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强到连老师都害怕的九省状元,教他的课他要么不抬头,一抬头就说明老师的题讲错了。
北京大学抢着倒贴他保送名额,香港大学承诺高额奖金求他入读,就连美国西北大学也漂洋过海向他抛出橄榄枝。人人都说他是天才,殊不知天才只是和他同场比拼的门槛,他就是王百洋。

按理说像他这种逆天学神,应该要有一对同样智商逆天的父母。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父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
父亲王德昌是哈尔滨的自由职业者,靠做小生意养家。母亲是道外区第四医院的护士,工作繁忙到连辅导孩子作业的时间都挤不出来。然而正是这对平凡夫妻用最朴素的教育理念,为儿子铺就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从王百洋两岁起,王德昌便每天教他认字,短短一年硬是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到脱页。3岁时王百洋已能识13000字,4岁他便能独立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天赋的种子一旦萌芽便势不可挡,小学四年级时因家庭搬迁,王百洋从哈尔滨转学到大连。

两地教材差异让学校建议他留级,王德昌却坚持让儿子直接考五年级。面对老师的质疑王百洋提笔答题,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让所有人哑口无言。一年后王百洋全家返回哈尔滨,又因两地学制不同再遇难题。
大连小学六年制,哈尔滨五年制,学校要求他重读五年级。这一次王德昌直接带儿子找到松雷中学申请初中入学测试,王百洋解题如风,速度甚至超过老师批改试卷的效率,最终被破格录取。

两次跳级让11岁的王百洋成为初中校园里最小的学生,年纪最小智商却最高。当同龄人埋头备战中考时,王百洋顺手报名全国数学竞赛并轻松摘得冠军,一时间他成为人尽皆知的神童。顺利进入哈三中后,王百洋的学神光环愈发耀眼。
高中课程他初中便已自学完成,课堂上自顾自研究竞赛题,偶尔抬头扫一眼黑板老师立即如临大敌。校长见他游刃有余,主动提议让他提前参加高考,他却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打好基础。高考前夕北大递来保送协议,他竟原封不动退回,只因想用自己的笔亲手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他做到了,2009年盛夏他以总分716分的核弹级成绩震惊全国,不仅拿下黑龙江省理科状元,更因九省共用同一套试卷直接包揽九省联考第一,不费吹灰之力跨进北大门槛。

而北大四年这位长胜将军第一次尝到压力的滋味,他的身边聚集着全国最顶尖的学子,有人彻夜泡实验室,有人大一便发表SCI论文,他终于明白天外有天的道理,也萌生出要去更高的天空看看的念头。
他去香港大学读硕士,去美国西北大学留学。在国外的日子里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要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初心和信念。果然一从西北大学毕业,他便连拒多份高薪聘请毅然回到国内,成为一名低调而专注的科研工作者,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再提王百洋,人们依旧惊叹他的智商,但更敬佩他的选择。当旁人忙着用天赋兑换名利时,他默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或许最顶尖的聪明从不是为自我登峰造极,而是转身把火炬递给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