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清政府代表应法国之邀观看了一场“脱衣秀”
事后面对记者的故意刁难,清政府代表许世英以幽默机智的方式成功化解,而这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外交的经典一幕。
而这位挽救中国外交颜面的许世英又是何许人也?他又是怎样化解危机的呢?
晚清秀才的崛起之路1873年,许世英诞生于安徽池州的一个普通村落,他自幼聪慧,四书五经背诵如流,被乡邻称为“神童”。
他19岁参加县试,一举夺魁。后经历多次落榜,最终在1897年的廷试中拔得头筹,成为一名进士,正式走上仕途。
初入仕途的许世英被任命到浙江担任基层司法官员,期间,他因卓越表现被调任刑部,1909年,他因出色的能力被抽调至总理衙门,开始接触外交事务。
这一时期的总理衙门虽名义上负责外交,实则长期被列强摆布,毫无实权。
但许世英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学了各国法律与外交礼仪,为后来出使西方做好了充分准备。
1910年,清政府组织代表团前往欧美各国考察司法制度,这次行程对于中国而言极具历史意义,却也伴随着屈辱和挑战。许世英作为副团长,与徐谦等人一同启程,肩负着为国家汲取现代化经验的重任。
然而,这支来自东方的代表团在西方列强的眼中,不过是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是他们嘲弄与轻视的对象。
欧洲考察中的外交智慧初到巴黎,面对巴黎繁华的街头和法国政府的“热情接待”,清政府的代表们不由得感慨起国力的差距。然而,法国政府表面热情的接待下,却不掩对中国人的轻蔑。晚会上,法国主办方以表示“欢迎”为名,安排了一场脱衣舞表演。
这种表演在当时的西方文化中虽不算十分稀奇,但对从传统儒学环境中走来的清廷官员来说,却是莫大的冒犯。
许多官员在看到舞者开始脱衣时,脸上迅速布满尴尬与不安。他们或是低头不语,或是用衣袖掩面,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不视”。这一切正是法国人所期待的,他们刻意安排了记者在场,准备以中国官员的窘态作为次日新闻的素材。
与其他同伴的局促不同,许世英面容平静,神色如常,甚至微微点头,表现出一种专注与欣赏的态度。
表演结束后,早已埋伏的记者们蜂拥而至。他们围住许世英,用充满挑衅的语气问他对这场“特别表演”的感受,试图用言辞逼他出丑。许世英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微微一笑,停顿片刻后说道:“我们中国代表团非常感谢贵国为我们安排这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尤其是脱衣舞这种艺术形式,极具贵国文化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这一番看似恭维的话,让在场的记者感到意外,但许世英话锋一转,语带幽默地补充道:“不过我想,这种艺术或许也有助于贵国的人口增长。”
这句话既充满机智,又带着一丝讽刺的意味。
记者们原本想从他口中得到令人尴尬的回应,却被他轻松化解。
次日,法国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场晚会的新闻,标题赫然写着“脱衣舞与人口增长:中国使节的幽默回应”。
许世英的名字一时间成为焦点,他那巧妙的话语不但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为中国人挽回了一些颜面,也为中国外交史留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佳话。从司法到外交的多面才能许世英一生的事业从司法起步,却因他卓越的才干逐步延展至外交领域。
1936年,日本的侵华野心昭然若揭,而蒋介石秉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缓解与日本的紧张关系。而与日本新任首相广田弘毅私交甚笃的许世英临危受命,被蒋介石任命为驻日大使,正式步入外交核心舞台。
在初次会面中,他直言不讳地对广田弘毅说道:“强权固可逞一时,公理则永垂千古,理之所在,予必辩争到底。”
这一番话语不仅表现出许世英作为外交官的立场坚定,更展现了他对国际正义的追求。
除此之外,许世英还在外交礼节上表现出极高的智慧。
在日本一场正式会谈中,有人引用了唐诗“千寻铁索沉江底”的前半句,试图暗讽中国即将投降,因为下一句是“一片降蟠出石头”。
许世英一眼识破对方的用意,随即接了一句“万国衣冠拜冕旒”,以此巧妙反击,让对方无言以对。
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日关系彻底决裂,许世英再也无法通过外交途径为国家争取利益。
他在密电蒋介石后发出“励士气,顺人心”的呼吁,试图唤醒国民政府对抗战的决心。然而他很快意识到日本的侵略已经进入失控状态,和平谈判已无可能。1938年,他黯然辞去驻日大使职务,结束了自己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外交生涯。
晚年时的许世英已退出政坛,隐居于香港。他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却从未放弃自律与奉献。
他不吸烟、不饮酒,始终坚持“清、慎、勤”的生活态度。他的书房中常挂着一副字:“凡事公为先,私为后。”这是他对自己一生为官态度的总结。
在生活逐渐拮据时,他也不忘教育儿孙回归祖国,报效国家,可见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