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此次军售中采取了贷款形式,意味着菲律宾为购置这些巡逻舰背负了巨额债务。这种贷款方式不仅增加了菲律宾的经济压力,也让其在未来的对抗行动中受到日本的牵制。
日本之所以愿意向菲律宾出售巡逻舰,更多是基于地缘政治考量。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逐渐增强,尤其在南海问题上,日本试图通过支持菲律宾等国以间接牵制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不仅通过贷款支持菲律宾购置舰艇,还将菲律宾推向南海对抗的前沿。然而,菲律宾的这种做法无疑将其置于一个更危险的地位。背负巨额债务的菲律宾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还在南海问题上失去了自主性。通过贷款购置武器,菲律宾实际上进一步依赖日本,并被绑在了对抗中国的战车上。
法国航母战斗群的到来:域外势力加剧局势紧张菲律宾不仅通过军购寻求支持,还希望借助域外势力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更大的政治背书。近日,法国宣布派遣其唯一航母“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太地区,计划访问菲律宾和日本等国。这一行动无疑给南海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自中东局势变化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航母战斗群频繁撤出,使得该地区暂时处于“航母空窗期”,而法国的到来似乎填补了这一空缺,为菲律宾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持。
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和美国的长期盟友,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并非纯粹出于经济利益,更包含了复杂的政治考量。近年来,法国一直试图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亚太地区展示其军事实力。这次航母战斗群的到来,显然是法国试图在亚太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法国通过军售和航母战斗群的到访,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然而,法国的行动能否在南海局势中起到实质性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
事实上,南海问题的主导权并未因法国的干涉而改变。无论法国航母战斗群的到来会对南海局势带来怎样的短期影响,中国在南海的地缘优势和强大海上实力已成为主导性力量。即使在此前美国航母频繁出现在南海,中国依旧通过坚定的反制措施维护南海的稳定局势。对于中国而言,南海是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国家试图通过军事干涉改变南海主权归属,显然都是徒劳的。尽管法国航母的到访为菲律宾提供了一种“心理依托”,但这种短暂的支持并不能改变南海的地缘格局。中国凭借现代化的海军力量和长期的战略规划,依旧是南海地区的主导者。
结语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频繁挑衅,正将其推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带。通过依赖域外势力,菲律宾希望通过军购、借力和扩充军备来提升其在南海的地位,试图在对抗中获得更大话语权。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无论是法国快艇的“数量扩充”,还是日本巡逻舰的“主力补强”,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菲律宾在海上力量上的弱势问题。域外势力的军事支持或许在短期内提供了某种信心,但并不能长期改变菲律宾在南海的局势。
最好他们动手!欢迎他们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