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专程回国看31遍《哪吒2》,电影中找到了怎样的答案?

视角笔记 2025-02-20 14:35:39

很多人说,一部电影看一遍就够,最多看两遍,三遍?

那可能是个迷影吧。

但你能想象,有人会专程从国外飞回来,看同一部电影31遍吗?

英国留学生小王,就做了这样一件事。

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从她密密麻麻的电影票说起。

从英国回国只为刷屏《哪吒2》,密密麻麻票根背后的疯狂假期

春节假期,21岁的小王从英国飞回国,一下飞机她就奔向电影院。

大年初一开始,她在安徽合肥的老家和上海每天不停地看《哪吒2》。

短短8天时间,硬是看了31场!

你可能会好奇:看同一部电影为什么要看那么多遍?

数字票根是小王对这段记忆的最好证明。

她密密麻麻地收集了85张纪念票,其中80张都是《哪吒2》的。

一天5场,几乎不间断的放映。

有时她一场接一场,中午、下午、晚上,甚至午夜场,都不放过。

“有时会多买几张票,结果时间冲突了,就直接放弃前后的片头片尾。”小王这样解释道,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电影中哪些情节戳中泪点?

一次次反复观影的理由

或许你会问:一部电影不至于让人着了魔吧?

小王说,她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感觉到去世妈妈的陪伴。

2019年的时候,她和妈妈一起看过《哪吒1》,那是她最后一次和妈妈一起看电影。

电影中的哪吒,和她妈妈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她。

“比如哪吒离开的时候,他妈妈想抱他,他觉得不好意思,说‘又不是见不到了,不觉得肉麻吗’。”每次看到这里,小王都会忍不住流泪。

她说,现实中她也和哪吒一样,无法预料最后一面会在什么时候。

小王的妈妈就是在某一天毫无预兆地离开了她。

早上她还见到妈妈,下午就得知妈妈去世的消息。

《哪吒2》的故事情节更让她产生共鸣。

看着殷夫人为保护哪吒奋不顾身地赴死,小王仿佛看到了她妈妈在保护她时的模样。

这种崩溃和伤痛,让她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无助的时刻。

通过电影与过去和解,在亲情和逆境中找到力量

小王解释道,除了与母亲的情感联系,《哪吒2》中其他角色的故事也让她有很多感触。

比如,最后敖丙的父亲从反派转变为理解和支持,申公豹在人间与仙界之间的挣扎,都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复杂和人性的温暖。

这次回国短短8天,小王就在电影院里度过了几乎所有时间。

每一次观影都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每一个镜头都像是在陪伴她,一起走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她说,这5年也是她自己“重塑肉身”的过程。

留学生的特殊观影情感:一场电影如何触动千万观众?

小王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这部电影感动的人。

全球各地的华人留学生似乎都有着一份对国内文化的特殊依恋。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他们最直接的情感寄托。

留学生们为了共鸣和归属,纷纷支持这部电影的票房。

小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文化与情感的力量。

无论身在何处,观影的感受都是共通的。

而在这次电影中的感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安慰和力量的传递。

其实,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

在很多时候,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都可能带给观众新的思考和感悟。

对于小王来说,这31次观影不仅是一种自我的疗愈,更是对母亲深情的纪念。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哪吒”,都有一段需要去和解的过去。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学会面对和接纳。

这种情感的共鸣,才是电影真正的价值所在。

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每一天,或许都是一次电影般的经历。

而我们的心灵,也正是在一次次感动和共鸣中,逐渐变得更加坚强和宽容。

小王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却在无数观众中,找到了无数个共鸣的心。

0 阅读:4

视角笔记

简介:视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