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墓中发现酥山,它竟是唐朝的冰淇淋,想要制作有这些秘诀

午后历史小店 2024-08-15 16:34:49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对夏日炎热的描写,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酷暑都是非常难渡过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吃冰淇淋和凉饮料降暑,但很多读者不知道的是,唐朝时期就已经有冰淇淋了,专家们在章怀太子墓中发现“酥山”,可是想要制作却不容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2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陕西咸阳市发现一座古墓,为了保护古墓,工作人员决定古墓进行发掘,在清理古墓的过程中,出土许多唐朝时期的文物,最为珍贵的就是壁画,通过墓中出土的文物,专家们确定该古墓属于章怀太子的墓葬。

在研究出土壁画的时候,《捧物侍女图》吸引专家们的注意,我们可以看到《捧物侍女图》上共有6位人物,壁画上的仕女手里都捧着东西,最初专家们认为她们捧着的是盆景,但通过研究后,专家们表示:她们托举的并不是盆景,而是食物,只不过食物被精心“打扮”过了,而这些被精心打扮的食物就是“酥山”。

根据《苏合山赋》的记载:“装彩树而形绮,杂红花而色斑,吮其味则峰峦入口,玩其象则琼瑶在颜”,这段记载就是对“酥山”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酥山被制作完成后,会加以装饰,正因如此,它们看上去十分漂亮,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会忍不住问:什么是酥山。

用一句话概括:酥山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冰淇淋,可是想要制作“酥山”却并不容易。酥山是用奶制品提炼的“酥”做成的,在制作的时候,仕女会纯手工制作,将“酥”加热到即将融化,且非常柔软的一种状态,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盘子类的容器进行滴淋,主要的目的是做“山峦”造型,当制作完成后,仕女们会将酥山放入冰窖中进行冷冻。

当酥山凝结被冻住后,就会被取出,然后就可以端到宴席中进行食用,通过翻阅相关记载,酥山最底层的是冰,并上被覆盖着奶油、酥油等材料。当酥山受到上层贵族欢迎后,这道美食也进行创新,除了白色的酥上外,还出现“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成功解锁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在唐朝时期,“酥山”深受上层贵族喜欢,可是制作这道菜却并不容易,也并不是所有贵族都可以吃到的,毕竟古代的技术有限,夏季的冰还是非常稀缺的。

根据唐代历史资料的描写,酥山的口感是非常好的,入口碰到牙齿后会慢慢融化,绝对是夏日必备解暑“食物”,通过这道美食的制作方式,专家们都认为它应该就是现代冰淇淋的前身。

炎热的夏天确实难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古人夏天也可以吃冰淇淋,不得不说,他们的消暑手段也丰富多彩,如今《捧物侍女图》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如果各位读者感兴趣,可以趁着游玩的机会去看一看,近距离感受到古人的消暑食物之谜。

0 阅读:0

午后历史小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