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拜师现象,那就是代拉师弟。
像我们都知道的侯宝林代拉马志明拜,拜到朱阔泉门下;李伯祥代拉侯耀文,拜到赵佩茹门下,都是代拉师弟拜的师门。
那代拉师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代拉师弟又有什么规矩呢?这就要从相声的起源开始说起了。
相声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相声界已经争论了好多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
一种是“张三禄说”,一种是“朱少文说”。
张三禄
张三禄是一个八角鼓艺人,因为他性格怪癖,同行都不愿意和他搭伙,于是他就一个人撂地,演艺“说、学、逗、唱”四种技能。
为了和原来的八角鼓的名字有所区别,张三禄就称自己表演的是“相声”,也就是取“相貌之相,声音之声”。
“相声”一词,确实是张三禄发明的,是他把相声确立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但是,相声作为一个行业,并有了行规,却是从朱少文开始的。
朱少文从小就开始学京戏,他天赋极高,不但能演戏,还能编戏、教戏,生活倒还过得去。
1862年,咸丰皇帝去世,勒令100天不能演戏。朱少文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去天桥一带撂地,靠说笑话、唱小曲,维持生活。
朱少文
在撂地过程中,20多岁的朱少文,认识了年近古稀的张三禄,他跟张三禄学了不少笑话,所以就尊称张三禄为老师。
朱少文艺名“穷不怕”,来源于他随身携带的一块竹板,上面是一幅对联:“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
朱少文一直在天桥撂地卖艺,是天桥最有名的艺人之一,位居“天桥八大怪”之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少文觉得自己一个人说相声太单调了,就想找个帮手,说对口相声。可当时他还没有收徒弟,怎么办呢?
朱少文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彦涛。
阿彦涛是满族人,原来是一个票友,喜欢说、唱,家道中落之后,只能下海从艺。
朱少文找到阿彦涛,说明来意,阿彦涛也是一个人,当即就表示同意。
朱少文只比阿彦涛大几岁,收为徒弟显然不合适,再说了,阿彦涛也一直在撂地卖艺,他本身就有自己的才艺。
朱少文想了又想,就想到了代拉师弟。于是称阿彦涛为师弟,两个人共同尊张三禄为师父,当时张三禄已经去世。
朱少文和阿彦涛合作之后,买卖比原来好多了。
随后,又一个人又加入了他们,这个人就是沈春和。
沈春和原来是一个评书艺人,他虽然比朱少文小10多岁,但他在评书门的辈分比较高,所以朱少文也以师弟相称。
朱少文和阿彦涛、沈春和,合作的也挺好,但他知道,分开是早晚的事,于是他慢慢开始收徒弟了。
侯宝林代拉马志明之后与马三立的合影
朱少文收徒之后,阿彦涛、沈春和也慢慢开始自己收徒弟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个人都有了各自的徒弟,后来又都自立门户,人数慢慢多了起来,就需要订立行规。
朱少文就规定,拜师只允许三种情况:拜师学艺、带艺投师、代拉师弟。
朱少文还规定,拜师要有引师、保师、代师,还要摆知,并且要签订师徒合同,还要续家谱,明支派,不忘祖先。
张三禄那时候,只有单口相声,是朱少文代拉师弟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一问一答、一捧一逗的对口相声。
如果要给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张三禄就是单口相声的开山鼻祖,朱少文就是对口相声的创始人。
朱少文订立“代拉师弟”的规矩时,有严格的要求:师父去世后才能代拉师弟,大师兄才有资格代拉。
:朱少文代拉师弟的时候,他是光杆司令,他是为了扩大队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朱少文不会想到,他的后辈并没有严格遵守他定立的这些规矩。
像张寿臣在师父焦德海活着的时候,就代拉了常连安、李寿增、富寿严;像侯宝林并不是朱阔泉的大弟子,他就代拉了马志明。
更甚的还有李文山,他既不是王世臣的大弟子,也不是王世臣最有名的弟子,可他就在德云社代拉了谢金。
当然,时代在进步,有的老规矩也需要与时俱进了。朋友们,你们说呢?
侯宝林和王凤山一起代拉了马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