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施密特访华,对毛主席提了个刁钻问题,答案却成为欧美恶梦

英大头 2024-07-02 13:01:02

1975年10月,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问中国,在和毛主席会面时,施密特问出了一个非常刁钻,且不合时宜的问题,他问毛主席: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

当时中美两国正处于建交前的关键阶段,而欧洲一体化这个问题,事关美国利益,回答得不好,很有可能给美国一个话柄。

毛主席沉思片刻,随后对施密特说了几句大实话,施密特听到这话后,脸色很是难看。

当年毛主席到底是怎么回答施密特的呢?

2015年11月,施密特在德国去世,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亲华的一个大国元首,一生曾十多次前往中国,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上任初期,中国和德国还没有建交。

不过随着中美关系的破冰,施密特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积极地寻求和中国进行合作。

施密特一直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后来还写了一本书,名为《理解中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从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位德国老人对中国浓浓的善意。

在施密特的眼中,毛主席是一个非常睿智,非常坚定执着的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毛主席展现出来的强大气场,让他一个德国总理都感觉到强大的压力。

八十年代,施密特卸任后,有了更多是私人时间,以及空间去探寻中国文化的奥秘。

施密特研究过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传承,相比欧洲,中国文化起源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到目前为止,四大文明古国有一个已经消失,而另外两个已经完全失去了传承。

然而中国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在最黑暗的年代,中国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施密特坚定地认为,中国所走的道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只不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太少,太片面。

在整个西方都吹嘘“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也是施密特站了出来,用《未来的大国: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这本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永远不会威胁到西方世界,因为这是一个真正懂得和平的国家。

施密特是一个如此爱好和平的人,在执政时期施密特也不遗余力地找寻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试图让欧洲人团结起来,一起对抗美国的霸权。

施密特一直很想知道,在毛主席的眼中,欧洲是什么样的,他会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这个问题。

就在施密特访华前一年,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

这个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把发达国家称为第一世界,发展中国家是第二世界。

这种划分,从根本上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区分了开来,对于世界各国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有很深刻的意义。

那么在毛主席的眼中,如果欧洲可以实现统一,那世界格局又会怎么样呢?

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毛主席也曾经说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

所以近代全球频繁爆发战争,根源在于掌控霸权的国家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对他们来说,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欧洲人一贯认为,他们要团结起来对抗苏联,实际上,欧洲人的敌人不仅仅是苏联,还有一个美国。

对此,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格局风云突变,谁能够预见20年后是什么样子?现在欧洲对苏联的防御,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随后施密特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毛主席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

毛主席非常直白地告诉施密特,他不看好欧洲一体化,因为欧洲国家害怕打仗,不打仗,就不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

其次,欧洲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在利益面前可以短暂合作,但国家和文化、民族的差异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施密特认为,欧洲有“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又有欧盟这个商业体,不管是意识形态,还是客观条件上,他们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但毛主席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北约和欧盟是完全两个概念。

如果说北约是家长的话,那么欧洲就是小孩子,欧盟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北约能够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的。

而北约真正掌权的人还是美国,美国人一向善于制造和利用矛盾。

美国人不会让欧洲人完成真正的统一,他要利用好欧洲的作用,帮助他们牵制苏联,以及掌控中东,这就是21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大战略。

毛主席还提醒施密特,如果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完全整合,保持现在这种分家的局面,将来一定会出大乱子的。

他最后提醒了一句:“欧洲人要学会依靠自己,不能过度依赖美国。”

联想到2024中国领导人多次和欧洲大国元首的对话中,多次建议欧洲各国,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回过头去看,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毛主席说的那个大乱子,已经开始出现。

欧洲频繁沦为战场,欧洲各国在为美国发起的战争买单,可见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远见卓识是多么地令人震撼!

毛主席对于欧洲以及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早已经看透彻。

后来苏联解体,北约继续跟俄罗斯唱对手戏,其实已经折射出了很多本质问题。

我们看到,北约在东扩,而欧盟也在东扩,但其意义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当年很多人没有想到,欧盟在本质上来说只是美国豢养的韭菜而已,虽然欧盟已经是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但这个组织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团结,根源就是美国这个家长让欧盟始终处于资源不平衡的状态。

长远来看,欧盟想要脱离美国的控制,但为了眼前的利益,他们又在彼此撕咬。

其实早在冷战之前,美国就已经开始在西欧布局。

1944年,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让美元成为和黄金一样的国际通用结算货币。

然后通过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中,而游离于这个体系外,就会被全球化给抛弃。

之后,美国陆续成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组织对推动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美国也以此撬开了各国的大门,以资本这个武器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后来美国又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拿出131.5亿美元,对在二战中经济受到严重创伤的国家进行援助,美国也通过这种手段去控制整个欧洲。

我们看到,北约给欧洲各国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比如省下了军费预算,可以专心发展经济,其次是欧洲大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

但坏处显然更大,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北约就是美国的一个军事工具,美国指东,他们不敢往西。

事实上,欧洲一体化之前,美国就已经牢牢控制了整个欧洲的军事和经济,甚至包括文化领域。

后来美国提出西欧一体化,不过这个一体化只是为了方便管理,用一个机构来管理十多个国家,而欧洲各国在失去了军事主导权后,想要自立门户难度何其大!

而且在这背后,欧洲各国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矛盾。

除了前面提到的资源分配不均外,欧洲各国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也是意见不一。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俄罗斯跟乌克兰爆发冲突之前,整个欧洲的经济都高度依赖俄罗斯。

就拿能源来说,俄罗斯供应了欧洲接近四分之一的能源。

而北约整天嚷嚷着要跟俄罗斯打仗,真要打起来,这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且最后给战争买单的,还是欧盟。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英国脱欧,其实就是因为欧盟已经享受不到美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

而欧盟的三大传统强国就剩下德国和法国了,最终美国还要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做出取舍,他们挑选了资源更加匮乏、更加容易控制的德国。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法国跟美国渐行渐远,大有分道扬镳之势。

英国脱欧,其实已经给所有的欧洲国家一个最好的榜样。

比如过去跟俄罗斯对抗的主力军之一波兰,如今也跃跃欲试,想要独立出来。

只不过波兰的翅膀还没有这么硬,毕竟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只需要动一点心思,就可以让波兰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当年施密特这么热衷于搞欧洲一体化,其实也是受了美国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德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美国在欧洲的头号小弟,美国需要北约东扩,那是美国的利益所在。

在这个东扩的过程中,德国也确实获得了不少的好处,比如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欧盟越是膨胀,德国这个欧盟的领头羊自然也收益最大。

自从1999年科索沃战争以来,德国就吸收了不少的难民,后来希腊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都给德国提供了很多机会,让他们从中受益。

而美国也通过建立他们在中东的石油产业链,打造了一条“美元-美军-美债”这样的循环系统,任你世界经济潮起潮落,美国都可以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收割韭菜。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是被美国收割了,但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而且国家的凝聚力更强,所以我们才能够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并且自己手握主动权。

但欧盟可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法国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首先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法国德国矛盾公开化。

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欧洲人的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强,但短时间内仍难以摆脱美国的控制,抱团取暖的前提,是先自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0 阅读:41

英大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