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政变过后,李渊非常恼恨李世民。为了恶心李世民,李渊在李世民即位后一直呆在太极宫中,而李世民也只能在东宫议事。
到了贞观三年,为了让李渊搬出太极宫,李世民直接和李渊摊牌。为此,李世民特地拿和李渊关系最好的裴寂开了刀,把裴寂流放到了梧州。
李渊
李渊这时候才知道,李世民现在已经忍到了极限状态,自己如果再不搬离太极宫,这个儿子就要对自己下手了。李渊这个时候怕死吗?有一点怕吧!相比李世民,李渊更有情感一些,那时候的他应该不想这么早就去见李建成。
但也不是很怕死,李渊更怕的是死得没意义,甚至死后有骂名。于是,李渊妥协了,他搬出了太极宫,搬进了原先的秦王府,后来改名弘义宫。
李世民在此时此刻总算是功德圆满了,他搬进了太极宫中,皇帝这个称号正式满级。但另外一头的李渊感觉就不怎么好了,弘义宫与其说是让李渊养老的地方,不如说是软禁李渊的巨大牢笼。
从贞观三年一直到贞观九年这六年的时间里,李渊除了参加一些祭祀活动外,就未曾踏出过弘义宫一步。不是李渊不想出去,而是李世民不让。在搬出太极宫的那一刻,李渊不仅失去了最后的尊严,也失去了最后的自由。
古代人以孝为先,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可以被称之为不孝。但对于李世民此举,朝中没有人敢有任何意见。就连以直谏著称的魏征也不敢同李世民说着这个,实在是犯忌讳。
但年轻人马周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偏偏就敢直言。马周暗示李世民,弘义宫不要说不如太极宫,就连现在的东宫都有所不如,这不符合太上皇的规格。马周就差点和李世民明说他不孝了。李世民心中虽然恼怒,但也没说什么,笑笑就过去了。至于马周建议的改建弘义宫,李世民也当作是没听到。
唐太宗
这让年轻气盛的马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的眼中,李世民是一个英明的贤主,他不希望李世民身上再有污点。所以,只要一有机会,马周总会建议李世民对李渊好一点。
不久后,李世民因为天气炎热,想要外出三百余里的行宫避暑。马周开始上眼药了,这次马周直接摆明了车马,怒怼李世民没有尽孝,只想着自己避暑,而把老父亲丢在那破旧的宫中。
此后,李世民两次去避暑都没带上李渊。一直到贞观八年的七月,李渊病得快要死了,李世民这才假惺惺地邀请李渊同去避暑。可此时的李渊已经病入膏肓,又如何能够同李世民前去呢?
李渊
无论是软禁李渊,还是将李渊一人丢在弘义宫中,自己一人陪着老婆孩子去避暑,都是大不孝。此时的李世民对李渊没有一丝关怀。
但可怜的李渊也有可恨之处,这还要归咎到武德年间李渊偏心李建成这一行为上。那时,李渊对李世民确有不公之处,虽然这也是为了政局的稳定,但确实是伤了李世民的心。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李世民就恨上了李渊。
等到李世民登基后,李渊还占着太极宫,这就让李世民更加不爽了。所以,小心眼的李世民也想让李渊不爽,孝道早就被抛出了九霄云外去了。
太极宫
但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大唐的朝局已经稳定,李世民还是囚禁着李渊,不让他踏出宫门一步,这就有点过分了。如果刚开始,李世民的不孝是人之常情的话,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李世民就是帝王无情了。
即使李渊再偏心,最起码对李世民没有起杀心吧,最后还是把皇位交给了他。可李世民却一直抓着李渊的偏心不放,一直纠结于李渊不搬出太极宫这件事情上。说真的,李世民的器量真的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