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提出的“修改罢免门槛”提案,表面上看是要强化罢免程序,但里面是不是另有深意?罢免门槛从原来的单纯投票改为要超过当选票数才能成功,明摆着给那些争议人物增加“保护伞”。
但就在立法院全体会议上,蓝委林思铭突然撤案,理由竟然是“有更重要的议题需要讨论”。更重要的议题是啥?没人说明白。
这事一出,不少人猜测蓝营是不是自家内讧了。黄国昌作为本来支持该提案的关键人物,却在关键时刻跳反,公开表示反对。
内部争议的结果就是提案暂时搁置,蓝营对外的形象显得并不统一。这种撤案操作,难免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故意试探舆论风向,或者有幕后政治交易。
在罢免门槛议题暂时沉寂后,蓝营又打出一张牌。傅崐萁提议成立“郭智辉调查委员会”,理由是郭智辉涉嫌申报不实,还涉及转移资金逃避监督。
这样的指控力度,不得不让人怀疑蓝营是想集中火力对准绿营的薄弱环节。但问题是,郭智辉的案子真的能撼动绿营的基本盘吗?
绿营当然不甘示弱,直接指责傅崐萁这是“政治追杀”,试图转移视线。
不过傅崐萁显然是有备而来,见绿营反应激烈,干脆把委员会改为“申报调查委员会”,不仅查郭智辉,还把绿营的部会主管一并纳入。这个操作,俨然是要在立法院里展开“全面清查”。
在蓝白合作的背景下,55:45的投票通过二读,展现了蓝白对抗绿营的强大意志。这一步棋,无疑是给绿营增加了不小的政治压力。
蓝白合作在政治版图中并不陌生,但在这件事上格外显眼。
外界都在猜测,蓝营是不是在利用白营的中间路线来扩大声势,而白营则通过这种合作保持自身的政治活跃度。
韩国瑜等蓝营人物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发声,显然是为了拉拢更多选民的关注。
合作总会有利益纠葛的问题。白营在某些议题上与蓝营明显不一致,这种分歧在未来可能成为隐患。
尤其是在涉及基层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白营的模糊态度可能引发选民的疑虑。而蓝营也要面临内部的声音——罢免门槛议题的内部争执,已经暴露出蓝营并非铁板一块。
绿营的策略似乎是“以静制动”,通过激化内部矛盾削弱蓝白合作的力量。
但问题是,郭智辉案让绿营不得不正面回应。尤其是当调查范围扩大到绿营的部会主管时,绿营的态度显得格外紧张。这也让外界看到,绿营在申报和监督问题上的确存在软肋。
另一方面,绿营如果选择强硬反击,就需要拿出更多的具体事实来反驳傅崐萁的指控。这种强硬态度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对抗,但如果没有扎实证据,反而会加剧民众对绿营的质疑。
类似郭智辉案这样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立法院的议事日程中。
过去几年里,申报问题、资金转移问题等已经成为政治对抗的常见手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类事件更多地是消耗政治资源,而不一定能彻底改变格局。
从长期来看,蓝白合作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是否能推出更多符合基层需求的政策,而不是停留在政治斗争的表面。
绿营则需要认真反思,在监督和透明度上做出更多努力,否则类似的危机可能会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