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经典诗词十首,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靖儿爱诗词 2024-07-01 04:22:35

伟人曾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极具批判性和深刻性,以笔为武器,深刻地剖析和批判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弱点。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赏析】据《鲁迅日记》记载,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达夫同王映霞于聚丰园宴请作者鲁迅,鲁迅结合7日前的谈话有感而作,当时同席的还有柳亚子夫妇。《自嘲》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当时诗人所处的险恶处境;颔联写其坚持斗争的行动;颈联写他坚持斗争的内在动力,即强烈的爱和憎;尾联写他战斗到底的决心。全诗内在逻辑性强,文字风趣,内容庄肃,表达了诗人从自己深受迫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显示出他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 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

《自题小像》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首句倾吐自己内心蓄积的爱国感情;次句叙述其爱憎的原因;三句总括前两句内容,并作了转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闷忧虑;末句是为国献身的誓言,表达了诗人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决心和为国捐躯的精神。全诗诚挚恳切,雄健激昂,结构严谨。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赏析】《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勾画出一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灾难深重而又默默无言的旧中国的悲凉图景;第三句笔锋一转,从状写社会现实转入直抒胸怀;末句激情奔涌,雄健有力,是对时局发展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响亮回答。全诗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抗战胜利的向往之情。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赏析】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先生曾在《怀旧》一文中说过,《答客诮》一诗的写作,“大概是为他的爱子海婴活泼可爱,客人指为溺爱而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批文人曾编造谣言,恶意咒骂鲁迅不满周岁的儿子周海婴,援引“父子无恩”的旧说,讽刺鲁迅对其幼子的慈父之爱,并连带殃及郁达夫。对此,鲁迅愤怒地指斥说:“连出世不过一年的婴儿,也和我一同被喷满了血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作的。

《答客诮》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正面立论,大处落墨,首先阐明“无情”与“怜子”的实质,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后两句,借猛虎怜爱小老虎的比喻,在生动形象的比喻中给攻击者以嘲笑和挖苦,而且巧妙地揭示出深爱下一代的思想内涵。全诗言辞坚定,气势沛然,极有说服力。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赏析】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长夜”气氛下,诗人全家的艰难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到处人民的深重苦难;颈联写诗人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他的愤懑之情,表明乐斗争的决心。全诗构思严密、诗句凝练、深切感人,颇有意在言外之妙。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鲁迅感于世事赠与日本友人的一首诗。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从事基督教妇女和平运动。1932年初到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与鲁迅见面。《鲁迅日记》1932年1月12日记:“夜同广平往内山君寓晚饭,同座又有高良富子夫人。”

此诗热情地赞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者坚韧不拔的对敌斗争精神,愤怒地控诉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反革命“围剿”的罪行,揭露了国民政府的虚弱本质与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展示了革命势力的锦绣前程,指出了他们统治的崩溃局势。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赏析】此首诗的主旨在于赠别。它是在忆别、惜别之后,赠言相勉,所以情绪激昂,不甘命运,要抗争自强。如果说前面两首侧重于感情的话,那么这一首则理智多于感情,奋发多于沉闷。仿佛看到漫远的长风,把在江波上闯荡的客船送走,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显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总括别离,乘风上路,由于这一别又要一年才能见面,便不能不有赠言相嘱,所以便有“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结句。全诗完整和谐,富予深意。

《无题二首·其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赏析】这首诗,则主要抒发了作者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感慨。首句“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中,“雨花台”、“莫愁湖”是南京城两处具有标志性的地方,莫愁湖还曾有南京“第一名胜”之称。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又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一片荒凉的景象,以对应第一首诗中第二句描写的景象。

同时,诗人又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象征地描写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状况。辛亥革命爆发不久,革命党人率江浙新军攻打南京,从城外雨花台,经城南中华门攻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曾在莫愁湖边,建立一座江浙新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的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的题词“建国成仁”四字,故此二处为辛亥革命遗迹。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沉痛地感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对国民政府军阀政客们背叛革命,葬送孙中山事业的愤慨。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表示辛亥革命失败,反映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中,“所思美人”在诗中喻指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们。

《无题二首·其一》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赏析】这首诗用讽刺的口吻,含蓄地描写了国民政府军阀政客的争权的闹剧。首句“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中,因南京在长江边上,故以大江东去起兴,“聚义群雄”是作者用讽刺的口吻称呼国民政府军阀政客,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又远游”则写了政客之间互相利用的丑行。他们在利益一致的时候,相互利用;利益不一致时,互相拆台分裂,甚至上演兵戈相见的丑剧,“又”字突出了这种互相勾结,既而又分裂争斗的状况的频繁。第二句“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中,“六代绮罗”写六朝时,南京古都歌舞升平、温香软玉的太平盛况,“月如钩”则写了现时南京城凄凉的状况,二者之间对比强烈。“六代绮罗”暗喻了蒋介石政府梦想维持的政权团结、太平成象的局面,却因政客之间的权力纷争,而变成了凄清的状况,一片冷落荒凉。诗中用象征的手法,以古喻今,揭露了国民政府政客们背叛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争权夺利,各派自立政府分崩离析的局面。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赏析】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激于民族义愤,奋起抗击日寇的进攻。但是,国民党消极抗日派却百般阻挠、破坏。“一·二八”事变发生,鲁迅因寓所受到炮火威胁,直到3月19日,才全家回寓。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回寓后3月31日所写,是赠给沈松泉的。

这是一首缘事抒怀的诗作,实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激烈斗争实况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文坛百花凋残、众芳零落的荒芜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国民党摧残革命文艺的黑暗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惧强权,决心同其战斗到底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时时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爱国深情。

总结

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追求真理、正义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鲁迅的文学成就十分卓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他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如《狂人日记》,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黑暗。

其二,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阿 Q、祥林嫂等,这些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弊病。

其三,在杂文创作方面独树一帜。他的杂文如匕首般犀利,对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反动势力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讽刺。

其四,散文创作也别具一格。《朝花夕拾》充满了温情与回忆,展现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

其五,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苦难,唤起了民众的觉醒和思考。

其六,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文字简洁、有力、富有表现力。

总之,鲁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0 阅读:0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