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10班的同学们走出校园,以“石家庄市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发展需求调查”为主题,分赴怀特装饰城、裕华万达商圈、河北博物院广场及怀特商业广场四大城市地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学抽样、多元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调研,累计发放问卷25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000余份,形成了覆盖多场景、多群体的立体化数据网络,为无人机技术赋能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
多元场景覆盖:解码技术落地方案
在怀特装饰城,同学们以中庭为核心,辐射出入口与商铺集群,向商户、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无人机在建材运输、空间测绘等场景的案例讲解,成功回收450余份有效数据。
裕华万达商圈内,一组同学在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无人机技术认知模糊后,迅速开展场景化科普,以外卖配送时效提升案例打动年轻家庭,以电力巡检安全案例获得老年群体认可。另一组同学则在火车头步行街分层抽样访谈商户、配送员等群体,完成400份深度问卷。
河北博物院广场上的调研覆盖10岁至65岁群体,完成了跨代际的技术畅想。一位退休教师主动分享对无人机环保监测功能的期待,年轻白领分享无人机航拍城市夜景的艺术实践,商贩则畅想“无人机即时配送”提升经营效率的可能。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声音在此交汇,既勾勒出市民对技术落地的多元想象,也展现了社会对科技创新的人文关怀。
怀特商业广场的调研聚焦即时配送的社会痛点,500余份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期待无人机实现“30分钟热链配送”,另有超半数的餐饮从业者迫切希望缓解高峰时段运力压力。
数据驱动发展:构建民意决策坐标系
此次调研活动以“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为切口,精准捕捉石家庄市民对新兴技术的认知盲点与真实诉求,既为行业研究提供鲜活案例,也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的现实意义,揭示了技术落地对民生改善的直接推动力。
2000余份有效问卷既表达出市民对无人机配送、环保监测等场景的期待,也反映出公众对安全规范、隐私保护的关切,为政府规划与企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民意参照系,使科技发展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调研中学生们自发进行的无人机应用科普,更将“低空经济”从专业术语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的生活选项,直接提升了公众对低空经济的理解度,为技术推广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实践育人:青春力量对话城市未来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系统掌握了问卷设计、抽样访谈、数据分析的科研全流程,更在跨越代际与职业的对话中锤炼出多维能力——从遭遇拒绝时的心理调适到面向不同群体精准表达,从数据表象的捕捉到民生痛点的深度剖析。正如带队教师所言:“一次调研是一次成长——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需求,用数据解码技术前景,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当科技创新深度嵌入商场、社区、文化地标等多元场景,当技术探索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城市高质量发展便拥有了最坚实的土壤。此次社会调查既是石家庄二外学子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缩影,也为低空经济在石家庄的推广积累了民意基础。同学们用科学严谨的调研态度和真诚开放的社会对话,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科技报国的担当,也为石家庄低空经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青春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